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年味
文/刁宗盛
春华秋实,岁月轮回。又是一年新春来临,戊戌年春节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今年的春节前安徽下了两场大雪,可以说是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两场雪,都说瑞雪兆丰年。确实,大雪可以冻死很多害虫,除了会减少来年农作物的病虫害,还预示着来年雨水均匀、风调雨顺。对于我们家庭来说,孩子立业成家,家里添丁进口,也是一个福旺财旺运气旺的“旺年”。
小时候的年味和现在的年味有记忆犹新的不同感受,虽然我出生的60年代物质匮乏,所有的人都是以填饱肚子为第一要务,但过年还是可以改善每个人的食谱并享受一下味蕾的敏感度,平时很稀罕的肉食、甜点、零食等一不小心就会吃多,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还记得奶奶为我用“糊锅巴水”治疗我因吃的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因为吃得过多导致腹膨、不解大便、也不愿意再吃任何食物,这时候奶奶会焦急地把烧米饭留下的锅巴有意烧得焦糊,再加水和糖熬成“糊锅巴汤”让我当茶喝,这办法确实有效,现在从网上还能找出用这种解决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和小儿食滞的中医方法。也不知那年代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多少像我一样的“贪吃”孩子。
再说一个我儿时醉酒的一次经历:奶奶会酿制甜米酒是家族亲戚和邻居们都了解的,甜米酒的酿制方法是:用特制的木质蒸笼将糯米蒸熟,再倒入酿做甜米酒的容器,常用的是陶盆或搪瓷面盆,待温度降至低于体温的时候加入“酒药”(或叫“酒曲”),搅拌均匀,在米饭的中间留下一个空的“酒窝”后,放置箩筐里,周围用稻草或旧的衣物等护好保持恒温,大概3~5天后就可闻出酒酿的香甜味,可以看出在中间的“酒窝”里有清亮的酒溢出……,酿制甜米酒的关键是糯米要蒸熟又不蒸烂,加入酒药时温度又不可太高,因为高温下酒药会失效,再就是搅拌均匀并成型后一定要保持恒温,冬天常常需要用“盐水瓶”加热水放置陶盆外保温。每年奶奶都会为很多家亲戚用陶盆或搪瓷面盆做上一盆,邻居们则是送上一碗,平时可以用米酒酒酿下元宵、下年糕、下荷包蛋,也可直接吃,“酒窝”中舀出来清亮的甜米酒在节假日餐桌上可以代替酒水,那时大人们喝的白酒都是从代销店买来的散装酒,我家节前就常备六安酒厂生产的7毛钱一斤山芋干酿制酒(那时大人们叫这种酒为“7毛铳子”),每年春节家宴爹爹都会准备两具陶制酒壶,分别装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米酒。这年春节家宴我大概5~6岁,照例坐在八仙桌的一角,执掌米酒酒壶,开始我还给不喝白酒的大人们斟上一小杯米酒,后来就只顾自斟自饮,直到最后喝的晕晕乎乎找不着北,走路是摇摇晃晃、跌跌撞撞,说话也是大舌头、文不对题,一派胡言……。事后,妈妈、舅舅和姨妈都拿我的这次醉酒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我上大学都还在饭桌上谈起。
那时的计划经济贫富差距不是太大,靠国家供应的食材变着花样做成各种食品,记忆中的年味就是餐桌上的“鸡、鱼、肉、蛋”,其中很多是前几个月甚至前半年就已经做了准备的,如:腌制的鱼、肉,自家酿造的米酒等。年前再做些蛋饺、圆子,炒些瓜子、花生及山芋干等,加工些爆米花,买点糖果和其他零食。说起爆米花,那年代有专门的加工门店,有专门的设备——爆米花机,每到节前都要排队等候加工,交上加工费和自带的食材(常常是糯米、玉米、山芋干或其他粮食食材,附加少量白糖或糖精),将加工材料和附加的糖精一并加入爆米花机内,一手推拉鼓风机(或风箱),另一手转动爆米花机,把爆米花机内的食材加热,在爆米花机的手柄附近有压力表,当压力达到规定的数值时即可“出锅”或叫“出机”,方法是:将爆米花机从火炉上移出固定在特殊位置,用大口袋套在爆米花机的出口,扳动启动把手,这时候由于爆米花机内外压力差的原因会发生一声爆响,爆米花会随着声响冲出机器钻进大口袋,食材糯米或玉米膨化超出自身好几倍大小,所以,那些孩子的家长们又戏称爆米花机为“粮食扩大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样是过年,如今我们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食物匮乏而犯愁,也很少会有因为过年而暴食导致的消化不良现象,也不会出现我在年夜饭餐桌上醉酒的情况,更不会因为零食的分配多少而计较。当我们的年纪稍大,上了小学后,又赶上文革和“忆苦思甜”,知道我们是在“甜水里泡大”,万恶的旧社会有多少喜儿能扎上一根红头绳就算是过年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应该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却不知历朝历代都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红楼梦里贾府的年夜饭,以及蒋子龙、肖复兴、张爱玲、林语堂、梁实秋、莫言、鲁迅、冰心、沈从文、老舍、胡适、冯骥才等文学大家们笔下的年夜饭是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风采,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现如今我们的年夜饭花样已经比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任何时期的饭桌都要丰富,我们舌尖上的年味越来越浓烈、越来越丰富,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精神大餐和视觉盛宴,需要除了央视春晚之外的精神饕餮,需要网络互动,需要微信团拜,更需要感恩祖国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舌尖上的年味”和精神上的享受!更要感谢当今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过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