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海碧波写风华 续写绿色新篇章
(洛宁城事/雷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孟浩然笔下这淡淡平易近人的画面恬适亲切,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一种最原始的农家田园写照。然而,现实中的恬静乐土,田园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洛宁县天润果业生态庄园。年末岁首,沐浴着虎年的阳光,我们前往这里实地考察走访。

洛宁古志述:“永宁山抱水绕地宜竹。原野溪间,大半皆竹园”。洛宁拥有优质而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产业得天独厚,自古就有“绿竹之乡”的美誉。6000多亩的竹林既是洛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实现富民增收最重要的资源存储。
千亩庄园,万竹竞秀,各种生长葱郁的观赏竹高矮搭配、错落有致,与周边的自然生态植被组合成景,汇成一片绿海,简直就像是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这里不仅适合夏天来避暑,而且还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可以来打卡的地方,而且每个季节呈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春天,百鸟争鸣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夏天,新竹抽梢,青翠欲滴;秋天,天高云淡竹海茫茫,波澜起伏;冬天,大雪初霁,琼枝玉叶风光旖旎。浩瀚的竹海里藏着竹子生长的所有秘密,这里既是公园城市在乡村的表达,也展现了人们对生态宜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据介绍,该庄园的创始人是原洛宁县资深林业专家、洛阳北方观赏竹研发中心主任王梦飞。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洛宁竹资源保护与开发,积极推动竹产业发展,探索出日趋成熟的“南竹北移”引种驯化培育技术,收集、驯化、繁育40个春秋,矢志不移,有效保护和储备适宜北方栽植的竹种基因,为北方竹子发展提供优质的种源。
在引种过程中,他认真研读中国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古志书,结合现代林业资料,先后到北方的太行山,渭河流域的中条山、黄河流域 的秦岭、崤山、熊耳山、淮河流域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山区进行竹资源的外野调查,收集了能在北方地区推广的新品种。与其它植物类型一样,竹子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气候条件的深刻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主要气候因子往往会成为其良好生长的生态限制。基于此,他从中筛选出10多个表现优良的品种进行大面积繁育推广。


其主要品种有成都荣成竹、斑竹、鹅黄竹、飞黄竹、铺地竹及半散生竹唐竹等耐寒观赏竹,特别是金镶玉竹、黄秆京竹、黄杆乌哺鸡、紫竹、罗汉竹等竹类耐寒性和发笋能力强。为给竹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他采取了搭设风障、冬季加盖树叶等防风保温措施,以提高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竹子养护管理上狠下功夫,在栽植、浇水和施肥技术措施上严格把关,经过多年的努力,随着竹子地下竹鞭的生长,孕笋量增多,每年以20%的出笋量增加新竹数量,竹林景观发生了巨变。竹杆紫黑发亮的紫竹、黄绿相间的金镶玉竹、形如凤尾的凤尾竹、带有艳丽纵条纹的小琴丝竹……
如今,园里的地栽竹共有152个品种10万株,可以大面积推广,存活率、出笋率都大大提高,根系发达,大面积种植后,能在短期内郁蔽成林,苗圃起苗后再生能力非常强,剩余竹鞭又会长出新笋。近两年,观赏竹的销售额每年都在1000多万元以上。在引种繁育的同时,王梦飞还种植了栾树、香樟树、雪松及由国槐嫁接金枝槐等园林绿化植物,如今片片成林。春季新叶初放,满枝嫩绿,如枯木逢春,葱葱郁郁,显现生机;冬季枝叶落尽,袒筋露骨,更有一番诗意。很多专家慕名来到这里,纷纷感慨:想不到,在北方还能找到这么一片竹林。

在林下养鹅,在水里养鱼,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形成了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经过几年的摸索,王梦飞在实践中总结出“林-草-鹅-肥-林-池塘-鹅壮-鱼肥”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在当地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水塘养鱼,净化了水质。池塘水浇灌竹子,让竹子生长旺盛。葡萄树下放养了1000只鸡鸭鹅,竹子又成为鹅的饲料;白天将鹅赶到鱼塘里追逐戏水,采食塘边草类,晚上将鹅赶回鹅舍休息。这些散养鸡鸭鹅每天在葡萄地边“除草”边“施肥”,提高了产品品质,还能节省不少饲料成本,成熟后售价较高,也给园区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鹅舍中的粪便等养殖废弃物消毒后排入鱼池,带来丰富的有机质,起到活水增氧的作用。鱼吃掉水面上漂着的鹅吃剩下的草渣、草屑、鹅粪,既净化了水质,又节省了鹅饲料,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肥水养鱼目的。加之在林中散逛有较多的活动量,鹅蛋鲜美、鹅肉紧致,一点儿不愁卖。而鹅的粪便又能为竹林补充肥料,对其生长和提高抗病害能力有益。

通过林下养鹅把草就吃掉了,而且把草变成肥料,这样就促进了竹子的生长,也减轻了养鹅的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园采取的这种采用种植和养殖相结合新模式,就像一条生物链,互相补给,实现了种植、养殖双赢,为园区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王梦飞看到一天天长大的鹅开心地告诉记者。
他挖取姿态苍老虬曲、富于野趣的沙梨王培养栽培,沙梨王既是经济林,又是美化风景的上好观赏树,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他还将树下种红薯,成熟厚秧子及磨成的红薯粉渣喂鹅。基于竹子的缓苗时间都比较长,在竹子供给过剩、市场需求不高的情况下,他收储10万棵搬家式营造景观,一夜成林,百分之百成活率,不缓苗,不脱叶,谓之“移动的竹林”,加强竹林定向培育,保障供给。

