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沧海之丰骨,立天地之威仪”。
连云港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港口城市,自古有“东海名郡”之称。连云港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且境内的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与遗址古迹相结合,置身其中,仿佛人间仙境。故连云港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
连云港景色以云和海为主体,开阔的山峭与之呼应,是连云港地标性建筑。自东晋、南北朝以来,连云港的山水文化,历来倍受世人推崇。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连云港的山水文化自承一脉,以独有的神韵,构筑起我们的精神财富。108景的生成只是连云港文化的冰山一角。作者本人也意在传承,景点也非一笔一诗勾画能出。只是其艺术性和文化性,可作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性的开发。而对于丰富风景区的内容和提升其文化与美誉度,对丰富旅游者的知识和阅历,提升旅游者的审美修养与环境保护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只有与自然重归于好,才能发现自然之美,感知诗意和人类心性,才能自然养成热爱家园,热爱河山。使自己的心灵受到大自然的滋养、抚爱与慰藉。让我们共同承担起守护家园的信念吧。
作者:葛庆军


个人简历
妙华,原名葛庆军。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连云港孔子学会会员。连云区星火诗社常务副理事长,巴黎文学社苏沪浙诗社副社长;孔望山诗词学社常务副社长;伊甸园诗社副会长;巴黎文学社秦晋诗社总编;中国红馆东方诗词监理。
海岛听涛
一
水碧天光舟自横,激流长向日初生。
三千重镇阵前破,十万大军垓下盟。
雷鼓移来啼铁马,雪花飞卷断银筝。
无非徵羽宫商角,难似风吹浪打声。

