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神医”于新杰的故事
002、亲身探究竟,部分释疑

10月25日,应于新杰大夫的邀请,我搭乘公交车,根据手机上高德地图的导航,前往他提供的地方探访。
下了公交车,离开站点不远处,只见靠路边一栋居民楼一楼的一户门头上,蓝底白字写着“于新杰中医诊所”。
推门进去,只见对面玻璃隔断上的“良医济世”四个毛笔大字立刻映入眼帘。

玻璃隔断的外面是一个迎宾台。迎宾台上摆放着两个相框。相框里分别镶嵌着一位中国人与一位或几位阿拉伯人在一起的合影。我猜想,这可能就是于新杰赴沙特阿拉伯王国行医时的照片吧。

再看,迎宾台与大门之间的西墙根下,南北摆放着两条长短不一的木制沙发椅。室内东边,南北依次摆放着几张治疗用的单人床。四周墙面上,分别贴着治疗各种病症的《价格表》、《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和《保健知识》等。最醒目的是东北边的墙上悬挂着患者赠送的两面红色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和“妙手神针,针到病除”。

再往里看,玻璃隔断的里面是一间药房。靠西墙,摆着一排带有方格抽屉的中药柜。药柜外,是一个长长的柜台。药房东北角,有一楼梯通向二楼。
正在我观察室内情况时,只见一位中等身材、身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从一位爬在床上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女患者身旁向我走来。他好象猜出我是谁。于是,便问:“你——“。没等他继续询问,我便点了点头。
他急忙向前,热情地握了握我的手,然后,吩咐一位英俊稳健的男青年端水泡茶。
我随口问:“这是——”。于大夫立即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大学刚毕业,正在一家医院上班。
我边喝茶,边了解该诊所及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此时,我手机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一位女士问我使用了他们药品后,我眼睛的飞蚊症如何了,并建议我继续购买他们的药品。
于大夫听后,胸有成竹地让我先体验一下他的治疗技术。然后,让我将头埋在桌子上,便与儿子一起在我后脑勺扎起了针。
我为治疗飞蚊症,曾到过多家医院。其中还到过市区一家全国知名的眼科医院。该院给我的眼睛拍了一张片子。看完片子,医生告诉了我眼睛的症状及其产生原因,并说:目前还没有治愈办法。
据一位邻居说:她也患有飞蚊症。为治疗它,她也去过多家医院,也用了不少药品,但都没有效果。还听一位朋友介绍:一位全国著名企业家也患有飞蚊症。为了消除痛苦,他曾到过台湾等地、花费数百万元,结果也未治愈。
在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万般无奈,我只好有病乱求医,在网络上购药治疗,但毫无作用。
鉴于以上情况,于是,我对于大夫的治疗也没抱什么希望。
扎完针,我们便随意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刻。他与儿子一起请我到附近一家饭店吃饭。
吃饭时,我们采用一问一答、边吃边聊的方式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他向我讲述了以下情况:
他们是中医世家。到他儿子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
他之所以喜欢上了中医,主要是小时候受爷爷的影响。那时,见到爷爷为他人治好病,受到人们尊重而神采奕奕的样子,他就非常敬佩。从那时开始,他便立志长大以后也象爷爷一样当一名医生,为人治病,以赢得人们的尊重。
为学习中医,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齐鲁中医药专科学校。三年后,他毕业回到老家乡镇医院工作。业余时间,他仍然继续学习中医知识。后来,他又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学院继续深造。这样,他又在校学习了四年中医知识。
大学毕业后,他到了烟台市红十会门诊部中医科工作。再后来,为了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实现自己悬壶济世的梦想,他创办了自己的诊所——于新杰中医诊所。
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能治疗多种多样疾病时,他解释说:除了祖传医术和在校七年的学习外,大学毕业后,他还不惜重金和时间,参加了不少各种各样的高级中医技术培训班、学术交流会,寻访全国名老中医拜师求艺。

(该照片是于新杰大夫参加各种医疗技术培训班的结业证书)

(该照片是于新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骨病专家田纪钧的合影)

(该照片是于新杰大夫与我国脑针疗法创始人宫长祥教授的合影)
他继续解释说:中、西医是不一样的。西医注重微观,分专业。在诊疗时,他们采用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和方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所以,只能治一种病。而中医则采用全面、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头疼,可能从脚、手等其它相关的方面进行综合治疗。这样,不仅能治疗好头,而且还能治疗好其它疾病。
他又解释说:他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又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的治疗理念和治疗经验,发现了许多疾病其实是由同一个或同几个原因产生的。反过来说,通过消除同一个或同几个病因,可以治疗许多相关的病。
听了于新杰大夫的介绍,我恍然大悟,顿开茅塞。但对断病时如何找根源,治病时如何治根本,却迷惑不解。问之,他则说:那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在谈到赴沙特阿拉伯王国行医时,他解释道:2018年沙特国王到我国访问时,尝试了中医针灸的疗效,大为赞叹,并要求我国派中医师去沙特进行医学交流。
2019年,他为烟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一名干部治好了疑难杂症。当年,该干部到北京参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会。当得知我国要选派优秀中医师赴沙特阿拉伯王国进行医术交流时,便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了于新杰,并获得了批准。
在访问沙特阿拉伯时,于新杰得知该国亲王长期头疼、防务大臣患有水肿症。他便根据“通,则不疼;不通,则疼“的中医理论,对他们的经络进行了疏通调理。结果,迅速达到了预期疗效,赢得了该国王室及政府部门官员的高度赞美。
听了于大夫的以上叙述,我心中的一些疑问消失了,但对他的许多治愈案例,却仍将信将疑。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解他治愈的案例到底是真是假,我决定对它们进行查证。
王京楠写于2022年10月27日晨
温馨提示: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编辑监制:对影成三人 半醉半醒

作者:王京楠,1961年出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高校毕业。先后在城乡的学校、地区以上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的单位从事过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管理、新闻报道、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宣传和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华社(网)《人民日报》(网)《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次。编辑出版过我国第一本诚信教育通俗读物—《诚信史话》。开设的《京楠哲思》专栏,受到不少读者关注与好评。爱好读书、思考、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