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一刀
文/袁胜敏
秦一刀是小镇上的屠夫。秦一刀姓秦是真,名一刀是假。因其杀猪技术高超,从来都是一刀让猪毙命,时间长了就得此浑名,真名反倒没人叫了。他十五岁时跟着师傅学杀猪,当时正是人民公社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两年过去,社里的猪杀完了,他的技术也学得差不多了。没有猪杀,他又被安排到地里干活儿。有时,趁队长不在,他就拿树枝在地上画猪玩,边画边想:啥时候能有猪杀呢?时间长了,技术怕荒了哩。
秦一刀是个猪痴。为了练杀猪技术,几十年了,他有猪杀猪,没猪杀就研究猪。研究猪的骨骼,猪的皮毛,猪的种类,甚至猪的声音。没事时,他就倚在猪栏边,手上拿着一根带枝的树叶喂猪玩儿。时间长了,秦一刀从猪圈边路过,猪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会趴在栏上,嘴角吊着哈喇子,朝他哼哼。秦一刀指着猪头说:“不用哼,过段时间宰了你。”媳妇儿听了说:“你这人,爱猪,又要杀猪,啥意思?我不许你杀我的猪。”猪是女人养大的,秦一刀知道女人跟猪有感情,摇摇头笑了:“自家猪自己不杀,让别人练技术挣钱哪?”有个二苕当着秦一刀的面说:“杀猪没球啥技巧,一刀递进去 ,然后把毛刨干净分成块儿就行了。”秦一刀大为光火:“既然简单,你来试试?”年轻人嘟哝着不敢上阵。一会儿,一头猪被刨得光光的,白白胖胖地趴在门板上。秦一刀把刀递给年轻人说:“卸腿最简单,你来。”年轻人接过刀,就在猪后腿上一通割和砍。过了十几分钟,猪腿还顽固地坚守在原位,地上留下星星点点的骨头茬儿。猪的主人也很生气:“连最简单的都搞不定,还胡球吹!”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把刀还给秦一刀。只见他用刀迅疾地在年轻人动过的猪腿前方画了一个弧,关节凸现,又用刀尖在关节处轻轻一点,猪腿就利索的卸下来了,前后不到两分钟。接着卸了另外三只腿和猪头。又噗噗噗地剖开猪的肚皮,小心翼翼的把猪的五脏六腑分别取出来。再把整片猪肉挂在楼梯上。咔咔咔,经过猪的脊髓骨与刀锋的一阵激烈撕咬,整片猪肉一分为二了。主人把两片肉分别称了称,奇了:两片猪肉只相差四两!
秦一刀还有一绝。不管什么种类的猪,不论大小,只要打他眼前一晃,他就能猜出猪的大致重量。如要让他蹲下来抚摸一下猪,他的猜测就与实际重量相差无几了。开始,人们不信。秦一刀就说:“不信我们打赌,如相差两斤开外,我给你买一斤酒,两斤以内,你给我买。”结果,当然是他赢了。他喜滋滋地拿着酒拉着这人一起上他家喝酒去了。时间长了,也没人跟他打赌了。秦一刀就这样在与猪相关的事中快乐地过着每一天。
作者简介:
袁胜敏,男,1976年生,湖北省竹山县人。湖北省作协会员。从事乡村教师十余年,现供职于县文体新广局。自2008年起,集中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滇池》、《当代小说》、《特区文学》、《椰城》等刊物。曾在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