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主任史光柱、副主任江建军,副秘书长、王福德,九江市书画家协会主席梅楚安,九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少宏,九江市浔阳区文联主席扶松华,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詹先桃,九江市浔阳区残联理事长常贤荣,著名作家 、刘章高、于学荣、谢飞鹏,毛正根、青年文学家作家团队、曹钲升、李明富、萧复唐、王建军,等作家力挺经典文学作品迎新年五周年晚会 。同时特别感谢、九江市、肢残人协会、名誉主席、刘力,作家、诗人李明富二位老师,一直关注并为晚会辛勤的付出。
《九江浔艺文友家园》经典文学作品迎新年、五周年晚会致词
文/韩杰
第一部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佳宾、各位文友、大家晚上好!
九江浔艺文友家园成立五周年以来,在九江市、浔阳区残联和浔阳区文联等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帮助下,全体文友老师相互勉励、不断学习,使他们精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分别在各类省市报刊发表并多次获奖……
在市、区两级残联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文创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整个家园充满生机活力,艺术成就不断涌现。
在困难挫折面前,文友们刻苦顽强,不耻下问,争做谦虚好学的求知者,坚强不屈的上进者,努力让自己成为寒冬中最美的风景,力求做一名像竹子一样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正直有风骨的人,具有“孤崖之间凌云志”的美好品质和柔中带刚的高尚品德。时时刻刻激励自己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正如清代诗人郑燮《竹石》所所述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共同学习竹子坚贞不屈、昂扬向上的精神。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经典文学作品迎新年五周年晚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佳宾、文友的到来!
下面,我宣布,浔艺文友家园经典文学作品五周年晚会正式开始!首先分别有请史光柱、梅楚安、李明富三位老师讲话……
史光柱老师,以一个军人的胸襟为我们注入了勇攀高峰的底气和信心。使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千难万险时不气不馁,奋发图强。梅楚安老师的发言,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社会各团体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使我们更有信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佳作献给所有喜爱文学的同仁。李明富老师以一个诗人的情怀,用丰富的意境唤起了我们内心一颗颗最纯真的情感,使我们深受启发,相信一定会在李老师的情怀感召下,写出最富有真情实感的锦绣文章……。
第二部分
九江浔艺文友家园的创使人江瑞林老师,她的经典作品《秋念》,意境悠长,引人入胜,真挚感人。每一个字词都如心在跳动,似血在奔流,像出水的芙蓉高风亮节,更如永不干渴的活水缓缓流淌,给我们的思想心灵带来慰藉与震撼。
刘少宏老师的《一张废纸》,巧用比喻的手法,使废纸可以跟海燕雄鹰比高低,绽放璀璨的光芒。可是后来我们却又愿意做一张废纸,不用搬来搬去,做平凡的自己,也衬托他人的美丽……
徐增武老师的作品《家乡美景》,文字细腻,言语生动,感情真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万华山老师的诗词古色古韵,贴近自然,纯朴厚实,奈人寻味。他在生活工作中勇于奉献,关心帮助残爱朋友,深得广大文友的爱戴。
桑家庆,九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奔放而又帅直,始终站在大局的高度,贴近生活和群众,宣讲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争做文化战线的排头兵,是九江浔艺文友家园的一面鲜红旗帜。
盲人作家江瑞林老师,笔耕不辍,创作出许多美文佳作,定期组织文友老师们举行采风活动,向残友们奉献仁爱之心,帮助扶持残友们追求美好生活,共赴寻梦之旅,力求让《九江浔艺文友家园》绽放出更美更好的光彩,并在文学艰苦卓绝的创作道路上,一路高歌,一路花开,走出璀璨夺目的文创新路。她不仅自己创作丰收,还以博爱之心尽力帮助残友,提高残友们的文学创作热情,极大地提升了残友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生命价值,为社会送来更多的美好。
第三部分
这是一场文学的盛宴,让我们健康向上的灵魂在盛宴中举杯共饮;这是一次心与心的碰撞,让我们孤独脆弱的心灵在碰撞中火花闪耀!这是一把黑夜里温暖的火光,让我们看到未来的美好与希望!这是一个团体的力量展示的最强音,更是一个时代的共鸣产生的凝聚力!它充分体现了文学的价值和追求。
在此,让我们由衷地感谢我们十分敬重的瑞林老师,是她,为这次晚会不辞辛苦,无私奉献,从最初地策划筹备到作品的甄选录制,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在此,让我们共同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
同样,将最真挚的感恩送给文声国际主编王红老师和她的爱心志愿者团队,是他们自始至终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亲情助力,才使本次活动以更加精彩的形式奉献在大家面前。
今宵短暂,难忘今宵,美好相伴,祝福美好!江瑞林携九江浔艺文友家园所有的文友老师恭祝莅临晚会的史光柱、江建军、常贤荣、扶松华等各位领导、嘉宾、亲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文思泉涌,佳作连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莅临庆典晚会的亲人们,浔艺文友家园经典文学作品五周年晚会到此结束!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
最后,再一次祝福亲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新年有好运,心想万事成。
五周年庆典晚会节目
1、首先有请史光柱等各位领导讲话;
2、周万里、韩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浔阳区有这群怀揣美好梦想的文学艺术家文友老师贺彩点赞!
