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算盘的糊涂账
文/张先军
精明的铁算盘肖老三最近办了件糊涂的蠢事。他把自己的三亩一等一的肥田,换了贫困户李老四的五亩干石梁。
村子里谁都知道,肖老三的地是吃饭的地,每户只分得就这三亩,种啥成啥,旱涝保收。而李老四的干石梁是不毛之地,长了几蔸狼牙刺都是干茬茬的;几根橡子树长了几十年才人把高,胳膊粗;就是种草也长不过肖老三那块肥田的一个角角儿。
肖老三是不是老糊涂了?咋会呢!肖老三虽近古稀,但耳不聋,眼不花,硬朗着呢。何况是出名的铁算盘。
大集体那阵儿,肖老三年轻,又有文化,当上了村会计,还兼任小组长。由于算盘打得好,人们给起了绰号叫“铁算盘。”肖老三办事公道,账目清楚,钉铆分明,从不让老好人吃亏,也不让歪人捡便宜。
憨子死了娘,一个人吃饭没让头。吃了上顿愁下顿。秋天,红薯丰收了,满地的薯疙瘩。组上把一半分给村民,一半贮藏于集体的大地窖里,以防瘸烂。地窖要通风换气,不能锁死。肖老三安排憨子夜看,每晚记工两分。憨子虽傻,但心里明白是队长给他找了条活路。憨子半夜煨堆火,烤得一窝红暑,管得半天不饿。一冬三月下来,省得粮食,度过了荒春。
村子里有人犯了计划生育,多生了娃。按政府规定是不能分给土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肖老三给村民说,人生下来是要吃饭的,没地咋行。他把地照样给分了,不过这份地当作机动地,每年得上交给组上规定的租金。这即符合政策,又确保一家人不饿肚子,两全其美。
肖老三精明,大小事不糊涂。那么和李老四换地,究竟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呢?
有人说:肖老三在省城开房地产公司的儿子,可能出了经济危急,面临破产。肖老三要去帮忙看那堆古铜烂铁,怕这块好地荒了可惜了,先让李老四种着。
有人猜想:李老四是肖老三儿子的帮扶对象,每年要支助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呢。他把地换了,学费就不帮了。
有人怀疑:肖老三精明,就看是耍得什么心眼子?
有人却得到确切消息:肖老三给政府写了份报告,根据农村留守老人多的现状,要在干石梁上建个老年活动中心。有图书室,娱乐室,小广场,听说还建个小花园呢!
果然不出所料。地换成以后,肖老三好几次掮根刻有尺度的长竹杆,在石梁上左右上下,反复仗量。还拿个小本本,画着什么。
不几天,儿子带着公司的测量工作人员,掮着三角架,皮尺等测量工具,还有乡,村,组的领导干部,在干石梁上正式测绘起来。
这时,村子里有个别人便煽起了阴阳火,让李老四悔约。那一块地要卖多少钱,够他吃一辈子的。李老四也窝着一肚子火,心里骂着:这几年你肖老三帮我孩子上学,解决了我的很多困难,原来是这个目的,最后在我脖子上下刀子!
李老四找到小组长来论理。小组长说,建老年活动中心是真的。然后拿出红头文件和一份协议书,递给李老四:你自己看。
李老四对红头文件不屑一顾。
协议里的几句话撞得李老四胸口发热,脸红发烫。
一是政府协调提供水源,电源。老年活动中心建成后所需要的健身器材,图书,娱乐器具等配套设施。
二是占用土地由肖老三无偿提供。
三是所有建设工程由肖老三儿子的公司捐资承建。预算一百五十万。竣工后,产权归村委会。
作者简介:
张先军,农民,陕西省旬阳县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陕南文学报》、《安康日报》、《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大世界》、《作家文苑》、《当代文学海外版》、《金雀坊》、《陕西农村网》等报刊和网络平台。有多篇作品选登年选本,曾多次获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