海湾击浪
二
明珠镶嵌碧波中,七岛缠绵景趣丰。
海气茫茫连万里,盐花朵朵映双瞳。
水烟拍岸惊涛破,风浪呼舟急濑冲。
长啸非关挥麈去,浩歌一曲掉头东。

海天一色
三
海天一色自萧闲,情话缠绵苏马湾。
引路银鸥偏向水,问津玉女不看山。
客来纵意沙滩上,兴至怡神日月间。
堪叹梦中无此境,犹贪醉里几人还。

小平观潮
四
愁云暮雨立江天,痛点无如九七年。
铁汉骨灰洒沧海,苍梧杨柳散寒烟。
随潮抱日见胸次,逐浪排空到目前。
凭吊小平雕像处,叫人怎不泪涟涟。

古庵竹林
五
往事悠悠涕古庵,老尼虽寿不如蚕。
更无花径绕僧舍,唯有竹林萦佛龛。
几度春前一当百,经年雨后二生三。
禅幽但得潇湘羡,境胜何输大海南。

船山飞瀑
六
三官顶上晒龙鳞,换尽层林岁复新。
漱玉珍珠九天碧,飞空瑞雪五溪银。
洞帘望岳笼芳树,千仞临流簇锦茵。
确信船山缘造化,安排佳境悦来人。

天门奇峰
七
冷落天涯阅世艰,是非功过任循环。
繁华看尽英雄去,隐逸只消云气闲。
乱石碧苔随料峭,寒松秋草自斓斑。
当初杨戬交兵恶,一戟分成两座山。

孔雀珠帘
八
溪声汩汩草纤纤,孔雀沟中挂水帘。
似玉飞花羞楚雨,如屏急霰笑吴盐。
得诗犹在清光下,来客均知瑞露沾。
化作琼浆流入口,绵绵逸爽是香甜。

上下龙床
九
渔湾我欲近龙床,多少神仙异姓王?
颜氏真卿书意气,春风绕指向篇章。
云来锦被谁先覆,水接银河自道凉。
相笑游人寻坐卧,不疑玉蝶戏周庄。

云龙飞瀑
十
田横刎颈怒天冲,五百忠魂化二龙。
素志岭头云渺渺,常年湍急水淙淙。
浑如雪练飞千丈,恰似银河下九重。
荒冢英名何止在,迄今依旧绕青峰。

三潭汲浪
十一
绿树阴阴绕锦帏,明光闪耀映清晖。
银瓶乍破跳珠溅,玉宇新添落雪飞。
勿讶湍流惊鹤梦,常逢山色羡云围。
霸王魂不江东断,应向渔湾伴爱妃。

延福古观
十二
钟鼎一时声若雷,任凭战火不曾摧。
似人奇石花中立,如鹤仙师竹下来。
敕赐山门虽有难,天生福地岂无梅。
平瞻水月今何在?东磊围屏观照台。

东磊石海
十三
囊括西游半部书,镜花缘内位高居。
神工自愧气难比,鬼斧深惭势不如。
容雨容风容岁月,或龙或虎或蟾蜍。
回眸武帝东临处,沧海滔滔正碧虚。

海上云台
十四
极尽苍梧浩浩秋,蓬莱方丈实难求。
东坡一笔青山在,太白当年明月羞。
知有时人迷佛道,岂无海客羡瀛洲。
声名四万八千处,不及其间结胜流。

石枕流泉
十五
遥望白气若浮蒸,齑粉跳珠两岸承。
响逐晚风惊万象,魂销秋雨乱三乘。
何缘水向山中去,难阻泉从石下升。
静听忘情浑欲化,唐朝长老唤沙僧。

灵山古刹
十六
青灯晓月照无明,朽骨凡身寺里行。
地僻偏宜僧伏虎,殿高未碍佛骑鲸。
十方愚俗懒开窍,八万法门勤拭睛。
此刹何妨成古刹,今情自是为前情。

神泉普润
十七
蓬莱不欲瞰飞舟,照壁雄虹千古流。
高穴云平开海眼,灵泉月近弄春秋。
仙缘暗渡人间苦,尘梦遥看圣处幽。
碧水无穷终未老,苍生难断许多愁。

巅峰远眺
十八
晓欲晨光雾霭浓,只缘生在最高峰。
一轮红日东方起,万道赤霞天际容。
魅力聚焦归海港,群情鼎沸自仙踪。
几时玉女抬头看,千古江山震我胸。

墨香小径
十九
曲径通幽泛墨香,草真隶篆两边藏。
颜肌愧瘦南飞雁,柳骨更惊北固棠。
况是名流书瑞色,却为胜境赋荣光。
百零四块天然石,好趁春风日月长。

仙山揽胜
二十
一揽朝阳震九寰,再寻沧海水云间。
倭奴穷计徒然洞,田况哀兵谢禄山。
纵使轻云逢大圣,何如好月伴渔湾。
人生能有几回醉,世上更无尽日闲。

怪石护园
二十一
九龙桥上故园薇,水蒋洞前悬锦帏。
偏觉不惊龟已化,始知相醉燕双飞。
尊师却以四时定,大圣无从八面威。
百怪千精何处问,那闻抚景几人归。
注:水蒋洞 即水帘洞。

