

帕克斯 祈福未来
澳大利亚 • 陌桑
忐忑不安地、揪心地、或者说是迷茫与心力交瘁地,度过了浑浑噩噩的2022年,此年仅剩两天了,2023年,像个胆怯的孩子,蹑手蹑脚地、带着许多的问号,探头探脑地询问着我们。此时的我们,多想有一种期盼鼓励,给我们的驱动力加油。于是,我和艾伦有了一个突发奇想,去帕克斯天文台,仰望星空,祈福未来。
说走就走,两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荷尔蒙陡然飙升,活力四射。简单地整理行装,一踩油门,一路疾驰,奔向沙漠边缘的帕克斯。

帕克斯天文台(CSIRO Parkes Radio Telescope )落成于1961年,1963年开始全面运营。它是一台射电望远镜,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以北二十公里,是曾帮助获得阿波罗11号在1969年7月20日登月画面和直播的望远镜之一。
对于天空,我的期许也仅限于想象,不外乎头脑放空时的发愣,和满足一下一些不着边际的奇思遐想。艾伦不然,身体力行的热衷于地球之外的空间,每个国家的航天事业都像是他自家的事,无论谁家的天文成就,都使他激动不已。甚至于,我曾调侃他:等你去世之后,我会花重金,将你的骨灰送到太空的某个星球上去时,他都很认真地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我忍不住猜想,或许前生,艾伦在太空的某个星球上生活过?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的思乡情感?
艾伦从不像我这般,想象一下遥远的星际就可以满足,他花了六千多澳币,买了天文望远镜遥望太空,并邀请我一同欣赏。然而,我除了看到月亮上有许多大坑外,再无新奇之处,都不如我从李白诗句那里感受的月亮,更令我亲切和浪漫。
悉尼距离帕克斯,大约有五个小时的车程。
带着对帕克斯天文台的向往,艾伦将他的跑车开得飞快,唬得我不停的要提醒“慢点、慢点”。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穿越了蓝山的密林地区。视野开阔起来,大片的山丘与树林与牧场此起彼伏地、跳跃着奔向我欣喜的眸子。
夏天的新南威尔士是枯草期,草场由郁郁葱葱转为遍地金黄。放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山丘、草场像是裹了一身柔软璀璨的锦缎,阳光游弋在云中,时不时地染亮一方,而葱翠的树林,就参插在这幅宏伟的画卷之中。
五个小时的路程,途径几个小镇,看上去,时光像在这里凝滞了一般,休闲和惬意,我揣想,这里的人们一定很悠然自得,切不受新冠的困扰吧。

天黑之前,到达了帕克斯小镇。所到之处,皆能听到“HELLO”的问候,每个人都是那么友善、平静、祥和,似乎看不到他们还有忧伤的必要,此时此景,我也暂且融入其中,忘却了几百里之外的那些纷扰和担忧。

第二天早上,帕克斯小镇像个睡醒的婴儿,甜甜地笑着。我和艾伦赶往帕克斯天文台,去实现我们对星空的遥想和对未来的期盼。
远远看见了帕克斯天文台的巨大身影,大片的平坦的原野上,它显得那么突兀和雄伟壮观,它就是我们人类向往星空的见证,它记载着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和走出地球的向往。
默默地,我双手合十,祈求上苍垂怜人间,降福人类与万物众生,让人间、让这个美丽的星球充满仁爱、祥和、幸福。

也就是在此时,我似乎感受到了艾伦对星空的痴迷和向往的内涵,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或者是潜意识里,有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试想:两千年前的屈原,举首问苍天的困惑;试想:李白吟诗对月光的浪漫;我们仅踩了下油门,就能够在帕克斯这样的天文台,对星空展开探索,是多么幸运啊!而今天的我,更是对苍天多了一份心愿,祈祷上苍能够为我们,为众生,为人类,为未来,给我们指明一条道路,祈福降临人间。

离开了帕克斯,望着巨大的射电望远镜离我们越来越远,不免的有那么一点点的失落。我知道,那些勤勉的科学家们,依然不会停下脚步,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带领着人类走出地球,走向星际。我知道,那时的我们已然不存在这个星球了,不过,我相信轮回,我相信那个时刻的我,无论在哪个时空,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我依然会像今天艾伦眷恋星际那样,眷恋着我们的老家——蓝色地球。
作者简介:陌桑,女,1958年出生,祖籍山东潍坊。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喜欢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在国内从事医务工作,闲暇喜欢写作,偏爱散文,经常在报纸、杂志等发表文章。2010年移居澳洲,从事针灸工作,解除众人身心病苦疾患,传播中华文化中医精粹。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