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送旧迎新 继续前行
文/黎润贤(广州尼言)

自2019年至今,经历了三年艰难的抗疫,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为老百姓保驾护航。于2022年十一月下发了二十条,放开。把防疫的第一责任人的接力棒交给公民本人。我与大家一样,经受了磨练和考验。和所在小区大多数居民有相同的经历:阳了。被亲家笑称:牧羊姑娘和苏武。其实,乐天的他羊过了。我们两位老人是家中最后“中招”的。至今,几天过去了,虽未转阴,但比刚被感染时舒服多了。熬过了发烧、骨头痛、喉咙痛,咳嗽,流涕等,病情趋向平稳。吸取了亲戚朋友的经验:多休息,多饮水、强食、乐观。不时晒晒太阳,轻微运动、动动脑、动动笔,宅家拍拍照。孩子工作忙,尽童不给他们添乱。亲家对我们也够关照了,把照顾孙子的活儿大都揽上了。晚辈也不时问候及寄来血氧仪及紧俏的测验盒,方便了解病情,让心舒坦。一切平稳过渡。

近日除了吃药控制基础病,鼻塞难受时滴点滴鼻液,喉咙痛喷点开喉剑喷雾剂缓解一点,也未吃过退烧药。昨天附近爱心商户免费发放何济公的去痛散〈几年前去川西,发现此药抗高原反应比红景天还管用。当地旅馆老板给我们提供了几包备用),昨天发药的小伙子发给我四小包,并细致吩咐用法用量,我谢过他。回家立马吃了一小包,效果不错,今早又吃了一小包。这次在药品供应跟下上,众人囤药,一些人买不上药的情况下,白云区做得不错,太和一药房率先免费发N95口罩及退烧药物,一些个体商户也效仿,很有爱心,这平价,有用的药,虽值不了多少钱,但他们献出的是善心与爱心。令人尊重,这些便宜、好用的常用药,现在不多见了。代之以价格翻番的各种新药。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人有发热、咳嗽等,母亲就会给些小钱,吩咐到附近药材店,买何济公的柠檬精,或竹壳葫芦茶,源吉林甘和茶,煮了热热地喝,药到病除。喉咙痛,眼痛则买冬桑叶煮黄豆水喝。老爸治牙疼,则几姐弟都知道买苦瓜干、鬼羽箭煮着喝或用几粒六神丸或牙痛一粒丸治。最温和的是芫茜滚鳊鱼片。老母亲头疼,我们会浸湿一张元宝纸,包上小块老姜,把它放到炉子里烧好,趁热切成薄片,给母亲贴在太阳穴上去痛,看到母亲疼痛缓解,会很开心……

前几天看过一则国医大师邓铁涛的视频,他对他的中医弟子说,不要与别人比看病创了多少经济效益,要与别人比治愈了多少病人,现在有些病人被治来治去治不好,这么快治好,药厂怎么赚钱啊?……的确,邓老的话不是空穴来风。我有一个朋友的太太因病入住某大医院,在院内发烧几天不退,很辛苦,他是懂些医学常识的,见太太辛苦多天,瞒着主诊医生,在门诊挂了一个普通号,吃了该医生开的药,他太太的烧很快退了……有时就是这么微妙,说不清,道不明。
此刻,想起母亲以前常对我们说:药无分贵贱,医好是灵丹。我母亲没上过学,但当年不少劳动妇女就是靠口口相传学到一些治疗小病痛的常识,让家人得到康复的。我一位同学家是开药材铺的,邻居有头晕身热或奇难杂症,都会找她母亲开几味治疗。屡试不爽。口碑很好。
送走2022年,今天迎来了2023年元旦,新的一天,新的一月,新的一年。我们继续前行。
“ 每逢佳节信思亲”,今天我向养育我的父母及公婆点上一柱清香,深深地鞠上一躬,愿他们在天堂快乐每一天。
疫情还在, 祈愿早日送走瘟神,让世界祥和,百姓安康!
2023.年元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