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兴
造富中国说
1万多年前,中国大地进入到新石器时代。血缘聚落为代表的河姆渡、屈家岭、牛河梁、良诸文化公社图腾在神州篝火。
在尧、舜部落联盟时代,没有财产的差别,没有贵贱的等级,一切人都自由平等,可怜的穷人还不存在。
“禹贡九州”,开始了种田还粮农业土地财政收入的时代。土地财政成为支撑国家机器运行的主要经济来源。
以后各个王朝都如法炮制,土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推手。对土地的顶礼膜拜,上升到国家祭祀的大典。
土地创造财富,对土地的占有欲和擭取率,人们不择手段的追求,演绎着森林法则。
战国时期的四君子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都拥有大量土地财产,能够养两三千宾客可见实力雄厚。冯煖替孟尝君收买人心,说明一个问题。
由天下变为私天下,春秋战国时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新兴地主阶级实现这种转型。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土地资源越来越集中到了贵族豪强手中,所有制的转变,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准备了经济条件。
无限追求土地私有化,激化阶级矛盾,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导火索。有远见的政治家都认识问题的严峻,推出抑制贵族豪强集团的举措,出台相关限制措施,这种野蛮生长才有了收敛。原始的膨膨欲望,以更大的贪婪扩张。利益集团的拉锯战愈演愈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秦始皇颁布了“使黔首自实田”命令,让普通百姓有田种,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扫除障碍,促进封建土地私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到了东汉末年,腐败封建官僚、宦官、外戚、地主恶霸互相勾结,沆噬一气,疯狂侵占农民土地,田亩连于方国。社会财富被这些少数人无偿占有,这种贫富差距悬殊,到了桓帝、灵帝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多数人贫苦穷困,爆发了黄巾起义。中国陷入了四百多年的大混乱局面。
开皇二年,隋朝重颁了均田令。当时苏威建议:首都长安、洛阳到处都是功臣的土地,减功臣之地以分给平民,这建议遭到大功臣王谊的反对,没有实行,利益集团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唐朝延袭隋朝的均田制。目的是尽量利用现有劳动人手耕种土地,发展生产,保障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通过授予贵族官员永业田、受勋官勋田等方法,满足贵族、皇亲国戚、官员们对土地拥有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过,实行均田制却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促进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
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保留的给予开国功臣、前朝皇亲胄裔的恩赐土地的田劵丹书。《水浒传》中的柴大官人柴进就是土地出租丰厚。上梁山好汉到了他门府上,每天大锅吃肉,大碗喝酒,让来人一醉方休。尽地主之谊。动辄就是十天半月,临行还出手阔绰,厚礼相送,可管窥蠡测一斑。
到了明朝晚期除皇帝、藩王拥有大量大量的土地,供应皇族消费外,三公九卿、尚书、巡抚每人都拥有土地百万亩。崇祯皇帝召开御前会议,动员他们募捐军饷,到场者连连摇头,哀声叹气,没有一个人响应天子的号召。最后,把大明王朝送上北京煤山的一棵树上自行了断。在利益面前,都是一毛不拔的铁鸡公。
由此可见,历史上每个取得胜利的王朝,都会将土地分享给开国功臣们。一场饕餮土地的狂欢节都会在中国如期上演。新的王朝的权贵们弹冠相庆,尽情的享受世袭的财富,子子孙孙。
满清帝国的八旗子弟们疯狂地分享着皇城脚下一片土地世袭,每天的生活就是逛戏院、上赌场、喝花酒、逗鸟、斗鸡、促织、不到三百年时间,一个战斗民族的子弟,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竟然全部倒在安乐窝中,腐败垃圾中无一幸存者。
人们不由掩卷而思:是让子孙享受祖辈的荣光,躺在在祖辈功劳薄上、世袭大片勋业田亩,还是让子孙去开拓一方天地?两种答案,两种命运,两种前途。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明确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几千年来农民革命与农民战争的最高纲领。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的公平公正制度。
毛泽东高举大同理想的旗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土地革命的伟大胜利,跳出小农经济的窠臼,把亿万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道路。由互助组到人民公社这种一步跨千年的石破天惊往往不被同事们看好。这种难言之隐,谁也不愿说公知秘密,如刺梗喉,欲罢不能。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精神最富的时代,全国人民精神奋发,斗志昂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普通人物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办农业水利,兴修了85000座大中型水库,还有红旗渠、人民胜利渠等大型水利建设工程,谱写新中国农业文明的恢宏史诗。
一个伟大时代谢幕,芝麻开门悄悄的吱呀。当年的一线领导,喻之为二号走资派走上前台登高一呼: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当时老百姓没有深研,跟着走就行了。
走着,走着,回头一看,那些发了大财的是什么人呢?民间流传早就不胫了而走,其背景足以小人不寒而栗,其拥有的家资动辄百亿、千亿……
而征收农民的土地,最初也只两三千元一亩,后来涨到上万元。他们到副省级城市进城买房近城区每平方米都突破了1.2万元平方米。中心城区更不用说了,每平方米都达到3万。至于北上广深每平方米8、9万元。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企业下岗职工他们祖孙三代日夜当牛做马,也无法攀登到这一天文数字!他们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所释放出来的红利。
