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过之后
文/王文琴

今天是我“阳”过后,第一次到户外锻炼。我选择散步,没有爬山,因为医学专家说,身体需半月才能恢复到正常。
躺平几日,感觉虚度了时间。写作暂停,这是几年来少有的情形。我出门梳头照镜时,猛然发现自己的脸都瘦了一圈。身体与新冠病毒单打独斗之后,专家所言的各种症状,在我身上一一应验。我在发烧阶段,没吃一粒退烧药,烧自然退却。体内就像风起浪涌,经历几天交锋,终于风止浪退。
我穿戴严实,沿着往日熟悉的山路缓缓前行。
今天是晴天,天空湛蓝,没有一缕白云。像一大片蓝纱,在高空绷紧,没有一丝褶皱。晨光耀眼,照亮山路。
山间寂静,沟底泉水流经之处,冰封的水面较一星期前,增厚很多。水不断结冰,热缩冷涨,就像摊在沟底的面团,在持续发酵。

阳光斜照,从山巅至沟底,慷慨无私的光暖,令人感动。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将我紧拥。顿时,我不由得热泪盈眶。因恢复晨练的激动,因光暖之手的抚照。金色的阳光洒满山路,恍若将经过葵花盛开的花田。人经历七日的煎熬,有浴火重生的感觉。又站到太阳下,深切感悟到:活着,真好!
山路空寂,人多窝家。山体、树木,统统安好。山间鸟多,喜鹊、山雀、麻雀、啄木鸟、叽喳叫个不停。冬天的山谷是留鸟们的乐园。
七日之隔,目之所及,周遭的景物倍感亲切。在山间行,空气清新,舒活筋骨,吐故纳新。人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能汲取到精神营养。现在的人,多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房间,缺乏地气。我在想,原木建造的房间,晚上睡觉,能闻到原木的天然香味。但是,现代人却痴迷于各种炫目的装饰材料。居住环境不接地气,对身体健康没有益处。

山谷间的各种留鸟,在心情欢快地鸣叫,翩飞嬉戏。尽管冬山凋敝,但我此刻觉得这与我都是友邻,让人心安。暂时失去行动自由,便知道自由行,是多么珍贵和重要。
缓缓前行,半小时后,因浴光暖,浑身感觉热呼呼。行至小坡道顶,我伫立片刻。右手边,沟底生长着一棵高大的苦楝树,像小铃铛一样的乳白色果实,悬满枝头。环顾两周的山、小土路、半山腰人家的齐整窑洞,感觉季冬景色凋敝,人安山静。

我在回想,这场与新冠病毒作了三年的防控持久战,给我们留下深刻而感动的记忆,改变了我们的一些日常习惯。“阳”过的人,都有一次铭心感受。自身免疫系统接受一次考验。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采用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将新冠病毒的毒性拖到最低程度。感恩所有在疫情防控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因有了千千万万的无私奉献者,才合力形成对抗病毒的牢固防线。
“阳”过之后,身体康复。让内心的感动化作行动,高效工作,争做贡献。闲暇郊游,欣赏美景。珍惜当下,开心生活。


作者简介
王文琴,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副主编。用文字记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