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吧!醉美抚顺
文/周遵环
辽宁东部,有一座三百余年满清发祥地古都,建国后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己经成为东北工业重镇,特别是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如今煤炭.石油.钢铁.机械.冶金各行各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如今成为全国现代化的重工业都市---醉美抚顺
如今,登上市区高尔山顶,俯瞰都市一览无异的巨幅画卷,欣喜若狂,全市新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银网式的道路贯穿全市的各个角落,街头巷尾行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如同穿梭,浑河似银龙延伸市区,奔向远方。整个城市展现出一个繁荣昌盛壮丽雄伟的大都市景象。
漫游家乡,仿佛走近历史记忆,赫图阿拉城的努尔哈赤开启大清王朝,启运山绵延十二个峰峦,昭示着一代王朝的气数,溥仪皇家后人目睹一代王朝的终结。尘世中如此巧合神奇的地方,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冶金的工业重镇,近百年来以盛产煤炭而闻名世界。今天,雨过天晴,会同三五好友再次走近我早年工作过的单位-----西露天矿。当我们来到矿坑旁,俯瞰亚洲最大的西露天矿大坑,真有一种居高临下和坠入云端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令人赞叹无比,若赶上云消雾散和万里云飘的晴朗天气,西露天矿大坑犹如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一块块白云飘浮在大坑上空,风起云涌,风卷云动,云在坑中游动,坑在云中舒展,此起彼伏,傍晚.夕霞映衬坑下条条铁轨剔透明亮,犹如一条条银蛇在盘道上延伸,满载着油母页岩电机车似蛟龙一般缓慢地爬行在运输线上,长臂的挖掘机不断地啃着煤炭,一铲一铲地装入重型载重汽车......
有着百年历史的西露天矿,曾是伟大祖国的煤都。如今,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建设,你的景色在今天仍然为家乡增光添彩。作为煤城的抚顺人,我们为你骄傲。说起抚顺,总会想到贯穿城区的母亲河-------浑河。这一景观更给这座历史悠久的满韵古城增添了色彩。夏日里,浑河长堤上,垂柳轻轻摇摆,柳树映堤,绿意飘荡,含露欲放的各种各样的花朵,风姿飘溢,点缀其间,养心养性。在娇阳似火的响午,游人在树下相依相行,浓烈的天空中,天高云淡,云如涌烟,云为天之衣,人与自然而相伴。若有闲暇,漫步长堤,常仰脸观霞,晚霞红云似火,天地一片红,看那红色霞光似鳞片在空中涌动,亦卷亦舒,其像奔马.像虎.像龙......看云之全神贯注的程度,远胜于小时听老师讲课的神态,当举起相机,将多彩之云摄入镜头,方能感觉到又是一种美。
盛夏时节,当我与摄影好友再登三块石.天女山.岗山时,整座山峰通体变成了绿色,路旁,随处可见黄色的迎春.紫色的丁香.无名的小革.茸茸的青草......灿烂而多彩。我们在当地老乡的引导下,带着相机装备,一路稀稀拉拉 ,穿行在岗山的林间小道时,这辽宁屋脊岗山,从山脚到山峰,由低到高,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生长着不同地带的植物,低的灌木.高的乔木......不知名的高大树木笔直地躯干生生息息,还有那远远就可闻可见与高大树木腾萦缠绕的园枣树,叫人不禁驻足四处寻找。这时一位摄影好友在脚印石附近看到珍稀的天女木兰竟在岩石边款款而立,洁白素朴,楚楚动人,无语如语,很美很美。我喜欢岗山,站在脚印石上,登高极目远望,舒展人的胸怀,呼吸湿润的空气,滋养人疲惫的身心,唤醒大自然的精灵。喜欢大片的林海,脚下松弛的泥土,挺直高大的树木。我们的都市不正是有了这山,有了这水,有了这树,然后才有了百年来"煤都" 这都市的名份。当你登临古塔古刹的高尔山之巅,遥望都市的巨大变化。浑河,从这里起源;满族,从这里掘起;清朝,从这里启运;雷锋,从这里走遍全世界。从前的萨尔浒古战场,今日的沈抚新城和石化新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一处景色,一段往事,一章一节,历史印证,情致百态,耐人寻味。抚顺的春夏秋冬,美在山,美在水,美在幽。犹如夏日朵朵白云,飘浮在人们的心中,带给人们永久的印记。
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抚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新的煤都,让抚顺彻底改变面貌,高楼大厦一幢又一幢地兴建起来,矿山的建设日新月异,一道道煤层在延伸,开采了近百年的西露天矿仍在奉献余热。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这块土地上不断呈现着奇迹,沈抚新城.石化新城也将在抚顺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抚顺这座满族的故乡,在前进中,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夜色的帷幕降临后,紧张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可以到月牙岛公园漫步休闲健身,可以凭依浑河长提石栏畅所欲言,可以在运动器材上健身锻炼身体,这一切都使人感到快意舒适。家乡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新枝绽绿,百花齐放;夏天,山花烂漫,柳艳浓荫;秋季,清风送爽,谷熟飘香;冬季,银装素裹,洁净如玉。特别是夏末秋初的季节,若不到萨尔浒去郊游踏秋,那简直是最大的憾事,十月的秋天,天高气爽,绿草如茵,信步登上金碧辉煌的邀月亭,远望秀丽的萨尔浒,发现一个仰卧的神似伟人的头像,那就是形象神似而远近有名的"灵秀峰"。近听清脆悦耳的歌声,真有心旷神怡之美,就是坐在回型长廊里面,或站在万紫千红的花圃中,环视周围的景色,也别有情趣,秋景固然如此多娇,就冬春之时,也别有风味。你若有兴趣,还可以乘游船观赏万里碧波清舟,遥望琼楼金阁的罗台山庄,还可以欣赏晚秋枫韵的三块石森林公园,还可以步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清代第一陵---------清永陵。还可以漫游浑河两岸,桃红柳绿,岸边涌动着无尽的春韵,还可以登上千台山顶,居高临下观煤海浩瀚的西露天矿,还可以茶余饭后来到高尔山的辽塔,闻听古刹古钟的余音袅袅......家乡时时流淌着神奇的琴声,处处漾溢着独有的神驹,而都市的脚步才刚刚开始,煤都变绿都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沈抚新城.石化新城正在掘起,家乡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新城市,富有改革创新的家乡人们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为争创和谐社会经济强市而努力奋争。
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民共同高声赞美家乡,赞美家乡的现在,更加赞美家乡的明天....
作者简介:
周遵环,男,抚顺矿务局退休干部,1970年部队服役,1979年退役到抚顺矿务局至今。作品多发表于《抚顺晚报》。获得首届中国历史建筑保护文学大赛金奖提名奖;全国桥梁建设文艺大赛三等奖;沈阳散文书法大赛二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