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清新年开局诗评看中华之四
减字木兰花-促和息战大国外交显神威
文/冯志清
今天,2023年元月,人类历史的画卷,又展现全新一页。2023年新年开局,当我们初心不变看中华之即,回眸2022年世界百年不遇大变局与千百不遇大疫情叠加,中国大国外交为2022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功勋卓著,与世公认。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和世界主流媒体消息,2022年,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而言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外交迎难而上、勇毅前行的一年。
放眼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全球多重危机叠加,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与此同时,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意志更加坚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各国带来的机遇更加广阔。
纷繁变幻的国际风云中,东方大国元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开展元首外交,引领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宝贵确定性和稳定性,开启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新征程。
2022年从2月冬奥会主场外交、高频“云外交”到线下密集出访……2022年的中国外交,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在中国国家主席亲自擘画下,我们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这一年,世界正深刻感知远见卓识的中国方案、重情尚义的中国承诺、言出必行的中国担当。
2022年,世界风云变幻,初心弥足珍贵。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初心”二字铿锵有力。
2022年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向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致贺信指出,金砖国家要不忘成立初心,牢记合作使命。
2022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主持首次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推出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32项主要举措。
有评论称,中国不仅是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落实倡议的行动派。
“中国在解决东欧冲突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令人钦佩,中国还推动创立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称赞中方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努力有目共睹。
2022年11月15日,印尼巴厘岛,中国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讲话中强调:“我历来主张,二十国集团要坚守团结合作初心,传承同舟共济精神,坚持协商一致原则。”
2022年11月17日,泰国首都曼谷,中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指出,过去几十年,亚太经济合作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效提升了人民福祉。经验弥足珍贵,初心需要坚守。
2022年12月1日,在老挝琅勃拉邦,中老铁路胜利建成通车,千年丛山峻林变商贸旅游大通途。
2022年12月9日,沙特利雅得,中国国家主席会见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时谈到,中方对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保持着不变的初心。
初心不改。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与时偕行。2022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出中国方案。
2022年1至1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5162列、发送货物147.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1%。中欧班列目前共铺画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成立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首批已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加入;同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家机构共同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柬埔寨首相洪森感叹:“全球发展倡议不仅为全球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发展滞后的国家特别是遭受疫情重创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国正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愿景开辟道路。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在这方面,各国应该说到做到,多晒成绩单,而不是喊口号。”
不久前,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画上圆满句号。有细心球迷发现,从球场到建筑,从公共交通到纪念品……“中国元素”几乎遍布卡塔尔世界杯的每一个角落,其背后的中国故事可信可敬。
2022年12月,国际奥委会发布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总结报告,点赞北京冬奥会的贡献。
立春之日,“一片雪花”拉开序幕。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书写下精彩的中国答卷。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即将满一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行;从中老铁路开通一周年到雅万高铁试验运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全面开花……“中国人历来言必信、行必果。”
大国之诺,一诺千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我们有充足底气、充分信心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也为世界和平与繁荣提供更多机遇。”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世界更加期待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一位观察人士信心满满:“中国具备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中国2023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性。”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国古人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022年这一年,中国大国外交频显威力。人类社会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共建“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天下情怀、开放气度、共赢精神,更加凸显其时代价值。
2023年,世界局势依旧纷杂。但,世界各国将迎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宏阔的中国方案、有力的中国行动,必将推动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更繁荣、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更宽广。14亿中华儿女为民族百年振兴的步伐,依旧铿锵有力!笔者特赋《减字木兰花》为评为纪。
国之外患。
庆父尚存常作乱。*
治世纷繁。
分合纵横天智团。
促和息战。*
利弊捏拿韬略算。
大气轩辕。
天下昌平不等闲。
注*,庆父,出之歇后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当今世界庆父,当指西方霸权主义。
注*,息战,出之古代老子“息战论”:战争的起源是贪欲,后果是灾难 。息战是从本源上消洱产生战争的思想根源。
——2023年1月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