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互鉴 与冲突》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人类文明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不同时代的民族文明都曾焕发出灿烂辉煌,这些文明都是各民族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这些文明都应受到人类的共同尊重!民族文明与民族文明之间是走向冲突征伐还是交流互鉴,这是非常简单易懂的选项。人类战争不是源于文明冲突,而是源于文化价值观的非道义性。国家思想决定国家行为,而民族文化价值观又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思想方向。东方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而形成的儒法道佛四家文化相互交错的文化体系。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也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思想灵魂高度。什么是灵魂?灵魂就是支配一切有形躯体运动变化的无形精神。对于灵魂名称,我们必须超越三维时空思维,绝对不能用迷信或虚无的哲学观点来作出解读,或者自我框定在狭隘的意识形态之中。

根据当代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观点,一切宇宙现象包括日月星辰实际皆为波动现象,光波是构成物质与精神的最原始因素。由之可见,宇宙灵魂无处不在,而万物也皆有其灵,日本江本胜博士在《水知道答案》一书中用科学实验作出了结论。一滴水有灵魂,一个细胞也有灵魂,一个躯体有灵魂,一个民族也有灵魂,三千大千世界的繁华现象其实就是宇宙灵魂各处显现。我们一思一念一行一为所产生的思想痕迹,佛教称之善恶及无业种子,都落入了宇宙灵魂的大仓库之中!当代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现象,也就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感应现象。我们每次的念头灵动,都会影响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妙变化,所以佛教让人起心动念要顺天应民,由之而观,灵魂也就是“宇宙及其创造物的见闻觉知”能力。一滴水,一棵草,一只蜜蜂,一个人,一个星球,以及整个宇宙,这种见闻觉知的能力平等如一,无高无低,无大无小。佛教认为佛性平等,众生本来成佛,因为具备分别心、执着心、妄想心之故,而为凡夫。为什么蜜蜂没有人类的智慧深邃,因为蜜蜂执着心更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阔,万物之灵的执着心越强,它的有形之体就越是卑小,它的智慧亦就愈低。因为佛没有了执着心、分别心、妄想心,所以佛的世界就是整个宇宙世界,佛之灵魂就是整个宇宙灵魂,佛的法身也就是这个三千大千整个法界。这些理论唯有佛教文化讲述如之细微!

天地万物和谐共体,且永远处于信息能量的相互交换之中,这是目前人类极其难以接受的宇宙观念。一滴水,一只细胞,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星球,整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这就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个宇宙大家庭中,只有光子所代表的能量在波长波短地变动着,包括物质与精神,根本没有一件永恒的事物存在,一切现象都处于变化发展生生灭灭之中。宇宙的基本元素即光子,中国古人称之“气”,清气升之为天,浊气聚之为地,气分阴阳,阳阴合为太极,冲为万物。《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之气一冲一和,方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当然这个创生万物的宇宙基本元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中有许多不同名称,当代科学称之光子,中国古人称之气,佛教称之佛性或者真如,基督文化称之上帝,易经称之无极,伊斯兰文化称之真主,世间名相称谓虽然变来变去,但它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是创生万物的基础,当下我们用现代量子物理称谓之曰:光子。

古人有言:“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其实道不远人,藏在己心!世界一切源头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会更加明确清晰,天下文明本是一家!上帝之心就是道心,道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真主之心,万物之心统归宇宙之心,宇宙之心本来天人合一“大制不割”(道德经),分别心、执着心、妄想心并非宇宙本体真心。大道至简,朴纯自然便是,老子《道德经》通篇八十一章不过围绕一个“道”字展开。我们心中最简单的、最单纯的、最朴素、最无私、最平等、最清净、最智慧以及最虚极的东西,就是道,所以放下自我就与道合。

王阳明曰: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金之所以为金色,以其无铜铅之杂也”。何为纯乎天理?无贪婪嗔怒愚昧傲慢之杂也。王阳明以纯金作喻,人若修练为圣人真人道人,必除其心内之杂念,从而摆脱私心杂念对身体的拘羁,达到心灵解脱自由无束的至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老子说的“虚极静笃”的空明状态。空,就是虚,空虚才能包容万物,为他人留下活动生存空间。明,就是悟,悟达之后才能朗朗无阻,洞彻天地,内观自己。一切文化修养中都追求简单与自然,这就是灵魂的升华过程。灵魂就像正在升空的气球,附着的欲望越少,升速也就越快。人,往往将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将自然的事情人文化,衣食住行不过保证生命存在的基本需求,而人身也不过就是灵魂的载体而已。我们为什么不重视生命本意,却在生命载体上去品长论短呢?所以说,简单是一种心境,简单是一种修练,简单是一种人生态度,简单是一幅艺术勾勒出的澎湃大千。人应保持一颗简单之心,走进简单的生活,用简单的思想去感知世界。

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古代祭祀时,用草类之物扎成的狗猪之物,祭祀时恭敬地摆在祭坛上,祭祀结束后,扔在一边,任凭风吹雨打,然而这一切在大道眼中却没有分别与执着。儒家讲究仁义道德,道家则反对这些,为什么?道家认为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并非大道本性中自然具有的,而是人为装饰的东西,人应该效法自然,除掉一切人为的因素,顺乎自然而不妄动,故而无为而无所不为。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依据本来就具备的规律运动,对万物像草扎的狗一样,没有仁爱,也没有厌憎。这才是一种绝对的平等心、清净心、无为心。这种平等清净之心,称为道心,也称为佛心,也称上帝之心,也称宇宙之心。
从宇宙本体与宇宙现象来看,宇宙有两种存在状态,一为动态,一为静态。静则为真,动则为幻。宇宙间凡是永恒不变的永远静止的不生不灭的状态,就是宇宙本体之真相,《金刚经》称之曰:实相或空相。宇宙间凡是变化运动的有生有灭的有来有去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宇宙现象,或宇宙变相,对此《金刚经》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生命智慧不是生存的智慧,而是开悟的智慧。我们回归大道原义,有与无,动与静,色与空,相与非相,分别与平等,心与识,这些对立概念不过是大道存在状态的两种不同的称谓而已。故而《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母,有,名天地之始”中的“有与无”两者之间“同出而异名”,这犹如水与波,色与空。千万年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大都通过经典之文记载下来,所以一切世界经典都是开启人类智慧的源泉,我们若以超三维时空观来彻透宇宙现象,方知被三维时空框定的人类思想犹如坐井观天。

第十八届“三木秉凤”杯网络征文再次开启新程,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共同扛起用文化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增砖添瓦的历史责任!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八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1月1日起至 2023年5月底截稿。
五、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三俗文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者可入围三等奖以上等级,阅读量500以上即可入围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范围。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点击量量、尾评、打赏、阅读反馈等各种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文化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文化作品列入候选。
(5)涉嫌购买阅读量点击量者,欢迎群众举报,我们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且永远不得参与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从各位主编推荐出点击量高,且质量好的文章中优中选优。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7)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特别设立了优秀奖、鼓励奖各二百名,从阅读量未满三百但已满一百的优秀文化作品中择优挑选。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2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10元。

投稿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