3、韩杰作者简介:中医康复高级理疗师,浔艺文友家园共同创始人。他热爱文学、医学、音乐。代表作《暖心行动》《岁月流痕》《我们是群追梦人》等多篇小说散文刊发在网络媒体和浔阳晚报。《太阳鸟》......不屈的生命点亮心灯,照亮自己,阳光前行,感恩韩老师精彩分享(热烈鼓掌)
4、史光柱片花《伸出爱的手》向英雄史光柱政委致敬。(爱的奉献歌声响起)
不要用奢靡的嘴脸看待美丑
思想没有眼光
装上探照灯
也照不亮宇宙
伸出爱的手
拨云见日头
付出是一种拥有
留守、辍学
杀伤了什么
天鹅湖未必清楚
远方的路何止漫长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永远别再说囊中羞涩
人间看透 那是涂彩的遮羞布
忙忙碌碌不是拒绝的理由
伸出你的手 伸出我的手
不管有没有追逐
迷失 不是回忆 而是回头
缺失 不是茫然 而是补救
伸出爱的手
如同深山伸出泉水
大漠伸出绿洲
禾苗抓住雨露
江河拉着溪流
一滴水的投入
总会在云那儿得到响应
汇聚滚滚洪流
伸出你的手 伸出我的手
像船扶持桅杆
像翼握住遨游
噢 伸出爱的手
大手拉大手
伸出爱的手
小手牵小手
伸出爱的手
大手领小手
伸出爱的手
小手引大手
伸出爱的手
一次心甜透
伸出爱的手
一生暖个够
大爱撑起蔚蓝的天空
胸怀铸就
爱的路上
需要你我从容出手
5、李明富片花,一,古诗词三首;二、《月到中秋格外圆》。(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纯音乐响起)
6、江建军,1990年开始学习写作,至今在十多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拿到获奖证书50多个,其中全国性征文一等奖11个,出版《我是“男一号”》《点亮翅膀》《点亮生活》散文集三部、报告文学选《点亮人生》一部,现为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被表彰为全国军休系统先进军休干部,2019年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橄榄绿情思》向可爱可亲的兵哥哥致敬。(口哨击鼓喝彩)
7、阿詹: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协会理事,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九江市诗词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我来过》热烈鼓掌
我来过
当晨曦微露
我 就是那抹朝霞
努力穿云而来
翘首期盼日出
太阳知道
我来过
当夕阳西下
我 就是那片晚霞
送走火红骄阳
迎来满天星斗
月亮知道
我来过
当冰河解冻
我 就是那朵浪花
一路轻吟浅唱
亲吻岸边垂柳
春天知道
我来过
当蝉鸣蛙叫
我 就是那株小草
默默泛着清香
织就绿色地毯
夏天知道
我来过
当果香四溢
我 就是那阵清风
驱走炎暑酷热
笑看田野金黄
秋天知道
我来过
当北风骤起
我 就是那块炭花
静静燃烧自己
温暖万户千家
冬天知道
我来过
当仰望星空
我 就是那粒沙尘
感受银河浩瀚
慨叹渺小人生
大千世界
我来过
8、肖常智:笔名萧复唐,大学本科,都昌县诗词联,九江市诗词联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九江分会副主席,《云舍啊云舍》鼓掌
云舍啊云舍
朝阳的光辉
吻醒了梦中的云舍
听着鸡犬的合唱
池塘的脸上
也漾起了皱纹
这些金色的皱纹哟
载着捣衣妇女们的笑声
向四周欢快地跑去
等缕缕炊烟
扭着腰肢升腾
与蓝天的白云拥抱的时候
在池塘的心里
刻下了它们的合影
云舍啊云舍
秋风吹老了青瓦
却怎么也吹不老
长在我心里的花
9、江瑞林片花《伟人诗词点亮我的人生》《感恩的心》整首歌播放