圣湖塔影
二十二
独有千红是处裁,山光水色向天开。
钟声过耳潮初落,塔影横湖月正来。
但得轻风留我共,何须晓日醉云台。
始知画意情偏适,谁道诗心唤不回。

曲涧桃花
二十三
玉龙斜入锦屏山,两岸桃花梳晓鬟。
万丈青峰丹火染,千行嘉树洞天闲。
相将适意愁回首,独醉由心喜见颜。
无赖诗成朱墨里,多情人在水云间。

东方天书
二十四
诸师愚昧费难参,扑朔迷离蕴内涵。
空自时醒斜月下,云何会在古城南。
天书勒石可遥念,文物留宾岂洞谙。
每对岩崖应笑我,欲追诗梦尽成酣。

古庵品茗
二十五
朝伴清风暮伴霞,相安何处不为家。
古庵有意渡三界,龙柏无心斗百花。
方幸宜人生舍利,休嗟厌世具袈裟。
闻知此地如天上,也想缘杯糯米茶。

佛教造像
二十六
孔望山南地位殊,核心应在涅槃图。
慈航自古拔幽梦,苦海至今参客途。
犹见青牛函谷出,忽看老子梵天娱。
谁人不慕绝伦作,如此得神如此摹。

孔子望海
二十七
鲲鹏展翅踞高台,江海行歌任往来。
子美因风茅屋破,仲尼向日宇天开。
难移旷古达今志,虚负纵南横北才。
不着人间烟火气,自将胸次满尘埃。

二郎故里
二十八
裁锦飞鸾素月明,五龙口岸已无兵。
舟横千里乾坤见,门掩一庭今古情。
深讶春酲人未醒,早随晓梦鸟长鸣。
海西偏断啸天犬,遍地高楼被满城。

石室春风
二十九
石室春风与日咸,海天辽阔竞云帆。
知君已入芙蓉洞,笑我才辞佛手岩。
空见曼卿读书处,独怜明月向崖巉。
何人识得苍梧貌,一叶一花皆不凡。

曼卿读书
三十
花为书友石为棚,远水群山尽继声。
有意避人人愤世,无心题壁壁知名。
封泥醉里芙蓉洞,弹核秾桃石曼卿。
眼欲苍梧烟岫处,凄凄芳草伴残莺。

双湖泛舟
三十一
明珠闪烁浪飞舟,多少情怀忆旧游。
过眼画桥临塔影,翻空白鸟满人头。
但凭好景千回醉,略带相思万点愁。
莫道花开偏讶客,双湖烟雨最知秋。

古寺石佛
三十二
大元皇庆布清凉,法雨成霏胜境妆。
历代玻璃灯饮月,累朝梵呗鼓惊霜。
漫将净土凡心渡,故把菩提尘世扬。
六六金身凌秀壁,满城瑞色醉霞光。
注:石佛寺始建于元朝皇庆二年,元朝史称大元,清凉一意谓无上清凉,是佛的境界。佛家有云:入清凉境,生欢喜心。六六,石佛寺大佛金身海拨六十六米,含“六度六和”之意。

海岛如琴
三十三
荒岛悠悠石变金,景明不惧海风侵。
荣枯未减千年锦,岁月还如一把琴。
但看远帆惊雁字,何愁神道接龙吟。
披星犹钓稀狂影,夜夜波涛送好音。

黄金海岸
三十四
密林葱郁景优游,吸氧羁心第一流。
随意观帆横港外,纵情放桨散滩头。
金沙云拥烟波远,清浪鼓鸣风雨幽。
北戴河名非钓誉,南华吹梦满神州。

海岛神路
三十五
水畔鳞苔悬己满,途中雪浪道炎凉。
客来犹是入渔岛,龙去方知渡夕阳。
心远悲欢能避病,石分黑白失寻常。
单言忘我神鞭路,万念俱归秦始皇。

国魂永驻
三十六
枪似丛林怒似刀,将军血泪染征袍。
己传铁马擒儿辈,犹见冰河斩尔曹。
大义凛然匡社稷,忠魂清绝作英豪。
丰碑永驻雄千古,一一五师功最高。

雾吞双岛
三十七
雾吞双岛伴长堤,绿水青山尽是迷。
把酒听风沧海阔,扬帆踏浪白云低。
如无明月何妨晚,若不斜阳难辨西。
自笑他人沙里蟹,方知我也一身泥。

长堤环海
三十八
沧海横流望欲迷,蓬山日出引雄鸡。
龙宫不远正须道,天阙相通何用梯。
似梦腰身飞虎豹,如虹气势插云霓。
潮生碧落黄金岸,誉满神州第一堤。

城市晨烟
三十九
晨光涌动映朝霞,日出东方第一家。
石室仙人窥晓镜,云台玉女著春纱。
祯祥更觅屏中色,改革犹添锦上花。
铁路似龙通世界,高楼作柱密如麻。

西墅晚霞
四十
西墅晚霞沉夕阳,远山绿渚散幽香。
寒烟三面环佳境,沧海经年绕故乡。
影动千帆呼浩荡,声闻百侣共徜徉。
多情或忆渔村小,一醉蓬莱好梦长。

凰姑古洞
四十一
凤凰自是出黄窝,侧耳风闻故事多。
文帝征东曾在此,龙床过客又谁何?
忽惊马面阎王咄,始见猪头八戒哥。
仙子终难皇古洞,情知留韵我吟哦。
注:文帝,李世民谥号为文皇帝。

