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偶记
文/谢建林
拿着相机,晒着腊月的太阳,我在小区和小区的附近转悠了一圈,优游尔休矣,顺便拍了几张照片。
小区6号楼前的空坪上栽着的两排梧桐树,叶子早已经全部掉落了。“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裸露着枝干的梧桐树,没有了“菶菶萋萋”的样子,两行梧桐树中间的休闲地方,原来安放的核酸检测设施还留在那里,但是现在它算是已经废弃,至少是闲置了。原来用红色的隔离警示带连着的落地立柱,现在有的还被隔离警示带两两连着,有的则不再被连着,它们零落得不象曾经的规整严肃,甚至可以说是歪七八扭,一根立柱斜靠在它旁边水泥座位上面的木板边沿上。地贴提示牌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了。
图1:暂时被弃的核酸检测室。一根立柱斜靠在旁边水泥座位上面的木板沿上。
两个核酸检测室,登记窗口和检测窗口都被关上了,没有了原来排队热闹的场面,冷清清的。
靠西的核酸检测室,外墙西面上的登记窗口右侧,用红纸打印的“学生专用通道”六个宋体字,还黑着脸贴在“重要通知”的右旁。“重要通知”是用白色的A4纸打印的,它告诉居民朋友因市里的“核酸检测和出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结果政策调整,即日起我镇社区内核酸检测点合并到社会面点位”,同时列上了东区和西区各三个社会面点位的名称以及上午下午的检测时间,该通知最后也没有落个款。检测窗口左侧,贴有一张“温馨提示”,提示居民根据新的疫情政策要求,本社区中如出现十混一情况,涉及人员的健康宝不显示核酸检测结果,将收到疾控部门发送的信息,相关人员需要持短信到有关社会面点位进行单管核酸检测。
靠东的核酸检测室,登记窗口左侧贴着“检测人员公示栏”。检测窗口右侧,叠起贴着“温馨提示”和“重要通知”。其内容跟靠西的核酸检测室贴着的一样。
核酸检测室离北门口不远。靠近核酸检测室的北门口直通路的西旁,安放着社区直饮水的设施。有人在那里用桶装水,提回去煮饭饮用。
小区7号楼一单元的楼梯口,没有戴口罩的一位男士,他的一只脚踩在台阶平台横着的护栏上,左手跪在左腿上专心地看着手机呢。阳光从他的身体左侧斜照过来,温暖着他。
北门东侧的过道上,贴着“防疫‘三宝’:扫码 测温 戴口罩,出门样样不能少”的宣传牌。这块宣传牌仍然立在过道原来安放帐蓬外的西侧,三年了一直未动;而帐蓬的档风帆布和支架却被收了起来,过道则显得宽敞了许多。这时候,戴着口罩、被冬装包裹得严实的男士骑着一辆红色摩托车,见有人出小区他先停了下来,之后才缓慢地开进小区内。
一辆快递车行驶在小区东侧的公路上。小区东侧的另一个小区,它的西门开着,西门的上方赫然贴着“外卖进入必锁车”的白纸黑字的警示条。铁栏杆的门墙上,挂着“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禁放规定的偌大一块宣传牌。
树影被照在小区的南面围墙上,构图简洁,斑驳虬曲,像一幅水墨画。位于小区南面隔一条马路的某家园北门口,原来用于防疫的帐蓬也已经被撤除了。其北门清爽了。
图2:树影被照在小区的南面围墙上,像一幅水墨画。
据说原定去年12月应该完工的小区西广场改造项目,至今还没有竣工,灰色的地面砖被码在那里成三堆。广场西北两面外的围板,仍然围着广场,挡住了广场里面施工的杂乱场景。广场里面,没有一个工人在作业,一位小孩子在坐着翘翘板,似乎是他的爷爷奶奶,陪着他一起玩耍。
这时,从地铁站开出的列车,在楼房旁边架起的轨道上穿行,疾驰而去。
回到小区北门。6号楼下的果蔬超市,现在不用扫码就可以随意进入。店主说:“这个时候,还扫什么健康宝!”于是,我顺脚进去,买了豆腐0.89斤3.12元;菜心0.84斤6.3元;快菜1.15斤6.32元;青蒜0.63斤2.2元,然后用支付宝扫码,给超市支付了17.96元。各色时新菜蔬、肉鱼蛋米等等日常食品,超市里面一样不缺,应有尽有。当问及超市什么时候将关门放假回家过春节时,店主说:“我们要很晚才会回去过年。”
阳光如常照耀,不为喧嚣牵累;树影随时换姿,却因虚幻成美。生活似乎恢复了它原来的样子;它似乎又有了新的不同的样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