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莫斯科红埸(访苏之一)
文/魏少华 诵/淡淡的茶香
三十年前的 1991年9月中下旬,我随团去了前苏联。当时的苏联,正处于解体前夜,它正象一艘巨大的战舰航行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上,四周恶浪滔天,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我们下了飞机,便急怱忽地赶往住地。在大巴车上将就了面包加矿泉水的午餐,因为下午安排的是参观莫斯科红场,没时间去餐馆。赶到宾馆才得知,红埸因“闹事”暂停开放。

第二天去了红场,这是旅俄首要安排的第一个参观点。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始建于16世纪初,当时是一个大的交易市场,后被沙俄皇帝开辟成广场。走进红场,才感觉大名鼎鼎的红场与脑海里的印象不一样。
进入红场口的道路凹凸不平,地面全是用花岗岩石砖镶嵌而成,路面下沉形成很大一块洼地,花岗岩石块之间有宽、窄不等的较深的缝隙,路面上还留有数处几百年前马车车轮压榨磨损出的车辄旧痕,导游告之,这是政府专门让留下的历史印记。让人们看见马车扎碾出的痕迹,方知是原汁原味的老物件。在来红场前,导游便告之女式禁穿高跟鞋,男士也不要穿皮鞋,防止将鞋跟硌掉。当时,我们窃笑导游夸大其词,但到了现场果然看见中国游人中有女士手中提拉着被硌掉后跟的皮鞋,穿着袜子咧着嘴在地上高一脚低一脚艰难地行走。导游指给我们看别人的囧况,以显示她的预见之明,她引导我们从专设的人行道上进入红场。

红场的中心地带是非常平坦的,它虽然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大小,但它周围的古老塔楼式建筑群,却令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红埸是因为克里姆林宫的高大红色围墙而得名。地面仍然是花岗岩方砖舖设而成,但破损的石块已全都换成了新石块,石块之间的缝隙也被填充平整。
红场的西面是克里姆林宫近20米高的宽厚的红墙。克里姆林宫~苏联的中央首脑机关,过去是沙俄的皇宫,里面有三处高大挺拔的塔楼建筑物,古朴典雅,庄重华贵,互相辉映,矗立在天边,衬托出这个首脑机关的非凡气势。在红场的南面有一个始建于1547年的半圆形平台,这是当年沙饿皇帝宣读昭书的地方。平台后面是圣瓦西里教堂,是为纪念伊凡四世扩疆拓土而建。教堂风格独特,由九个洋葱头式的塔楼组合而成,高低错落,色彩斑烂,形象生动有趣。

红场北端有处红砖银顶建筑,始建于1872年,一百多年过去了,但它依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尤如新建成一般。现在是莫斯科国家博物馆,它里面的展品涵盖了俄罗斯上千年的历史。
在克里姆林宫还有一个天使长大教堂,始建于1505年,这是莫斯科历代大公的陵寝,安放了彼德大帝之前的46位沙皇遗体,这些巨大的棺材镀金镶银,一排排成列着。沙皇们生前享受荣华,死后却都不去修建大型陵墓,比较简朴地将遗体集中存放在教堂,不占用土地、大为减少花费的节俭葬习应该值得肯定。
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外是苏联的国家公墓,沿红墙底部边沿安葬着苏共在革命斗争中牺牲或病逝的重要领导人,或者是著名科学家、文化名人,还有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少校。斯大林死后,也曾用水晶棺盛殮安放于列宁的水晶棺旁,八年后的1961年10月被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下令,将斯大林遗体移致红墙下国家公墓里安葬。我们去参观这座公墓,见到了用大理石雕刻有斯大林半身像的墓碑。最威武雄壮的是朱可夫元帅纪念碑,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腰佩指挥刀,立身站在马磴上,目视前方,正在运筹如何冲破敌阵。在这块墓地的西南头上,是无名烈士墓地,有全幅武装的士兵持枪守卫,在墓地中心有处长明灯,一年四季白天晚上都燃烧着烈烈的火焰,为纪念二战中为保卫祖国牺牲的成千上万的无名烈士。我们到墓前脱帽默哀,还看见有青年新婚夫妻携手向无名烈士墓地敬献鲜花。