历史学家研究发现:一场疯狂的造富运动,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担当了主力,以洪荒之力,推动着中国迈向世界老二,而洪荒之力的元宇宙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人民公社的基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从国家档案解密、外国人物传记作家透露的信息:当时站在前台的中央代表人物,在七届二中全会前就主张像隋唐均田制一样,先把大功臣的八大碗盛起来。这个计划遭到毛泽东的坚决反对而破产,这些老战友一直耿于怀,等到太阳落山时死灰复然,迫不及待的去实现俗世的价值。让红色权贵家族都演变成红色垄断资本家,将钱存入欧美银行,拿到美国绿卡,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他们都不希望当毛泽东那样的苦行僧,也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像毛泽东的子女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
如果没有毛泽东建立的土地公有制,少数人不可能先富起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房地产业火箭飙升。如同没有土建工程一样,就不可能进入下一轮的内部装修。
他们是毛泽东的最大的受益者,把毛泽东的公产分了。吃牛肉喝烧酒,还大骂中国共产党的开山祖师毛泽东一碗排骨汤做猪尿味。
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公认的不容置疑的事实:房地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窝案、塌方式腐败的重灾区。
少数人先富起来泛滥成灾,碾压大禹连续九年的滔天洪水,带来的后遗症就是污染土地,影响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治理,迫在眉睫。
最高当局对先富论踩了刹车,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共富论的基调。所谓共富,就是让普通人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分配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这个美好的景愿,涉及人口众、面积广,基数低,短板大。办好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不是一枕而僦。
先富让10%的人拥有社会90%的财富,共富是否能让9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比率上升一些呢?增加老百姓的造血功能,却是当务之急。
现在,普通人头上有四座大山:买房难、就业难、看病难、入学难。帮助他们搬掉这四座大山,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任重道远
共富是偿还先富的民生欠账,收复民心失地的战略工程,重塑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一座座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信仰的井冈山、延安朝圣之旅。
共富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经济共富、文化共富、精神共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踏实着一道旖旎风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人民幸福是检验中国梦的成功标准。
而按照世界标准衡量,幸福指数的九大领域:教育、健康、环境、管理、时间、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社区活力、内心幸福感。在母项下面又有若干子项,比如教育里面包涵读写能力、学历、知识、价值观33个子项。
财富并不是幸福指数的唯一尺子。幸福指数最高并不是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恰恰相反,它是以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最灰暗时期。8000多万职工下岗,堪比一场生死大逃亡,非过来人不知生离死别的呼天踉地的滋味。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为了追求经济指标,在取得所谓“进步”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本应该珍视的东西。毛泽东时代是普通人获得尊严的最佳时代,人民意气风发自觉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燃烧岁月。“同志”亲切并肩战斗,集体主义、集体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力量,上下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动人场面不断上演,老百姓对衙门公职人员“公仆”满意度”最高时期,当时的中国政府被世界誉之为最廉洁的政府。
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并不是拥有军事、科技、金融三大霸权的美利坚,美国自1960年以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三倍,幸福指数却一直停滞不前。而是北欧的芬兰,连续四年摘得桂冠。中国最近几年幸福指数在全球排行榜中前进了10位。
造富中国,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教训与启迪,如何在纠偏中不断完善自我?在拨乱反正中正本清源,如何不走弯路,少走歧路,莫走邪路,忌走死路,始终不渝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实现宏伟的目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守底线,是做人的起码。清王士禛《阜城感伪齐刘豫作》云:残堞昏鸦外,人烟古阜苍。龙蛇逢战斗,羖䍽既兴亡。父老思宗泽,朝廷负李纲。纷纷齐与楚,一笑对斜阳。一个人一生,在公私的抉择上,正确站在国家民族公义一边,尽管曾经做过一些坏事,产生不好的影响,却能美誉加身。吴佩孚拒绝日本人土原肥二邀请做傀儡,当场写下了“还我河山”条辐。他带兵几十万,在好几个省担任主职,却没有田产地产,没有私人储蓄,这方面与段祺瑞有相似之处,段在五四镇压学生运动,后来绝食三天,以示忏悔。段贵为堂堂民国政府总理,死后竟然身无积蓄,由下属凑分子方才得以安葬。两个封建军阀如此清廉,非常难能可贵。
范仲淹有句名言:宁可犯公罪而不犯私罪。所谓私罪就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造富中国,也是一条道义的的鸿沟。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造富中国方向、路线、政策,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做了有益的尝试,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有一缕油灯的光芒,就能驱散世界上的黑暗。造富中国也是一样,让时间来证明一切,谁是最后的王者!
公元2022年12月26日(壬寅腊月初四)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82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