金圣禅寺
四十二
背向东溟渡一方,三千世界阅沧桑。
波涛己远金乔觉,圆寂时为地藏王。
历尽悲欢终有果,几经生死更何妨。
游人最好开心境,此处尤宜做道场。

古寺新宇
四十三
法起逢春绿上阶,老僧踏雪易薪柴。
虽无勘破四禅定,有幸参同千佛斋。
夜呗固知怜尔意,晨钟顿觉动人怀。
谈经论道于今事,欲证诸天万世谐。

苍海浴日
四十四
夸父如期出港湾,朝阳依约海天间。
苍梧细柳千年在,青野桃花一夜攀。
携酒登临惊福地,涌金恍惚入琅环。
知谁还恋东瀛月,独我痴迷北固山。

衹林银杏
四十五
迈步中云崇善寺,衹林银杏接天阶。
威仪况复惊双目,风韵犹然震六骸。
欲画奇姿何易尽,将书灵气断难皆。
一千二百多周岁,传至青州出了淮。

秋山红叶
四十六
云台隧道织丹霞,秋色寒风景更嘉。
十里绛烟迷醉目,一山赤锦压黄花。
欢呼游女林间坐,喜见高僧岭上爬。
独把峰青铺作烛,谁将丛绿染成纱?

遗落藤花
四十七
冲积平原古有遗,诸曹南部最神奇。
无名草木何来冢?没字残骸易断碑。
难见海洋生物骨,不愁村落绝尘犁。
龙山文化知农业,斗转星光现奠基。
注:奠基,连云港龙山文化发现的奠基坑。

