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民歌
文/萧忆
那是一种从黄土高原苍凉的土地里奔出来的干瘪干瘪的调子,那是一种从朴实无华的脸庞彰显出来人间大爱的淳朴情感。土得甚至带着芬芳的泥土香的歌词,随着拦羊汉子粗犷豪迈的声音,在高原连绵不绝的土圪梁上蔓延。羊群偶尔朝着夕阳一声声断断续续的咩叫,便是这歌声最原始的伴奏了。民歌,就这样,带着与生俱来的悲怆,流淌过岁月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像是一个伟岸的背影,朝着日落的方向,缓缓前行。前面有胡杨林秋季里圣洁的凄凉,有戈壁滩细雨中淡淡的忧愁,有着滔滔黄河水汹涌澎湃的瑰丽景象。我在追随着你,像追随自己的爱人,将最温情的爱恋全部都赋予给你。
光秃秃的高原,沉浸在蒙蒙的雾霭中,灰塌塌的,连接着沉默的远方,连接着月光铺洒的天际。风,带着北方的冷峻,抚慰过每一颗破土生根在高原上,高高低低的蒿草。没有浪潮般的澎湃,没有奏响天宇的震撼。一切,都在默默然。仿佛,就像春天里柔和的暖风吹起小溪里波波涟漪,自然,飘逸。我喜欢追逐高原上穿梭而过的民歌,沉浸其中,而后伫立在清冷的高原之巅,朝着高粱地暗红色的梯田,悠然远望。天的尽头,一丝丝从地皮升腾起来的溽热气息,形成了一道漫漫漶漶的矮墙,沿着视线所能及的地方,奔突而来。那民歌,就像活泼的精灵,从我最终欢腾而起,瞬间,便向着我心中无法企及的地方,呼啸而去。耳边,劲风的嘶鸣,随即追随歌声而去。越过高过田垄袅娜的炊烟,越过白杨树葱绿的枝叶,越过无定河鱼鳞片一样的碎光……我模糊的视线里,色彩斑斓的霞光,从远方走来,步履轻盈,表情委婉。
沉浸其中,我的身心,已经跳跃出被禁锢许久的牢笼。一切纸醉金迷,灯火璀璨的景致,都被那大自然缔造的沉静隐退。悄无声息。就像,我们无法知道,春风吹过苍茫的大地后,破土生芽的那一株小草是何时走进我们的世界;就像,我们无法知道,从指缝间消逝的时光,为何没有感知到自我的存在。
一轮红日,浮游在地平线低矮的上空。霞光穿梭过的林木,泛着点点昏黄的光亮,目光呆滞。几声悠远的蛙鸣,在一畦畦长势旺盛的菜园子身边,自信地飞舞起来。或者,还有炊烟笼罩下的犬吠,鸡鸣。大自然中弥漫的声音,如此让人迷醉!而那在民歌中穿梭的高原巍峨的身躯上,我所挚爱的童年生活,在河畔肆无忌惮的游戏,在沧桑的枣树下欢呼雀跃的独自上演。生活过的时光,已经褪去了应有的颜色,像电影里偶尔回忆的时候出现的黑白片段一样,没有准确的言辞,只有暗淡的表情。我的童年时光,它们应该是挂在高大挺拔的老槐树上洁白无瑕的槐花,散发着浓浓的幽香,没有粗鲁的喝令,没有繁琐的缠绕,悠悠然……
我站在高原的最高处,似乎就看见我的童年,洋溢着灿灿的微笑,在我的视线中,愉悦地演绎着。民歌,陪伴在身边,表情怡然。我不知道,究竟用什么来形容,那一方曾经养育过我的高原,才更加恰到好处。力不从心的是,我稚嫩的文笔,再怎么描绘,始终不能像画笔一样,浅浅地勾勒出生活的色彩。长长的身影,托着我木然的身躯,在绿油油的糜子地里,漫步。崖畔上红彤彤的酸枣子,在炽热的黄土映衬中,窃窃私语。多想化作,悬于山崖之上生机勃勃的草木,沐浴阳光,享受惬意的舒心。
走过民歌穿梭的黄土高原,就是走进一些无法忘怀的往事,就是走进心灵最深处的感知!耳畔,民歌顺着纵深的高原沟壑习习而来,舒缓、绵长:
三春里那个黄了风哎哟哟哎数九地个冰
难为不过那人呀么哎哟哟哎想亲亲
哎嗨想亲哟嗬亲
马茹茹那个开花随着风风
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个人
作者简介:
萧忆,陕西佳县人,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文章散见于《人民文学》、《延安文学》、《延河》、《椰城》等刊物。作品曾入选《中国散文精选》、《中国散文诗人(2012卷)》、《陕西青年诗选》、《陕西青年文选散文卷》、《中国80后年度最佳诗选》、《陕北诗选》等三十多种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榆林年度诗歌奖等奖项。著有《漫步陕北》、《流年》等。主编《2012年度陕北年度诗歌选》等选集。现为《西部散文选刊》编辑。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