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繁花锦成堆
——邵志彬抒情诗选《一路繁花》读后感
张月明
我有幸得到一本邵志彬抒情诗选《一路繁花》。久违的书香,使我重拾纸质阅读的美好感受。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书里面的有些诗页已经从媒体平台上阅读过。大凡爱好诗歌的朋友,对邵志彬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早期创办《海浪花》诗刊,虽然是油印纸质诗刊,但影响力不小,当年记得姜燕鹏是该刊社长,邵志彬是总编,每期油印的刊物邮寄全国几十家文学社团,至今依然有人深切念叨。那时他还三十不到年纪,啼声初试,他和全国各地诗友黄殿琴、杨如雪、车前子、徐瑜、陈菲等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当时淮安县《二月诗社》、《星期七》文学社宗国富、杜娟、高尚梅(梅尔)、陶晴、徐庆余、郑冬萍等文友交流频繁密切,时至今日很多文友已经活跃文坛。邵志彬的诗篇能够流传广泛,其文字清丽脱俗,频频出现在精品美文平台、公众号和众多朗诵爱好者微信群当中。
继《月色玫瑰》,《飞舞的彩蝶》,《远方的云》;《一路繁花》是邵志彬第四部诗集。诗集收录精选了作者从2015年至2022年时期诗作241篇。以诗的篇幅记录七年间淮安的所见所感。邵志彬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寓意深远,情真意切,直抒胸臆。《一路繁花》集深邃、感世、唯美和浪漫于一册,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邵志彬的文字不是为功利目的而写的矫揉造作之作,他的诗日记般抒发的是彼时的心境,彼刻的心绪,从而沉淀痛并快乐的记忆。
邵志彬出生在中国最大的县份沭阳,他的文风浸透着江淮平原淳朴厚实的品质,“虞姬的家乡/养育出玉脂琼浆/然而淡淡的乡愁/总是带着童年美丽的忧伤”《沭阳,我的故乡》;淮安古朴大气的文化底蕴给邵志彬创作以灵感,“一条河,一座城/我们就生活在这条河的岸边/这条河的名字叫大运河/这座城市的名字叫淮安”《美丽淮安,我的家》。作者岁月如歌,人生阅历丰富;可以说是行了千里路,读了万卷书,终达慧业人生境地。
邵志彬是一位忠实的诗歌坚守者。他写诗和对诗的坚守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邵志彬摒弃了晦涩与所谓的深度意象,以及那种奥繁得让人读了如坠云雾的写作方法。他善于观察生活,常常被身边山水感动,被不经意间遇见的人性和小善感动。他向往美好,从心率真,他的文字里既有风雨恋情又有洒脱豪爽。王耀明《跋》中评价他:“在平凡中发现美,于情海里掬涟漪,因诗的哺育,他也长成了诗”。可谓跋得贴切至臻。
邵志彬写诗,属于一种自我情感的宣泄,它传递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对美的感受、对苦难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常常是看到一棵小草、一片落叶或者是一滴露珠都能写出灵动的诗来,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他以“三言两语”网名,随手而发的各种配有图片的微型诗,让人读了亲切美感又气象万千。
邵志彬一路走来,一路写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路繁花”锦成堆。
202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