10、刘章高九江(都昌籍)人,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协会会员,作家,音乐家,副研究员,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著作“二红三部曲”(《紫墨红尘》《红楼读梦》,《我必须活着》《玛丽娅》《老屋场的男人》),散文集、艺术集等十余部,零发作品数百件,文化工作、文学作品两进首都人民大会堂受奖……。《情梦》(邓丽君甜蜜蜜音乐响起)
立山果然做了许多梦,好几次她真的病在医院,风雪飘飘去看她,她的脸蓦然由苍白变为红润,纤指如春笋,媚眼若秋波。雪停了,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洒在二人身上,她感激地笑了:“谢谢你还记得我!”“能不吗?”立山用指头点点你心我心。爱,真的可以让人死,让人活,或者,让人死活不得。生命是一场缓慢的告别,与亲人、与爱人、与自己,每一次相逢都是挥手,每一道年轮都是悲壮的饯行。岁月改写着生命状态,也在每一个转弯处深深刻下印痕。忘掉的是浮情薄义,而真爱总是伴随着告别时隐时现。她在幻想中编织幸福,“假如哪一天,我真的能躺在你的怀里,我可以不吃不喝,而生命常绿,你信吗?”“我的胸膛是你甜美的睡床,你的臂膀是我宁静的港湾。”“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我愿浸泡在爱河中死去,而不想在苦海里活熬。”“你记住:不管你我分别多久,你永远是我心中的挂念;不管你我身在何方,你永远走不出我的心田……”立山曰:“爱是两个人的小园林,悄悄地播种,悄悄地收获。它不要张扬,一张扬就蔫了。爱是一种牵挂,一种馈赠,一种相互融化。它是堆积的干柴随时遇火随时炽燃,它是将誓言陪伴终生的信徒。”“年轻的美丽在脸上,年老的美丽在心里。岁月将过去的绰约完整地捧起,封存在保鲜膜里,待月落乌啼时打开看看,依然是红粉佳人;当作辞海珍藏,焦燥时翻出重温,义趣幽眇,芬若沉香……”任鸿雁衔书,说不完的相思话,写不尽的断肠诗,纵使鹊桥飞渡,又岂能朝朝暮暮?立山不禁悲叹:“壮士今何在,遥遥未有期/无奈深宫里,唯飘红叶诗/诗英落地日,情侣断肠时/复看天涯处,夕阳竟已迟。”“我把今生都入梦,字千行,画饼作充饥。”……女人的诗是青丝,是春江秋水,是心脏跳动的音符;男人的诗是怒江咆哮,是子规啼血,是声播四野撞醒众生的古刹钟声。慧心言:“婉兮娈兮,季女斯饥。”立山复:“谁与独处,谁与独旦?百岁之后,归于其居。”“不,不待百岁后,”慧心伸出红酥手,“今夜共蓬莱。”立山如大旱望云霓,把个冰清玉润的她放在苾草丛中,荷天地之盖,卧邈袤之床。月落屋梁,暮云春树,嘤嘤欲绝,镂骨铭肌……我把一切都给了你,从此拥有与失去都没有意义。当笼凤啼明,方知又是痴梦一场。摘自《紫墨红尘》……。
11、于学荣,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德高望众,桃李满天下。几十年爱诗、写诗,多有作品发表和获奖。其中,《春燕飞在田野上》收入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三十年新诗选》。《杯中的火焰》(诗)1991年10月获河南省作协大河诗刊第二届“黄河杯"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并刊于当年第5期《大河》诗刊。《诗三首》,热烈鼓掌。
《青花瓷》
走进景德镇,
沉默的人豁然开朗。
青花白瓷中
升起千年窑火,。
银子般响声细碎。
不谢的青花
不朽的白瓷
如一个人好品质。
你轻轻走着,
害怕碰碎了高贵。
你恭谨而来,
翻开一本烫金的书。
手指触痛第一页
第一行,
景德年间……
你想带走
一座景德镇。
《遥远的风景》
中世纪天空灰暗,
西夫人美丽。
一个英武的骑士
单膝行跪拜礼,
献上花和剑求爱。
西夫人不能自持,
第十一日谈。
教堂里诵忏悔经。
伯爵失意,
夫人偷饮禁酒。
一个东方使者走来,
授给诗经
一颗东方晨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西夫人在水一方了。
《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
望不穿
两千年秋水,
佳人不渡,
谁在水一方?
