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人已逝
文/湘君松子
去年秋天,我回到衡阳城里看望父母亲,偶然惊闻一个消息。我的好友——王解南君,儿时的亲密伙伴,他永远走了。大约是2017上半年,不知道是哪月哪日可怕的一天,他因患肝癌而悄然地死去。初悉噩耗,我心痛得无法呼吸,不同于失掉亲人的嚎啕大哭那种痛,而是失去不亚于亲兄弟感情的痛。本该去年就写点什么,恕我没有勇气下笔,呜呼!心情太过沉重。脑海中他那常常微笑着的脸模糊变成一片绯红的血色,我只能默默回忆着许多不连续的过往残片。
王解南君,他的真实年纪只是大我几个月,是同龄人之中我珍爱的“发小”。现存最早记忆里除了自家哥哥,最好的伙伴就属他啦。不用说,许多人在童年共同成长的过程都会有自己的“发小”,或是和你同住一个院落亲密无间的玩伴,或是幼儿园、学生时代中同班同年级最贴心的同学。他们是相互之间见面永远喊小名、从来不称姓名的人,是不管好事坏事总要第一个告诉你的人。可如今,他竟然走了,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斯人已逝,曾经那个真实的他永远不会再见音容笑貌。
祖辈生活在衡南县檀市乡一个小村庄里,他家在山上,我家在河边,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路的两旁有稻田,有池塘,有谷坪,有花有草,还有田洲村小学。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农村小学,窗户总是破破烂烂,不遮风不挡雨的,彼此建立和拥有了一生的真挚友谊。八十年代之初,村里没有幼儿园,我们直接就读小学一年级。刘女士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她教语文和数学,还有音乐画画,总之什么都教。王解南君是那种老师眼里的“笨小孩”,除了坐听讲课,笔头都不太会写的,背诵似乎也不行。这就坏了,他常常被滞留学堂,如果还是不能背诵课文,或者完不成作业抄写,饿肚子是免不了的。我往往会躲在老师办公室门外面,给他鼓励打气,或者还用别的什么法子帮忙。一旦等到他被放出来了,大伙儿脸上能笑出一朵花来。
他打小就长得结实,圆圆的肩膀,粗粗的手臂,走路能带风。小学一到三年级,他常是我友爱无私的“保护神”。因为我的学习成绩略为优秀些,老师经常喜欢让我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抄写黑板,发放作业本,这些似乎都是让其他同学羡慕的荣耀。每当我踩着板凳在又长又高黑板上吱吱呀呀写字,常有捣蛋调皮男孩跑来拉衣服、扯裤子,挠胳肢窝,防不胜防。解南立刻会冲上前来周旋围护,"惩罚"那些捣乱小同学,我就身无后顾之忧焉。
三年级后,我们换到一所离家大约三五公里的新小学,继续念四至六年级。每天清早他过来陪我一起步行上学,翻过一座山头,学校就在那边山脚。每次穿过那一片山林都像是历险,不知会遇到什么,蛇虫鸟兽,野猫野狗,啥都可能。但也会有乐趣,下课就跑到山坡上玩“滑滑梯”。伙伴们折几根带树叶的枝条,重叠在一块,两手攥紧跨坐树枝上面,从光秃秃山坡一滑到底。翻车的,滚落的,裤子破洞的,灰头土脸的,照样有说有笑,上上下下,乐此不彼。
日子很快,六年小学结束,可遗憾的是他辍学了。无须解释是因为经济问题,他在家排老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那个年代家庭温饱是第一要事。八几年时免费义务教育还没有实施,每年的学费是五块钱到二十块钱,村办老师的工资就靠这些学费。农村里交这些钱可不容易,那时候一个鸡蛋才一角钱,一斤猪肉才两到三块钱。每家每户还要交农业税,年头到年尾一个人均摊要一百多元。他从此就做一个勇敢勤劳、安分守己的农民,可脸上仍然留着敦厚的微笑。
生活劳动里最有印象莫过于大家一起砍柴。家里烧火做饭,除了稻草高粱秸秆茅草,木头硬柴也不能少,这个最耐烧,火焰持久。他会使斧头,有力气,懂技巧,跟大人似的。咱们结伴而行,翻山越岭,一起砍柴背薪。我负责寻找枯树枝根、收集信息,找到目标后,他又砍又挖。天黑下来要回家了,该分配劳动成果啦,我拣一段,他捡一块,分着分着,他常常突然抱着一大捆放到我面前,我也抢着给他一堆,互相傻傻笑着闹着。虽然他付出劳动多很多,却总是让给我的木柴多多的,如今想着都觉得暖心。
捉泥鳅是农村娃们最爱的事,一想着能抓到满筐活蹦乱跳的泥鳅,就心摇摇如悬旌,神往不已。他也许遗传了父亲优良捕鱼基因,他会选出溪流水沟合适之所,我就赶紧帮忙打下手,围堰筑地。待到水干见底,翻动泥巴,一条一条泥鳅钻出来,看得我惊喜连连,口水流了一地。满载而归的时候,他又总谦让着给我很多很多的鳅鱼,还劝慰说别推让,他有的是时间抓更多泥鳅,多好的哥们!
对了,别看他常跟水打交道挺欢的,他刚开始却是个“旱鸭子”。“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我独对水有悟性,从小就不怕水,常喜欢到湘江里游泳。等我知道他竟然不会游泳,笑得是花枝乱颤般。好经验一定要分享,何况是我铁哥们,教会他游水责无旁贷啊。夏天一到,我拉着他到水塘边,他光着屁股不敢下水。先到浅水里,安抚他不要怕,两手抓住大石板,逐渐放松,水浮起身体来,两腿伸展开,扑腾扑腾一通乱打水。打着打着,双脚有力了,恐惧水的感觉也褪啦。慢慢放开手,整个身子会浮一会,喝几口水是难免的,手脚并用保持人不下沉。后来信心足了,可以到深水区踩水,目的是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手被束缚住,腿还可以蹬水实现自救。学游泳就这样简单,这也是我为数不多帮到他的地方,心里也挺欣慰的。
一晃多年过去了,一个在家务农,一个外出求学工作。我中学时每年春秋农忙还常回乡里干活,彼此见着说不完的话。渐渐地我离故土越来越远,先是北京,后来广州,大家几乎没有办法聚聚。再后来,国家规定节日放假,比如清明节、国庆节、春节,我们偶尔能撞见到,也是无话不谈。可是,城乡生活无形中变成了一道墙,翻越是很费事的。事实如此,乡村和城市环境的不同注定会过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可他仍是淳朴的,只要自己有,仍不妨大公无私。他愿意自给自足,有田有地,种瓜结枣,养鸡喂猪,打鱼捞虾。后来听说他盖了新房子,特意选到我家老房附近,可见他心里也想着我的。再往后,他结婚了,生了三个孩子。去年他撒手人寰,定是不舍的,因为孩子最大的十来岁,小的才两三岁。孩子们一定在喊着:“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啊,我们很想念你……”
永别了,我亲爱的朋友,王解南君。愿天堂里没有痛苦,“我们不能轻易断定那一边没有阳光与人情的温慰。”但我确切知道,你真永远的不会回头,永远的不会再有音讯。
作者简介:
王咏松,笔名:湘君松子,喜欢文学,常喜欢写诗词,尤其常作近体诗的七律,也常写散文。一则向大家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创作,一则纯属自娱自乐。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