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又红了
文/游生忠
寒冬的风霜与雨雪,已经化为云烟。春天来了,岁月的枝头绽出了绿意和新芽,原野上莺啼绿柳,春水日涨,阳光日暖,燕子也已经从远方飞回开始准备垒巢筑窝。
桃花又红了,朋友你在哪里呢?
我们有过美丽的邂逅,有过无数甜蜜的回忆,虽然长期天各一方,彼此能够心心相印,日夜相互牵挂,相处得那么和谐,友情上没有产生过任何的灰尘。但是,天下没有笔直的道路,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也应当正视磕碰的现象出现。
多雨的初春,灰蒙蒙的天空,无法望见远处的山水。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我闲暇时总会
情不自禁地思念起远方的你。多么想与以往一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分,与你轻轻地倾诉衷肠。可是,我又不敢轻易地打扰你,担心增添你的烦恼,另外你也可能不会理睬我。
管道久未疏通,便会堵塞;没有洪水,河流不会顺畅。钢铁是靠冶炼出来的,友情要靠风雨考验。交流,是朋友沟通情感的必然渠道。没有交流,怎么能够相互了解?
不是我太多情,也不是我太无聊,因为舍不得几十年的情感如一道飞烟,如花落水流。当然,你如果决意忘记过去的一切,我可以从此把友情珍藏起来,像在世间上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我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道理。
然而,我放不下你的寂寞孤单。谁叫你曾经是我的朋友呢?
静寂的春夜,有时飘着细雨。微微寒冷的风吹进屋里,蒙胧的灯火中,我依稀看见你独自坐在电视的荧屏前默默地发呆,有时你又站起来在小屋里徘徊……
我多么想化成一只小鸟啊,飞到你的窗前,静静地陪伴着你,或者给你几声轻轻的低唱一曲欢快的歌儿。
哦,朋友!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虽然相识几十年,相逢的机会很少,即使偶尔的相见,也只是匆匆地分离。别后的思念,是一种人与风筝一般的关系,远隔无数重山水的牵挂,比久雨不晴还让人愁肠。
前些天,惊蛰的雷声从天空炸响,万物从冬眠做苏醒了。大地上,百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百鸟也开始了快乐的欢唱。我们也应当在春风里,重启友谊的航程,携手并肩去踏芳草地,领略春光明媚里桃红李绿的美丽风景,在旷野上尽情地欢笑,尽情的放声歌唱。
朋友,你在那里呢?
可否听见,我远远的呼唤?
山乡的春天
日子过得真快,农历已经二月,明天就是春分了。
早晨起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云层很低暗,晨风微凉。因为还不到六点钟,街上没有人来往,偶尔有一辆摩托车或者拖拉机经过。鸡声起伏不定,楼房外听得见一阵一阵的鸟叫声,唧唧或者其他叫法的。
山乡是简朴的,清晨时空气无比的清新,宁静中有着亘古而悠远的清雅。它与繁闹的城市相比,显出不同的风格。乡村的春天,美妙得很难用形容比喻得恰当。
在一些偏远的乡村,还可以看见这个山岗,那个山坡,稀稀疏疏地散落着各种瓦房,木质的平房,打土墙的楼房,人们在各自的位置来往走动,鸡鸣犬吠,农家房屋前坪子的竹竿上晾着各式的衣服,谷棚上嗮着山上采来准备做米果的艾草,房前屋后种植的桃树、李树、梨树、枇杷的花都盛开了,红的,白的,黄的,远远望去,很美观。然而,这些对于住在那里的人们来说,是司空见惯,一点也不为奇。
走进这样的乡村,会令人想起陶渊明笔下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我的家乡古竹渡自然村,在205国道旁文川河畔,那里是另外一番的景象。河谷的两岸,都有一大片的田洋,南面是水东,西南是水西,弯弯的河流像一条洁白的纽带飘绕着,穿过鲤鱼滩,流向古老的村庄古竹渡,悠然东去。五里的山洋,两岸青山连绵起伏,河畔绿柳成荫,翠竹如林,炊烟袅袅,晨光夕晖中,白鹭翩翩飞翔。东南秀丽的石辇山与西北挺拔凌云的洋山(又叫文笔山)遥遥相对,使这个山乡显得更加壮美。在这春天里,每个自然村落俨然如一幅水墨的山水画图,桃李掩映,空气中飘逸着花的芬芳和青草那种清香气味。蒙蒙细雨里,放眼望去,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群与拔地而起的新村乡村鲜明的对比。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蕴藏着古老的文化,有千余年的古渡口,有“父子千总”的“武德第”,有古代隐士隐居的黄竹峰,有历经两百余年的古老书院,曾经繁华过的小街,百余年来曾经闻名永安、宁洋两县的古马学校,古竹渡客栈,老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传说,吟唱着唐诗宋韵……
乡村的春天,时代再怎么变化,它都像美丽的村姑,存在着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百草芳香,万木争荣,百花争艳,百鸟争鸣,春水汩汩,这些景象是千古不变的画景,只有乡村才有如此色彩斑斓的风景,只有乡村才有如此妙不可言的各种自然语言。在春天的气息里,清新的风和空气,自然界美丽而葱茏的生机,带给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丰收的希望。
是的,乡村肥沃的土地,飘逸着世间特有的韵味,它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儿女。
徜徉于乡村,流连那风光旖旎的原野,我想到,在乡村生长的人们是自豪的,也对于这一片土地情有独钟,一生眷念不已。每次回去家乡,每次想起家乡,我便会情不自禁地会想起我国著名诗人的诗歌《土地》中最后两句诗:“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简介:
游生忠,1957年生,号“文川山人”, 斋名“立雪庐”,福建省永安市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华诗词会员、福建省作家会员。在《文学报》、《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国内报刊杂志以及网络发表作品几百篇(首),著有诗歌、散文、小说等30余部著作,已出版诗词集《立雪庐吟草》、长篇历史小说《千秋雪》、长篇小说《追梦的春天》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