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204
狄仁杰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读神探狄仁杰
- -兼读《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给他看了“一物”,使其哑口无言》有感
武周人物当说仁杰,位极人臣刚正不阿。
无案不破人称神探,公正无私无一冤者。1
面对武曌敢于直言,诤言劝谏力戒男色。
一生带有传奇色彩,彪炳千古声名显赫。
注:1.一年之内一共断了7000多宗案子,而且居然全无冤案。

读狄仁杰与武曌
- -兼读《武则天和狄仁杰是何关系?在狄仁杰遗物里发现8字,暴露二人关系》有感
大周当说君臣二人,1治国安邦勠力同心。
一个看重委以重任,2一个辅佐极其忠贞。
凡国大事无不与其,共同相商然后定音。3
关系亲密虽有流言,4然却清白十分纯真。
注1.君臣二人指武则天与狄仁杰。
2.指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提拔为宰相,是唐代武周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
3.指在选用张柬之为宰相的事上再三征求狄仁杰的意见。
4.“朝堂之上,与卿推心”。这是武则天写给狄仁杰的话。这八个字真真地将这君臣二人的关系暴露无遗,他们是难得一遇的知己,他们同样来自山西,还都是大器晚成,六十多岁才走上了人生巅峰,处于花甲之年的两人为了黎民百姓共同努力,为了天下安定花费心思。

历史评价
阎立本: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蔺仁基: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