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6期 总第225期


知识链接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神经症的亚型,是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指由于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而导致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主要临床特点是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情绪高低起伏,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失落感。
案例
我的幻想我的梦
来访者:匿名,女21岁,在校大学生
咨询师:曹立萍
青春少年总是爱幻想,爱做梦的。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少女,正在向我讲述她的幻想她的梦。
我是一个大专生,现在XX学院学习。我觉得我脑子有毛病,经常会幻想。我常常幻想老师表扬我,幻想我站在领奖台上领奖,幻想我当了老师,站在教室的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甚至还幻想我当了老板赚了好多钱。她说这话时,眼里闪着亮光。
你所说的幻想是真实的看到了情景,还是只是想象?为了区别幻觉与妄想,我提问她。没有看到,只是我的想象。我希望这些都变成现实。但是实际上不可能。她沮丧起来。这说明她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她又继续陈述:最近我得了抑郁症了,还有焦虑症。真的,我看过心理书了,我的症状和书上写的一样。记忆力下降,兴趣减退,食欲下降,体重也下降,失眠,头痛、胃也痛。我感觉我很压抑,不快乐。无论在各种场合都高兴不起来。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一下想这样一下又想那样。一样也想不清楚,想不明白。她说着拿出一个笔记本来,上面详细记录着她的各种症状。我知道,现在大学生患抑郁症的不少。因抑郁症自杀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很小心地判断着她是否抑郁症。根据她的症状表征,症状发生的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精神痛苦程度以及对生活的愿望追求来看。我确定她不是抑郁症,而是神经衰弱,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疑病和躯体化症状明显。反复强调自己有病,我要求她拿医院的病情诊断书来看,她说医院诊断的是焦虑症,开了安定片,吃了后头昏脑胀很不舒服。神经衰弱和抑郁症在症状上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有记忆力下降,还会有失眠,头痛等躯体化症状。但最大的区别是,神经衰弱者虽有抑郁情绪,偶尔也会说活着没意思,但只是表达一种欲望不能实现的不满。神经衰弱者总是有很多的梦想和不能实现的愿意,想得很多,却少有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去干实事的行动。他们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即使说着要死,也不会真的去死,他会向人求援。神经衰弱者精神易兴奋也易疲劳,其躯体症状常因情绪兴奋而减退,也因情绪低落而加重。而抑郁症患者通常是不会主动求助的,他内心已经极度悲观失望,但有时他还会装得一点都不像抑郁症,装得很乐观,很开朗的样子,却常常会乘人不注意偷偷自杀。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不断的提问测试她,感觉她有明显的疑病倾向。她的身体症状反应与情绪好坏有关,情绪不好时症状加重,情绪好时,症状缓解。在个性上她给我的感觉是外向开放型的。而且有癔症型人格特征。有一些不自信的因素,生活中她很容易接受消极不良暗示,而对这种类型的人在咨询中使用积极暗示的效果也会非常的好。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她很健谈,在礼节上也很周到,看得出这方面的家庭教养是很好的。刚开始时表现出情绪低落,但我和她讲了些笑话后,她的情绪好转。我和她谈她的“幻想”。我建议她把幻想改为梦想。我说幻想基本就是不能实现的空想。而梦想,更为接近现实,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她同意,以后我们的谈话都只用了“梦想”这个词。在自由联想的状态下,她说着她的梦想,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她的家庭以及父母。她说父母对她非常失望,亲戚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而自己成绩不好只能上个大专。父母总是对外人说她不成气,丢脸。我问她,你的“梦想”与父母的期望有关吗?她说:是的,我梦想的那些正是我父母希望的,但是我感觉那只是我的幻想,不可能实现,所以常常担心我的未来。我担心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工作怎么办?工作了收入低怎么办?我无法面对父母的目光。我做梦都想着自己能变成我父母希望的那样优秀,也好让他们高兴一点。但是我很难做到,我越想好越不好,我想老师同学都喜欢我,欣赏我,但事实恰恰相反,老师同学都讨厌我,批评我做的事不好不对。现在我的学习成绩也下降,我很担心我不能毕业。我一定是要让父母失望的。这是一种有心无力的痛苦。如果她的父母知道了他们的期望值已经超过了女儿的能力,以致她产生挫败感,难以承受压力而致病,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当然,外界的压力并非致病的必然因素。是否会因压力而致心理障碍取决于个人的个性心理素质。取决于个人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易患神经症神经衰弱的人群,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基础。比如:要强,不甘落后于人,有强烈的虚荣心,往往是理想超出了自己现实的能力,或者总是想一步登天,走捷径。因此,欲望总是不能得到满足,由此变得悲观失望,对自己的能力也丧失信心。