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寻诗赠敬先贤
——从元代礼部郎中吴师道诗赠孝感张县尹说开去
文‖吴雷
许久之前,我在吴师道所著(元代礼部郎中)的《礼部集》中,看到有《送张县尹之孝感》诗篇一首,吟诵再三,倍感亲切。加之孝感系本人之家乡,越发引以为豪!
吴师道(1283年-1344年)、字正传。元代婺州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历任高邮县巫、宁国路录事、池州建德县尹、国子监助教、国子监博士、奉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著有《敬乡录》《敬乡后录》《战国策校注》《礼部集》二十卷及附录一卷、《易杂说》二卷、《书杂说》六卷、《诗杂说》二卷、《春秋胡氏传附辨》十二卷、《兰溪山房类稿》等书。
其中《礼部集.卷八》记载有——
送张县尹之孝感县
十年前燕杏园东,此日重來踏软红。
得意方为万家宰,題诗仍醉百花风。
慈恩姓字氛埃表,云梦衿期浩荡中。
愧我不才曾学制,欲谈旧事惜匆匆。
诗篇文字平仄讲究,中规中矩,情真意切。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其对好友张县尹将去湖北孝感县赴任的离别之情。透过字句祝福好友将来定有大好前程,同时也诠释了同僚间良好的袍泽之谊,掩卷之余,我对诗中的张县尹到底何许人也一直不得其解。
元代时设置行中书省,孝感作为县治,始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德安府。悉查明代宋濂《元史·百官七·诸县》元朝每县置达鲁花赤一人,以蒙古人任之;置县尹一人,以汉人任之,同理县事。又查清代《顺治孝感县志.卷十官吏表》孝感在元代属于未满2000户的下县,设县尹一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县尉一人、典史二人。县尹级别仅为从七品。表上元代县尹有四人,分别是至元二十年赵资仁、乔成、延祐四年的刘谅及至治年间的许元案。却没有记载诗中提及的张县尹之任何信息。
今天正逢周末,闲来没事又在家看书。无巧不成书,竟然看到元代文学家陈旅著录的《安雅堂集》,发现其中也有一篇《送张晞颜孝感县尹》,不禁乐之呵呵,真可谓天随人愿也!
细读之:陈旅(1288年-1343年)、字众仲,福建莆田人。历任闽海儒学官、国子助教、翰林文字、国子监丞等职。著有安雅堂集十三卷、《四库总目》等书。♥ 
其中《安雅堂集.卷二》这样写道:
送张晞顔孝感县尹
宦遊䢵子国,宰邑用牛刀。
见说民风厚,何愁吏事劳。
嵕山翔翡翠,汉水釀葡萄。
桃李成荫后,銮坡步武髙。
我暗自思忖:吴师道与陈旅相隔五岁,都曾在国子监同殿为官,同僚间恰巧就有了这位远赴孝感担任县尹的张姓朋友,也都给朋友写了一篇传颂千古的离别诗篇应在情理之中呀? 于是,这位张县尹的真实身份一下子呼之欲出,大名张晞颜。按理说,与这两位名人能成朋友的,本应当是鼎鼎大名之人,可是遍查典籍却找不到任何信息,不过好在是终于知道了张县尹的大名叫张晞颜。无形之中也知道了孝感的人文历史上原来有这么一段趣话;在数百年前的元朝,曾经有这么一位县官,值得历史上两位文学大家都赋诗于他深表离别之情。
至此,我面向典藉合掌,诚挚地向先贤们鞠上一躬!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