荒祠春会
四十八
汉史流名孝妇祠,中原引得故人思。
一时万里依禅道,历代诸贤积善资。
乱世浮沉经霹雳,残冬芳岁壮旌旗。
匾悬金字山门设,春会已欣谁不知。

云护天门
四十九
万佛千神似我闲?天门只在火锅山。
烟虚日出玉皇阁,风定月明仪宇寰。
老眼留连空翠下,此心轶荡水云间。
自从熟读西游后,不厌同仙换一班。

大圣佛像
五十
八面威仪照海庭,光阴散漫四周星。
甘将鬼怪惊无路,为保唐僧取一经。
花果山中舞花果,仙灵殿上斗仙灵。
不闻云起再雷动,唯见风吹雨打萍。

玉女凇花
五十一
悟空闹得簿功名,玉女持桃笑脸迎。
上界乍离终化石,尘寰一落更倾城。
便纵岳势惊幽梦,怎免天心动客情。
试问远游谁胜地?何如移步至仙瀛。

幽谷碑篆
五十二
杳在云台狮子岩,书工胜绝赫然嵌。
任由横黛峰青竹,何碍喷珠水碧杉。
虚步尽迷思五柳,诗囊方喜已明监。
神光绕壁容为异,碑篆倾人气不凡。

石猴齐天
五十三
爱此玲珑出自然,江流千古更弥坚。
云深雾绕临峰顶,月落花飞笑九天。
貌似神猴观四海,心如止水羡诸仙。
守门何必苍梧外,于我情逢玉版笺。

仙桥霁雪
五十四
云台山上聚仙桥,洗尽嫣红别样娇。
芳草连绵窥晚照,绮霞缥缈出灵霄。
时闻浊浪疏钟咫,忽见寒岩飞絮飘。
自在游人闲自在,逍遥佛子乐逍遥。

女娲遗石
五十五
苍生苦患恸娲皇,玉女峰前冷月光。
炼石谁疑真境界,擎天岂有臭皮囊?
正伤秋后寒晴翠,堪叹时乖远晚香。
相逐穹枝怒霄汉,更随雅集啸山岗。

八戒袒腹
五十六
东磊穷幽年复年,龙王庙上自酣然。
清风侵梦千秋醉,露乳开胸一怪仙。
八戒石迷来往客,三元宫耐有情天。
诸师皆被诗收拾,而我才逢此命篇。

花漫月牙
五十七
日射沙滩顿撼波,物华一片月当歌。
已忘寄迹蔷薇岛,时梦同游站引河。
入境流连芳草地,因风飞动黑天鹅。
有花几见狂蜂去,随处欢欣随处和。
注:月牙岛又名蔷薇岛,东至站引河。

虎峰夕照
五十八
朐阳一卧守沧溟,身化苍山毛化屏。
霞染虎峰飞彩凤,岚浮云野舞流萤。
丹崖夕照金笼柳,明月长空玉锁亭。
独步登临虚万象,余生不惑立天庭。

双龙神泉
五十九
风雨愁来也泪垂,秦东门外易扬眉。
乾坤倒挂疑明镜,云雾深藏尽翠帷。
醉墨双龙泉有我,狂歌一枕月无谁。
每逢人结闲吟客,试问当初可立碑?

玉皇香会
六十
猿声鹤起几时休,凤顶云吞万古流。
玉帝年年年会喜,风尘事事事关忧。
有僧岂断菩提树,为客那堪不系舟。
试问前山门立柱,可知世上许多愁?

古镇城隍
六十一
龙兴未艾话咸淳,法雨非凡慰释人。
罄鼓三秋虔万里,山风一夜敬诸神。
可除隐念今无虑,不厌斋心昔有尘。
闻说城隍游庙会,海州父老往来频。

碧霞香火
六十二
凤凰山望尽成空,沧海惊涛浪不同。
新露归依甘露寺,灵霞栖息碧霞宫。
无边香火垂残月,满目寒烟历晚风。
每忆前朝亡国恨,神台时现涅盘中。
注:神台时现涅盘中,是指碧霞宫王和尚在神台上舍身抗日。

松石馆藏
六十三
春风一枕伴青眠,板浦于今昔已烟。
天下事归千古梦,读书人爱镜花缘。
疏狂尘世奇文卷,荡涤江山巨砚篇。
皂角树高依旧在,新街名巷即门前。

海陵涌潮
六十四
迈步听潮浪滚雷,烟波眼力莫教催。
开襟犹醉海陵韵,对酒已酣丰岁杯。
画轴何妨皆处处,西湖欲比几回回。
禹功笑忆当年事,肩负车推凿出来。

东海温泉
六十五
鲧归地下化龙鸣,翻滚热流谁不惊。
举世羡君雄洛水,众人醉我胜华清。
宛临仙境九霄入,如上瑶池万象倾。
海角天涯蜂涌至,一为保健二为情。
注:东海温泉,又名羽山温泉。相传大禹父亲鲧因治水不力,被杀于羽山脚。

峰山陵园
六十六
安峰山雨泣陵园,自古青松伴国魂。
况复群雄不息暖,依然一笑尚存温。
抛颅洒血焉无史,沥胆披肝果有痕。
铁马金戈俱往矣,功高百世佑儿孙。

海岛夕照
六十七
漠漠寒烟震九垓,涛声似虎决云开。
白鸥寻遍无人语,孤岛惊闻入夜雷。
谁见青天飞鸟落,不过夕照浪花回。
凝神总向红旗处,时现英雄王继才。

神台造像
六十八
一抹云烟共彩霞,两仪缥缈蕴精华。
三秦雁落寒潮壁,四海鸥飞夕照槎。
五凤城兴逢造化,六神台始煮丹砂。
七星点缀伴风雨,八面流连岁月赊。

千古石棺
六十九
神山脚下草逶迤,秋月春花无尽期。
直欲三杯能得句,何曾一步不传奇。
惊天荒岭藏仙骨,绝世石棺埋玉姿。
政府忽闻逢宝地,招商片刻未迟疑。
注:大伊山,时称苏北第一神山。