然后,我们进入列宁的陵寝参观,这是今天的重点项目。列宁的陵寝分为地面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地面上是用红、黑两种大理石修建的纪念馆,里面存放了列宁生前的遗物和资料文件,经过一条近百米向下的深而窄的通道,到达列宁的水晶棺旁。列宁的水晶棺停放在墓室的中央,有一束光亮从上而下地透过水晶棺照亮列宁的面部,他看上去安祥而沉静,与我们看到的画片的模样一致。他病逝于1924年1月21日,他应是历史上第一位用水晶棺存放遗体供后人悼念的伟人,他在那里静静地躺了67年,历经苍桑,世事多变,他却全然不知。当时列宁的身体尚存百分之十左右的真身,其它部分都是用其它物质代替的,且每年要花费很大一笔费用来防腐维护保养,所以很多次有人提议将列宁的遗骨迁葬它地,都被当时最高领导人否定。
我们排着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低沉舒缓轻柔的乐曲声中,围绕水晶棺缓步行进不能停留,参观的人群不允许交谈,不允许拍照,默默地瞻仰了列宁的遗容后,沿来路退出。

回到红场,绕过北面的教堂,走入了莫斯科最繁华的街道,今我们惊讶的是,街道宽阔的人行道上有多处站在櫈子或桌子上演讲的人。凡是有演讲的地方,都聚集了一大堆听众,周围有不少临时竖立着的如广告牌一样的宣传物品,写明着演讲的题目。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演讲者都是按照警察指定的地方实施演讲的,那些临时性宣传牌都是演讲者自制自带的。我们看到的演讲者大都是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他们有的穿着褪了颜色的旧军装,我们是在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里认识这种被称之为列宁式的军服的;有的衣着崭新的双排扣西装。他们胸前无例外地掛满了各种奖章,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荣誉和骄傲。他们激动地挥舞的臂膀,滔滔不绝地向倾听的人们讲述着他们的思想观点,随着身体的颤动,胸前的奖章互相碰撞着发出悦耳的叮噹声,时不时听演讲的人群中发出“乌拉!乌拉”的呼喊声,演讲的人会受到激励,甚至会热泪盈眶地带头呼喊口号,我们驻足而观,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总会被演讲者的真诚和炽热情感所打动,周围执勤的警察不允许外国人靠近,连喝带赶地将我们撵走。
回到驻地,询问我们同团懂俄语的同志才弄明白那些演讲者的原由。他们绝大多数是老布尓什维克苏共党员,都是二战中反法西斯保家卫国的英雄,胸前的勋章每一枚,都有一个带血的故事。他们带着勋章到市民中演讲,具有极高的可信度。他们庄重而严肃的演讲,主要突出一个主题:坚决反对分裂苏联,他们同样会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祖国的统一!

原来,在前几天的9月6日,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三个国家脱离苏联宣布独立,在国际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特别是国内的老布尓维克们,坚决反对,结队上街游行、演讲,企图阻止分裂祖国的可耻行径。头天他们在红场里、在克里姆林宫外游行示威,与軍警发生冲突,发生了流血事件,红场因此被关闭,延迟一天才对外开放。
从列宁墓参观回来,便目睹了苏联最真实最诡密的一幕。苏联曾是多么强大,被毛泽东主席称为超级大国第二,它也是一个超级的军事强国,但在那一场所谓的“橙色革命”中,这个超级大国也没能躲过劫难,从阴暗角落里卷起一股凶猛的暗流,恶毒地扑向统一的苏联。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苏联民众人心惶惶,许多工厂停工停产,昔日的自信没有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何处,人民将何去何从?曾经为统一的苏维埃奋斗终身的列宁,不知道了;在二战中浴血奋战的斯大林,也不知道了;那位骑在高头大马上,为祖国生死存亡而战的朱可夫元帅,也不知道了。
到了当年的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无可奈何地向全界宣布了解体,从此,一个统一的超级大国和强国分裂成了15个小国家。
2022年12月29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海岸诗歌金牌主播》《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