保护生态要从孩子们做起,学校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地方,而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研学是课本知识的有效补充,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探索真理,得到更加多元多彩的发展。对王梦飞而言,研学教育日益成为中小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市场潜力巨大。天润生态庄园是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校外实践)的固定教学场所,为他们提供各类科普研学同样重要。
天润生态园还种植有美国黑葡萄、樱桃、车厘子、蔬菜及花卉,全部采用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通过网格化管理,配置了监控物联网系统,有效提高农场田间作业效能和农场管控能力。移步 生态园,附近有一个小水塘,但见一群群白鹅在水池里不停地振翅跳跃、引颈高歌,一派悠闲自在的田园风光。
在这里,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将课堂无限拓展,去感受、触摸真实的世界。通过自然观察,了解到竹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和竹子亲密接触后,引导孩子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行为习惯,让他们感受有根有节、中通外直、不惧艰辛、宁折不弯的精神。同时,真正领会“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境。

通过田园耕作、种植采摘、手工园艺、户外垂钓等沉浸式的研学方式,一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一面感受与自然链接的快乐与自由,真正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田园之美,让孩子们感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时,学生学到的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增强孩子们保护生态的意识,从而实现“玩乐炼身心、旅行开眼界、研学促成长”,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儿童能在美好的年纪开心自由的去探索感知世界的美好,健康快乐成长,这是平日里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为配合各学校的研学活动,该庄园还有针对性增设健身器材,更有利于开发大脑智力,做到全面发展,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庄园内大树参天、绿水荡漾、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高,森林覆盖率达90%,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为了让更多游客体验健康养生,还开展了日光浴、森林浴等多种活动,体验到身无压力,心情愉悦的生活状态。

悠然望远山,自在观风景,感受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气息,仿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归自然,将生活与诗意恰到好处地融合,弥补城市生活的缺陷。在这里,你还可以乘坐一叶扁舟,划划船喂喂鱼,围绕着湖慢慢的转上一圈,轻松而惬意,不失为一处返璞归真的心灵栖息地,尤其是春天赏桃花,看垂柳,别有一番风味。
整个庄园中还有2个标准卫生间,全是高配置,还专门设立无障碍卫生间,内有分别供男士和女士使用的马桶、洗手台及化妆台,水、电、网入户,空间充满干净与整洁,充分满足都市人的日常起居。“和中国国际竹藤中心合作,建设中国北方淡竹试验站,培植北方竹子群落,再现黄河流域竹文明,让连片竹海点亮北方版图。”这是王梦飞的梦想。但他也清楚,除了经验和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谈到下一步打算,王梦飞表示:将主攻绿化观赏发展方向,不断选育适宜的竹子品种,将竹生态、竹产业发展与推进科学绿化、开展生态修复、打造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拓宽乡村旅游客源市场,让来这里休闲度假的市民和游客享受到“醉美”的庄园生活,更好地体验乡情农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乡村振兴战略已经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王梦飞身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乡村发展新的律动。在奋斗的汗水中,在创新的脚步中,我们相信:农业一定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一定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一定能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相关链接】中国特色竹乡——洛宁,位于洛阳市西南方,距离市区67km。洛宁位于北暖带最南沿,熊耳山系,雄居其南,崤山拱卫于西北,中央的洛河盆地少风多雨,湿暖湿润,绿竹遍野,有现存纬度最高的淡竹林1024hm²。洛宁竹子栽培与利用已有4000多年历史,《山海经·中山经》描述洛河周边山涧溪畔多竹,《汉书·律历志》记载黄帝命伶伦在此取竹制管,开启了华夏音乐之源。洛宁淡竹竿高、节长、气清、篾柔,不仅是上好的编织用材,也是制茶、制药的佳品。筠竹制作的圆竹家具,古朴典雅,亦是制作高端竹制工艺品不可多得的良材。
20世纪70年代初“南竹北移”试种井岗毛竹、乌哺鸡竹、白夹竹等均获成功;之后从江浙等地不断引种紫竹、龟甲竹、金镶玉竹等观赏竹上百种,建立了中国北方百竹园。洛阳市北方观赏竹研发中心是经洛阳市科学技术局批准成立的企业研发中心,旨在利用当地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收集和保护黄淮流域竹类基因,建设“南竹北移中转站”,引进驯化亚热带竹类,择优繁育推广,为北方城市园林建设和乡村绿化助力;广植翠竹,美化环境,从而改变北方冬季萧条的季相。研发中心拥有“南竹北移”良种繁育基地67hm²,保存当地和驯化成功竹子品种125种。可向华北、西北提供抗寒竹苗。
欢迎到古都洛阳实地考察,选购北方观赏竹优良品种!
电话:13937956816 18736314165
邮箱:lygsz2019@163.com
地址:洛阳市北方观赏竹研发中心(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城郊乡崛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