徐福故里
七十
金山此去恋东虚,后世何劳赵朴初。
万里沧波空浩渺,千秋乡梓正清疏。
身倾仙药梦长远,心系楼船意自徐。
鹏翼碑前慕题字,朝来也学鼓冲书。
注:徐福故居遗址,祠南立有彭冲和赵朴初题字的两块石碑。

石棚试剑
七十一
男儿有志敢鸿图,伏虎降龙大丈夫。
试剑堪称豪杰不?挥戈但见古今无。
石棚山上舞千卷,东海云边饮一壶。
天下三分功自在,何须王气出苍梧。

玉兰护观
七十二
玉兰何必问苍茫,至此堪称永寿王。
勘破娑婆时郁烈,添新古观日同光。
凭谁赋就千山月,不及花开一段香。
休说蟾宫素娥面,浑身丽质勿须妆。

雄关飞雁
七十三
海断苍梧浪绕湾,寒云堆集雁门关。
涛声压倒西风客,蜃气同参北固山。
半卷葱茏随处散,无边掩映为谁环?
放飞点将台前意,明月征鸿天际还。

云宵点将
七十四
俯伏墟沟镇八方,悬崖胜境向苍茫。
秦宫汉阙今何在?书史词林尚可藏。
不尽情怀惊造化,无穷岁月识时光。
封神点将尔曹事,台上管他谁帝王。

狮岭碎石
七十五
云台碎石漫山眠,水洗泥偎伴野烟。
大圣冲冠何自此,二郎逐犬已从前。
滔滔沧海坐听浪,莽莽乱峰高入天。
数点春红方远近,一轮明月又缠绵。

黄谭香火
七十六
云飘香绕数清秋,百谷苍茫鸟未休。
玉岭古今横碧海,黄谭庙宇枕龙头。
由来疾苦山中破,何况时危眼底收。
二圣慈仁言不尽,雁门关隘月如钩。

猴王望海
七十七
三十六峰皆有灵,一花一石入丹青。
海连妙趣远帆漾,山拥清风夜月荧。
枕顶猴头明锦绣,收波眼底响苍冥。
偏宜豹隐何妨雪,不厌云台日与星。

空中花园
七十八
耸立苍天动旅魂,宜仙易道羡王孙。
重峦惜日云边翠,流水偷光石上痕。
正好游春寻大圣,何妨感物识承恩。
精华所在蓬瀛地,向世敞开东海门。

云天飞石
七十九
蚌壳满岩虽有删,乱云深处绝尘寰。
雾开果见英雄泪,松隐空悲雪浪斑。
采采采来海州句,飞飞飞落吕端山。
春风涤荡百花后,闻说多情天地间。

悬崖万丈
八十
乱石欲崩难鸟来,引藤缠索向谁开?
自生万丈阎王鼻,遥对千秋点将台。
知有行人惊破胆,岂无瑞雪共新梅。
苍茫已散浮云梦,一握青天震九垓。

经书万卷
八十一
沧海滔滔世代流,经书万卷读飞舟。
柳河情共唐僧事,云梦心随楚客游。
大意但悲文藻湿,纵横全在画屏留。
问谁勘破其中妙,独自春来独自秋。

文笔蘸海
八十二
文昌斗酒万云奔,失落人间笔一根。
造化生成时骋目,须臾吟对欲销魂。
浪花研墨江山绘,柱石挥毫日月存。
藉以芳菲登峤道,苍龙自跃到天门。

板浦秋园
八十三
秋杰齐名查日坤,心随四海故相喧,
纵横南北成双壁,罗列丹青不可言。
明月凄迷何入梦,落花惆怅几销魂。
肠回抗战岂无恨,泪泣江淮第一园。
注:秋园,位于板浦古镇的南郊,是江苏近代淮北第一名园,与天津塘沽盐业巨子查日坤建造的水西庄园林并称南北双璧,民国时期国民党两淮盐务管理局长缪秋杰所建。

