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里的母亲(组诗)
诗/杨骥
鸡毛掸子
小时候
调皮与贪玩之后
母亲的数落携同鸡毛掸子
就会尾随而来
屁股上的疼与痛连同
震出的泪水一道
啪啪 哗哗
长大以后
偶尔间的犯错
那根长不大的鸡毛掸子
也会在我的身上
磕出二三声闷响
只是没有了一丝痛感
如今那根不改容颜的
鸡毛掸子
静静地悬挂在堂屋的门背后
像一段躲藏的岁月
母亲的手早已够不着它了
我多么想再次被它轻叩或重击呵
无论一次 二次 三次……
电话那头
电话那头 母亲滔滔不绝地
讲述一些陈年旧事
有的已经重复许多遍了
她还是那样的意犹未尽
只有浑浊的咳嗽声
才能暂停话题
我在外地 与故乡相距遥遥
总是竭力寻找一些能使母亲
回忆起的旧事与人
引她唠叨或说话
母亲便不厌其烦地讲述着
很开心的样子
仿佛从来都没有孤独过
母亲
半辈子 母亲都在节与俭之间
算计着生活
节是气节的节
俭是勤俭的俭
而朴素的日子像盛水的桃木箍桶
滴水不漏
年近古稀 母亲日显衰老
已分辨不出新添得皱纹
电视的大声喧哗时常招来
隔壁孩子的埋怨
淘洗之后忘了拧紧得水流
冲不走健忘与糊涂
25W的灯光整天地亮着
像是给晚年指引着方向
黄昏来临之后
母亲的唠叨与自语
接踵而来
如同黑夜的内容
孤独是只胆小的鼹鼠
听不得人的声音
我又看不清你的容颜了
先是从几张发黄的照片上
看你:胖嘟嘟的脸 新月般的眉
黑亮的粗辫 青涩的浅笑
继而:素洁的短发紧抿着的嘴巴
微凸的颧骨 不易察觉的憔悴
……每年相似的清明节里
我总是把时间倒拨了
一圈又一圈
好让光阴回流
流向曾经的过往
那里有一种久违的温暖
失而复得
现在我只有从你遗留下的照片上
轻轻抚摸曾属于你的岁月
感叹生命的艰辛与简短
看着 念着 不争气的泪水
再次蓄满眼眶
哎 我又看不淸
你的容颜了……
丢下
母亲走了之后 丢下
已经衰老的父亲
还有我们几个在外打工谋生的
儿女
同时丢下疾病 清贫 黑夜
籍贯 几夲旧账簿 以及一些
零乱的眷顾
一张照片也是最后丢下的
追忆时常会在玻璃镜面上
尖叫着打滑
我在被母亲丢下的
旧时光里
触摸曾经的旧东西
那些物件像钻出麻袋的
尖锐利物
常常把一双手掌戳扎得
鲜血淋漓
我被一个至亲的人
丢下了很多年
而那个人却还在我的回忆中
神态安详地居住着
至今也不曾丢下……
作者简介:
杨骥,当代诗人,自由撰稿人。60年代生人,1982年开始发表诗作,迄今止已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逾千首(篇),获省以上诗歌奖八十余次,诗歌作品入选近二百种诗歌选本,新写实诗歌流派的创立者,著有诗集《杨骥诗选》、《尘世帖》、《意林居》等。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南京。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