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情无价
文/陈积然
那天出差回来,他对儿子说,我要送您一个好玩的礼物。在儿子欢呼雀跃中,他从包里取出一只精致的望远镜。随即,他把儿子拉到阳台上,认真地给儿子做示范,告诉他望远镜怎么推远,怎么拉近,忽然间,他仿佛受了强烈的惊吓,一屁股跌坐在地板上。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隔河钭对面的二楼上,一个熟悉的女人身影正同样拿着望远镜往他们这边张望。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妈妈——他曾经的妻子。
刚结婚的那几年,他的生活就像浸泡在蜜汁里。作为某重点中学的副校长,他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父母是退休职工,身体健康,性恪开朗。妻子在一家知名的建筑公司做会计,不仅聪慧美丽,收入也不菲。宝贝儿子更是生得乖巧,一张小嘴巴整天甜甜蜜蜜,见过的人无不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小东西。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显得短暂。
去年,妻子的单位委派她到东北分公司任财务总监。由于工作关系,免不了有一些应酬。时间一长,风言风语便刮到他的耳朵里。最初,他只当那些人无聊瞎操心,并没有往心里去,可是听得多了,不禁有些心烦意乱。那天,他试探着对他妻子说,儿子还小,需要妈妈陪在身边,你申请调回来工作吧!
妻子为难地说,我到东北不久,工作刚刚起步,此时放下真有些于心不甘。再说,我这样努力工作,还不是为了把家庭建设好,让孩子将来有个优良的生长环境?他一时语塞,心里却隐隐不快。
也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他热衷于私下里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她每天的行踪,包括某日某时和谁谁一起出去吃饭,和谁谁一起出去唱歌。到后来,她察觉到了,一声长叹之后,她幽幽地问他,你这样做像个间谍似的,不累吗?他又羞又恼,忽然像火山爆发一般冲她吼叫起来,我都快给绿帽子压死了!
她无比惊骇。百般思忖,她请了几天假,打算回来与他好好沟通一下。谁知一见面,他就劈头盖脸地数落她:你回来做什么?在外面多风光呀!你看你现在多时髦,过去那种素面朝天的你跑到哪里去了?她没有和他争辩,只有委屈的泪水汩汩流下。他歇斯底里地对她说,你滚把,最好死在东北!
犹如睛天霹雳,她蒙了。她不明白自已错在哪里,更不明白身边这个相爱相知的人为何一下子变得如此薄情寡义。终于有一天,她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们还是离了吧!而后,他如愿以偿得到了孩子的抚养权,而她,则主动“净身出户”,并表示“永远不会再来打搅你们”。
回到工作岗位后,她更加努力勤奋,似乎只有拼命地工作才能冲淡心中的苦痛。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对儿子的思念,对父母、公婆的牵挂,总会如潮水般不可遏制地袭来。她常常夜半醒来,泪湿衣襟。一年之后,她毅然辞掉了分公司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这块伤心地。
妻子离去的日子里,他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很多东西只有一旦真的失去了,才懂得应该珍惜。
回到老家后,考量再三,她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毗邻前夫小区的隔河处买了一套二手房,站在这间房子的阳台上,可以大致看到前夫的家。每当看到儿子的身影在阳台上晃动,她的心就软得像一棵水草轻轻摇荡。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她买了一只望远镜,一有时间就贪婪地朝着那个固定的方向张望----
而今天,当她看到她孩子的爸爸猝然跌坐在阳台上时,她也慌乱得差点扔掉手中的望远镜。她分明感觉到,心中的那堵冰冷坚硬的堤坝轰然坍溻了。
作者简介:
陈积然,少年时家贪,15岁开始在药店当学徒,解放后保送我到上海纺织工业学校求学,毕业后分配到毛纺厂工作,先后任职工段长、党委秘书、厂长等工作。50年代末,报名成为一个下放干部,在浦东农衬劳动锻练,上调后在《上海支部生活》进修,从此开始写作人生,经常向各报社投稿,把此看作人生一大乐趣。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