古泉石刻
八十四
古泉石刻撼东瀛,千载岩栖辣眼睛。
犹共春波星聚落,好同秀色鸟飞鸣。
凝神翔凤已高远,举步游龙未缓行。
归意那堪迷妙笔,别情况复见深情。

太白听泉
八十五
万籁无声惜细流,金牛顶北意迟留。
遥看云影浮沧海,静听清音响晚秋。
太白放歌能有几,苍梧邀月自忘忧。
可怜一片倾心者,相对鸣泉叹不休。

沙僧看场
八十六
青山慕我也成名,浩月深知世上情。
佛海茫茫尘事了,白云渺渺渡生平。
何妨随意春芳歇,正好长歌玉树荣。
浑不去留天地外,自能寒暖立东瀛。

秦门石雕
八十七
秦门立石为谁开?鬼斧神工亦妙哉!
千古已闻虽海宇,八方相告独云台。
莫非早有丝绸路,如此能无御世才。
报以风光新岁月,而今更似小蓬莱。

海浦观鱼
八十八
沧海茫茫接九津,东风暗卷浪无垠。
成群云翮偏兼翼,作队游鱼共比鳞。
晓日晴分花气重,秋潮影碎岁华新。
波间亦有蛟鲸宿,千载渔湾自可亲。

长涧穿越
八十九
沙涧葱茏向岭横,倚林禅寺暮烟生。
山僧举首踏云去,海客折腰徐步行。
但见夕阳无限好,忽逢流水不胜情。
至今未忘宿城处,人面桃花相送迎。

吕母屯兵
九十
天凤元年海曲旌,两河险塞暗屯兵。
干戈激荡风雷急,烽火纵横日月惊。
为母则刚呼秣马,因官之拙斗连营。
登高叹息怆然处,把酒何如唱太平。

海州城隍
九十一
昏天黑地梦城隍,好歹已知他姓王。
酣处得诗凭法力,醒来挥墨愧毫光。
且谈冥吏论功德,漫说仙官择栋梁。
万事千般体民意,方能化境断阴阳。
注:得数梦赠诗,醒来全无记忆。以梦述之。