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依赖思想,意志较为薄弱,不是太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而且,没有耐心等待,他们总是幻想一觉醒来,美梦成真。宁愿怨天尤人,却很少去用行动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于是他们的梦想常常成为空中楼阁。对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辅导主要是调整认知,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信念系统,订立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增强自信和意志水平,提高行动能力,耐挫折能力,延迟满足的忍耐力,变只想不行动为边想边行动。放弃一切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和依赖思想,用自己的行动,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目标。
我说:小姑娘,你父母的愿望当然是希望你更好,更有出息。但他们一定不会希望你为实现他们的愿望而生病。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愿望和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思考切合自身条件的,自己有能力做得到的人生目标,并且你得行动起来,为你的目标,为你的梦想去努力奋斗。要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如果你真的志存高远,你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进,你才有可能梦想成真。如果你想一步登天,而不想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你就可能步步踏空,踩不到现实的土地上,只能生活在空想、幻想之中。无法实现的幻想令人痛苦,而这样的痛苦无药可治。
她说:老师,你说的对,我就是这样的,我老是想,要做就要做大事,要赚就要赚大钱,一般的事如果工资不高我根本看不上,但是我知道,大事我又没有能力做。比如,我去实习的时候,人家只给300元工资,我看不起,而我的一个同学没有一分钱报酬也干,我还耻笑她。我想做有很多工资的工作,但是人家又不要我。老师说我是眼高手低,我有很强烈的挫败感。我还老是担心别人对我的评价不好。我觉得我对别人很好的,从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可是总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很难过,总是想这些事,想得睡不着,每天要掉好多头发,我担心我的头发都要掉光了。我的好朋友都劝我,不要管人家怎么说,嘴长在人家的身上,我又不能堵住人家的嘴,不要计较就好了。我也懂这个道理,但是我做不到不计较,我心里老是在乎人家怎么说我。而且,老是想不该想的事情,明明知道没必要,就是控制不住,我有焦虑症、强迫症了。
我与她一起分析了她的个性心理中追求完美、心高气盛、敏感脆弱、想象力丰富而行动力不足的特点,加之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不时地发生冲突,使她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情绪低落,长此以往,大脑神经功能受到剌激以致功能失调而导致神经衰弱。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症状的出现与个性方面的因素有关,也与认知偏差有关。她需要调整和完善个性,调整认知,建立合理的认知行为模式,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才能还自己一个健康心身。
由于神经衰弱的病程长,发展缓慢,且中间很容易反复,所以她的咨询一开始是每周一次。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问题及情绪问题处理了以后巩固咨询间隔时间逐渐拉长到一个月一次。咨询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结束。后期她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相对良好的信念系统,订立了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也有了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咨询结束时,她已接近毕业,开始忙于找工作。我相信,当她能够现实地思考人生,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能够脚踏实地的做自己的事,也懂得接纳现实的生活和接纳现实的自我时,她的未来就一定不是幻想,而是理想。
咨询后记
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总是免不了会想入非非,仿佛生活在月亮上,本案的来访者即是如此。她对人生有太多的期待和希望。然而她总是想得多而行动得少,或者她根本就无力达到她理想的目标,以至于希望与实际的落差太大,形成了一个幻想的空间。她的未来人生是建立在无边无际的幻想当中的,而现实的困难又使她难以超越,产生幻想破灭的感觉。因此,面对现实时她感到难以承受的失落与失望。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往往使先天神经脆弱敏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症,被深感无能为力,而又不甘心的内心体验时时折磨着。心理咨询在这里所做的,是引导她认识到:要摆脱神经衰弱的痛苦,首先要摆脱心理的困扰,调整个性,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变一步登天的幻想为接近现实的人生目标规划,学会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才有可能梦想成真。
作者 曹立萍

主播 红雨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