谁暗送秋波,
赠我万亩芦苇
千里苍茫?
无边的芦苇荡,
奋进的桨,
芦苇恋芦苇怨,
如昨天剧,
谁上场?
九月授衣的女子,
加入了城市合唱队。
遥远了,蒹葭苍苍。
12、万华山,九江市濂溪区盲协主席,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会员,诗人,爱好文学写作。《红梅唤春》鼓掌
红梅唤春
红梅依白雪,
绿水恋青山。
彩蝶双双舞,
花枝急急攀。
春分抗疫
昼夜春分相等长,
新冠病毒又猖狂。
森严壁垒同防疫,
柳暗花明百姓康!
消暑
烈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树木静风摇。
金蝉无事林中噪,
剪燕觅虫天上飘。
暮降暑余墙壁热,
晨临露尽草茅焦。
初秋难却高温退,
躺卧凉床忘月遥。
13、桑家庆,九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浔阳楼江州剧场签约评书演员,九江市非遗传承人。宣讲《二十大经句》(我爱你中国纯音乐响起)热烈鼔掌
14、下面请欣赏徐曾武《家乡美景》中的一端文字……;(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响起)
十月的第一天,在赛城湖大坝上,火红的太阳从九江一桥徐徐升起,似乎要把西郊花园的大楼烤红。耳边响起港城一小升旗唱国歌的声音。南边是沙阎公路大桥,站在九江二桥上方,就能看到繁华的市区和迷人的庐山。举目远眺,桥头就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之前丘林纵横,如今高楼林立,游轮穿梭,桥头向西,是绿悠悠的树木和不间断的小桥。早上,人们在这儿跑步、晨练。晚上,五颜六色,灯火辉煌甚是好看。道路通向城门,直到彩红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彩虹桥上都是人流攒动。特别是晚上,桥上的人员更多的是来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沿着赛湖大桥、九江三桥、途经城西港,直到高楼耸立、教书育人的港城一小。
15;孙云龙,笔名花枝俏,高级推拿师,工作之余酷爱文学,喜欢在文河墨海里接受文波墨浪的洗礼。接下来朗诵一段他的作品《祖国给予我们的守护》中的片段,以此献给那些在抗疫防疫中辛勤付出的白衣天使。…………《祖国给予我们的守护》鼓掌
除了第一天做两次核酸外,后面都是一天一次。每天清晨,睡梦中的我多少次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看到的是一个个被白色隔离服武装的忙碌身影,心里的不快瞬间消失。她们动作敏捷而又不显慌乱,言语急促且又不失礼数。在相同的时间段一次次搅扰着我甜蜜的梦境,用相同的手势一次次划过我的鼻孔和咽喉。多少次看到她们抬起又放下的臂膀,放下又抬起的手,不由得使我想起,曾经也为那些因采集核酸而手臂酸痛的护士们推拿的情景。她们的双臂也是纤细娇嫩的,她们的双手也是柔弱细腻的。而如今疫情当前,有多少双同样纤细娇嫩的臂膀搭起了防护疫情的第一道屏障。又有多少双同样柔弱细腻的手触摸过病毒千百遍。她们是防疫的防火墙,是抗疫的先锋队,是我们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坚实的屏障。每天虽只见你一面,可这一面,却为我们带来千言万语也无法说尽的感动。
16、谢章成,网名谢飞鹏,中国小说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冬至暖融融》鼓掌