田横故垒
九十二
乱世男儿乱世秋,英雄至死未低头。
汉家得势已称帝,海岛无声不见侯。
一片浮云俱往事,几番明月复高楼。
田横错在迷心志,五百条人血白流。

海州碧霞
九十三
广袤灵宫独一尊,霓衣罗袂艳昆仑。
娥眉挑处星河断,玉指点时天地存。
顿觉古今喧里巷,分明福泽满乾坤。
碧霞仙子也牵线,了却人间未配婚。

竹涧迎凉
九十四
降龙御凤势难收,翠竹连绵孔雀沟。
一岭横来临涧水,四时不减入山幽。
近林何必七贤句,随地常如六逸游。
消得红尘万般虑,亦无烦恼亦无求。

塔山古道
九十五
斜坡难见石阶平,多少沧桑砥砺行!
随处断痕随处路,满山叠翠满山荆。
曾经海右共游地,依旧人间不了情。
对景谁怜辛弃疾,风声夜半拨连营。

高崖梳头
九十六
沧海无波似镜寒,溪云谷石倚危峦。
还同绿树披星斗,每逐飞花引凤鸾。
晓梦西施常独卧,晨光苏小共谁看。
妆成我亦迷于此,天上人间足以叹。

北固远眺
九十七
遥看旭日醉云烟,沧海滔滔永向前。
谷口斓斑魂梦锦,潮头变幻雪花笺。
未逢离乱弹长剑,谁惜英雄咒逝川。
北固山悠宜远眺,一樽还酹问青天。

灯盏奇观
九十八
山脊平分狮尾坡,高悬镜石起巍峨。
自怜神物固然少,真见奇闻不甚多。
明月千秋惊有恨,宝灯一现断无魔。
逍遥海岳从人愿,傲睨阴阳奈尔何。

滩涂火苗
九十九
连天卷地亦奇哉,跃上中央电视台。
往昔无名饥腹物,而今有用富赀财。
几番彩仗招人醉,一片红云向日开。
最是秋风呼大浦,明光火烛染蓬莱。
南山长城
一百
无边冷月倚青松,不尽残星忽一逢。
菊放南山深落木,风生沧海起飞龙。
秦东门外惊方丈,镇远楼前梦九重。
莫对长城嗟往事,总归狭路有仙踪。

虎窝花海
一零一
顾氏何输石曼卿,山中博得读书名。
虎窝异代威天地,花木终年醉海城。
翠叠画屏鸟低舞,香浮龙洞水长鸣。
放歌当有千重意,痛饮人间一片情。

二营古巷
一零二
往事云烟迹具陈, 海州风雨送征轮。
二营旧巷朝朝好, 多少高楼处处春。
改造工程良与世, 传承文脉惠于民。
治家未必老银匠, 教子当如孙立人。

蜘蛛奇石
一零三
马耳修真奈别离,缚龙擒怪尚须期。
去留肝胆尤多日,冷暖心情正好时。
西海岸居连夜斗,秦东门卫几人知。
腾飞锦绣山中至,尽往蜘蛛石上移。

吴峰望日
一零四
神仙一去断无还,终托皇封云水闲。
曙影经年天际出,宵声彻夜海门关。
鸟飞绝顶苍梧外,人在孤峰碧落间。
勿说奈何桥上事,鬼魂归宿是吴山。

夹谷遗风
一零五
一从夹谷起遗风,始觉中原万里戎。
冀北飞声多将相,关东走马自英雄。
何妨成败空余菊,依旧兴亡莫问枫。
几欲登临迷雁字,情怀只合老梧桐。

端木书台
一零六
晴空万里复东来,横翠浑无半点埃。
一笑塔山端木雨,重游子贡晒书台。
他乡迢递妙香共,此地分明胜境开。
小径壮行三百盏,闲阶羁客自徘徊。

马陵古道
一零七
情迷鬼谷事如烟,气势骁腾山海连。
多雨荒坟成大野,作泥枯骨化肥田。
交兵借问魂归处?鏖战怜谁血溅天。
孙膑计谋匡社稷,马陵道上斩庞涓。

磨山听松
一零八
江南鲁北靠磨山,造化由来不一般。
自古参他利龙脉,无人识得巧机关。
刻成文字能驱恶,疏导儿孙勿养奸。
长见峰头僧影瘦,已闻松下水声潺。

奉上陈圣余老师步韵诗四首:
圣湖塔影(次妙华)
陈圣余
一
许是灵山大手裁,接天常见五云开。
怀收宝气人刚走,脚系祥光我又来。
九级不攀留后步,一心惟仰叩前台。
风吹塔影澄湖动,明月如轮照几回。

曲涧桃花(次妙华先生)
二
东风一夜碧新山,十万胭脂点玉鬟。
莫道开无三日好,只缘为报半城闲。
霞飞天外惊红雨,香颤枝头挤醉颜。
娇艳由来欺国色,因谁流出锦云间。

古庵品茗 (次妙华先生)
三
十亩清风十亩霞,春林深处是谁家。
山前广厦如烟雾,眼底鲜衣说镜花。
火煮寒泉留俗客,云缠瘦竹晾袈裟。
我来佛地无他事,只为禅房一味茶。

石棚试剑 次妙华
四
郁州蛰伏为徐图,败走当年仅匹夫。
汉鼎虽归他处有,雄心岂可一时无。
兵招海上三千马,酒饮糜家十万壶。
提剑劈开生死路,龙兴长叫说苍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