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碎想
文/安桂玲
馋了多日,今天终于下决心买个大西瓜回来。晚饭没敢多吃,留着肚子准备等西瓜不热了狂吃一顿。
然而一下刀切下去,凭手感和声音就知道不会好吃。搬了1/4个西瓜放在面前,挖了最好的一勺给先生,之后自己开吃。果然,多日对西瓜的美好设想瞬间没了,一口口吃下去直到不再有买西瓜的欲望。
不禁想起当年俺爸种的西瓜,那是真好。
别以为是因为那些年物质匮乏有吃的就好,其实每到夏季,农村里瓜果梨桃有的是,吃个西瓜不算稀罕。
别说自家种的,就算是过路的,经过瓜地口渴了,也是赶紧给人家挑个熟的,坐到路边树荫下捶开就吃,哪有几斤几两付钱扫码这么鸡毛蒜皮,谁还不从谁门前边过嘛!
那时候,一家人吃西瓜真是享受,围坐一起,一张吃饭桌子切满西瓜,侄女侄子还小,一吃西瓜就顺着胳膊肘流汤汤,可爱极了。
西瓜皮也是好东西,削去大家啃过的内瓤和外皮,切丝,拌上油盐酱醋,就饭好得很;还有人用西瓜皮做馅包饺子,也很好吃;俺娘每年夏天都会晒干些西瓜皮备用,那是一味良药。
那时候,吃瓜还不是最主要的,更诱人的是人们吐出的瓜子。洗干净放到盖帘儿上拿到窗台上晒去,等干了收集起来,可以吃很久,那个美味是今日超市里的西瓜子无法比拟的。
记得有年夏天,三外甥在姥娘家住,吃过晚饭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给他剥瓜子,先用爸爸的烟袋反过来敲开口,再剥开,一会就剥一小堆儿,三外甥一口就放进嘴里。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亲切如昨。
不知何时,兴起改良了,改得西瓜子小的没法吃了,改得西瓜子不能繁殖了,改得西瓜沒西瓜味了。
早市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大概是穷人家对孩子的一种安慰和激励,告诉你天无绝人之路。
今天,如果走进早市,你确确实实就能感受到上天的好生之德。
物价上长后,发现商场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仿佛不堪承受,甚至有的商场价位高到只可观光,是不是有些担心日子过不下去了?去一趟早市,你会发现,多虑了。
清新的空气,盎然的生机。
做买做卖的人是精神的,就连早市上的菜都是水灵的。
如果商场里几十上百元一条的短裤觉得贵,那早市上廉价老式纯棉有的是;如果高档酒店来顿大餐觉得奢侈,那早市上来碗豆腐脑加两角锅盔也是美味。
如果碰上个卖东西的爱说话,几句幽默,大家哈哈一笑,心情倍儿爽;若偶遇熟人老友,一顿家长里短,更比提前邀约令人惊喜。
早市还能检验你和你的手机是不是落伍。没带钱?扫码哦,支付宝还是微信?赶上周六还提醒你:可以摇奖啊。
除了蔬菜水果衣服鞋帽,还有一类商品大受欢迎,那就是布头。总有一群人喜欢在那一堆堆里刨来刨去,只有加入进去,才知道什么是物尽其用,什么叫乐在其中,那弯腰挑捡的人里面,可是有些巧手呢!
天造三教九流,早已设计好各行之道,哪会有走不通的路呢!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为过去抱憾,不为未来担忧。每一个日出都值得珍惜,每一刻当下都值得拥有。
有人说去菜市场可以解决心理问题。哈,心情好或不好时,你也可以去早市逛逛。
作者简介:
安桂玲,生于1967年,河北阜城人,衡水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从事心理学及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热爱传统文化,喜欢诗文。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