过了冬至,黑夜渐短,白昼渐长,春天的脚步近了,人们便开始忙着迎接新年。看到这些,我不由想起了童年的冬至。那时物资匮乏,日子过得比较艰难,但母亲却能用她那双勤劳的巧手,把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过年少不了米糖。冬至前后,母亲用几升麦子浸湿生出麦芽,掺上些米磨成麦芽浆,放到大锅里煎。麦芽浆煎成了糊后,大锅里就鼓起的大泡泡“噗噗”作响,房里弥漫一股清新的甜味。米糖煎好后,切成一筒筒的,做成米糖块。还可以用米糖拌上米泡或是芝麻,做成米泡糖、芝麻糖。煎了米糖,便做猫耳朵、汆薯片。用薯粉做的猫耳朵里面掺了点芝麻,它又薄又圆,看上去有些像猫的耳朵,用油汆过后,吃起来十分香脆。薄薄的薯片也是油汆的,吃起了脆而甜,别有风味。冬至后的夜里,还要炒花生。我在灶膛前烧火,母亲用锅铲不停翻动锅里的花生,花生的炒得“哔剥”作响。灶膛里的火烤得我身上暖暖的,锅里飘来的热热的花生香味让我至今难忘。准备了吃的,母亲便给家里人做新鞋。她寻些旧布片,熬上一锅薯粉糊,把布片放在里面浸好,贴在门板上晒干,这叫打鞋帮。暖暖冬阳下,摸摸门板上的鞋帮,粗粗的、厚厚的,我的脚下也感到暖暖的。鞋帮晒好了,母亲按我们脚的大小剪好,垫上一层层棉布,做成厚厚的鞋底,然后用苎麻绳将鞋底一针针扎紧。冬至过后,白天很忙,做鞋都是赶夜的。做了新鞋便做新衣。母亲用一年精心积攒下来的钱扯上几尺布,请来裁缝到家里做新衣。裁缝用软皮尺给我量腰围,我的腰有些痒,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仿佛暖暖的新衣就穿在了身上。这时母亲总是摸着我的头细细的端详,笑着对裁缝说:“师傅,做大些,孩子长起来挺快的。”裁缝把缝纫机搬到坪里来做事。在暖暖的冬阳下,缝纫机“咔嚓咔嚓”的响个不停,我的新衣做好了。一年年的冬至,一年年的新衣,我也不知不觉的长大了。现在过年东西大多都是买的,而且样品越来越多,就连米糖、薯片、猫耳朵、花生等土东西,在超市里都卖得到了,并且更加精致美味。过了冬至,家中也没有了那份忙碌。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嬗变,但冬至里的那份融融暖意,依旧让人无限的怀念!
17 曹钲升,笔名悠然南山,曾从军18年,1979年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荣立战功,长期爱好文学写作,勤于笔耕,先后在各类刊物刊用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和诗词五百余篇,创作歌词十余首。《受邀九江浔艺文友家园文艺创作采风抒怀》向英雄兵哥哥致敬,喝彩。
秋雨绵绵思绪舞,抗洪馆内聚鸿儒。
伟人诗作亮双眼,文友歌声漾五湖。
不息自强敲鼓乐,激情洋溢引毫图。
金风轻抚忙磋切,催马扬鞭踏锦途。
18、 江圣,笔名随遇,男,1972年出生,江西省九江市人,爱好文学包括文章、现代自由体诗、古诗词。江圣《诗二首》;鼓掌
七月初七(新韵)
银河浩瀚亮晶晶,仰望牵牛织女星。
喜鹊筑桥忙助力,葡萄架下听天庭。
七夕节
皓月当空
长江万里时安静 皓月正当空 波光粼粼照舟行
19、毛正根,(作家、诗人),中共党员,视障二级,建筑工程师、政工师,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会员,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世界第一瓷塔》鼓掌
陶瓷愽览亮奇玲,
惊世青花高塔陈。
四面拱门描佛像,
九层栏柱立狮身。
翘檐面界凤铃响,
红瓦弧型龙首伸。
古镇艺人迎盛会,
宝根三载历艰辛。
20、江瑞林《秋念》;(口哨击鼔连绵不断热烈掌声)
21、刘少宏片花《一张废纸》;(钢琴纯音乐响起)
《九江诗歌20年卷》
一张废纸
许多次,
我都看到,
脚下一张不起眼的废纸,
竟然能够越过屋脊,
飞向天空,
飞到你目光不可企及的地方,
让你惊讶、羡慕不已。
但你并不希望像它那样。
因为你知道,
它自己并不能飞翔,
只是遇上了气流;
你更明白,
它飞的再高再远,
终究还是要落下,
还是废纸一张。
对此,
你懂得了,
天空飞过的不只是鸟,
还有废纸,
如果你运气好的话。
22、黎新年演唱《为了谁》;鼓掌
23、刘力简介:九江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九江市音乐家协会大众音乐协会名誉主席,九江市肢残人协会名誉主席。演唱歌曲《竹》(口哨击鼔热烈鼓掌)
策划、组织:江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