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旦
文/胡杨树
这年初秋,小城沦陷,坐落在西北角的戏团被飞机炸毁,旁边如笋一样尖尖的教堂也被炮弹削去了一半,看上去像一把三角尖刀直插云霄。
城南唐家窝棚已成一片废墟,草草埋葬空袭中遇难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母亲和妹妹,十七岁的唐六子眼前一片迷茫,以后他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母亲和妹妹。
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堂,加上时局动荡,唐六子十四岁那年,父亲把他交给了一个外乡来的泥塑师傅,说学好一门手艺寻个活路,以求将来图个温饱。
唐六子聪明好学,加上喜欢变魔术似的泥塑活计,学得快,师傅很喜欢他,把毕生的手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不出两年,唐六子的技艺就超过了师傅,只要他见过的人和物,甚至只要能跟他描述清楚,他都可以用泥巴捏出来,而且相差无几,栩栩如生。
师徒二人走街串巷,给女孩们捏些猫猫狗狗,给男孩们捏些古书里的英雄人物,每每泥像完成,在旁观看的人都会惊叹不已,众口叫绝。
名声四起,就有远近慕名而来的人请他们去寺庙塑神像。技艺精湛,价钱合理,从此手艺越做越广,很快遍布了临县的街头巷尾,以及乡乡镇镇。
两年后,战火波及到了师傅的家乡,师傅告别唐六子,匆匆回老家去了。因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师傅离开后,唐六子在唐家窝棚附近谋到了一份米店伙计的差事,不再出去做泥塑了。
谁知半年后,唐六子居住的小城也随之沦陷。家园被毁,米店坍塌,唐六子为了养家糊口,离开了那家歇业的米店,在城东雨石街六角楼处支起了一个泥人小摊。战火弥漫,谁还会来捏泥人玩呢?一连几天,唐六子没做成一单生意。
一只老旧的小木箱,一条年久的小板凳,是这个泥人摊的全部家什。看着屋檐下滴答的雨点,看着雨石街行色匆匆的路人,唐六子心急如焚,心想这一天又白来了。
傍晚时分,阴郁的天空又飘起了细密的雨丝,游魂般洒满雨石街。旁边杂货铺的王掌柜,端出一碗稀饭和两个馒头,递给唐六子,说,见你整天没吃东西,一个大小伙怎么受得了,快趁热吃了吧。
原本就饥肠辘辘的唐六子,此刻看到冒着热气的稀饭和雪白的馒头,肚子收缩了几下,咕嘟咕嘟闷雷般响了起来。他泪水朦胧地给王掌柜深鞠了一躬。
那个年轻姑娘又出现了,唐六子在泥人摊见过她三回,大概是住在柳条巷。姑娘身姿灵活轻巧,脸蛋抚媚动人,画里的人一般。闲着无聊,唐六子偷偷给她捏了三个人像,见一回捏一个,捏好后放在木箱里。
看样子年轻姑娘是外出归来,她刚想进柳条巷,又停下回头朝唐六子这边看,然后转身走了过来。她说,小师傅,捏个泥人像。
生意来了,唐六子一阵高兴,忙起身问道,有照片吗?要是没照片,跟我说说那个人长什么样也可以。
年轻姑娘微微一笑,说,我就是最真实的照片。
唐六子明白了,原来她是要给自己捏泥像。唐六子麻利地从木箱里拿出几团五颜六色的面泥,拣出几把形状不一的塑刀和剪子,熟练地在面泥上按按捏捏挑挑,快得叫人无法看清他的手指是怎样活动捏泥人的。只喝杯水的工夫,一块普普通通的面泥,在唐六子的捏弄下,魔术师般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泥人像。
年轻姑娘把泥人像平放在自己掌心,睁大眼睛细细端详着这个拳头般大小的自己,笑着说,怪了,像,像,真是太像了!接着,她掏出一块米色手绢,小心翼翼地把泥人包裹好,付过钱,转身进了柳条巷。
你认得她么?王掌柜从杂货铺出来,问唐六子。
唐六子摇摇头,开心地说,不认得,不过模样好俊俏,看一眼就让人忘不了。
当然,王掌柜说,她叫卓研,是个小有名气的花旦,我平时经常看她的戏。
唐六子问,什么是花旦?
王掌柜说,你难道没看过戏?
唐六子说,庙会的时候看过几回。
庙会的戏不一样,王掌柜笑笑说,我告诉你吧,花旦主要扮演热情活泼、明快泼辣的年青女性。比如《洛阳桥》中的叶含嫣,《拷红》中的红娘,以及《抬花娇》中的周凤莲就是花旦。花旦注重扇子功、手帕功,道白明快甜脆,唱腔多使“花腔”,台步常用“花梆”,具有娇憨洒脱之风姿。
唐六子说,这些我一点都不懂,王掌柜,你真厉害。
王掌柜哈哈一笑,说,卓研才厉害。可是现在戏团被毁,演员们东逃西散,戏团也就解散了。
这时,几个挎着长枪的日本兵从街面上走过,王掌柜低声骂了一句,狗日的小鬼子!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覆盖了满目疮痍的小城,到处白皑皑一片。寒风直袭路人的肌肤,街面看似平静了一些,但枪声仍然不断,时不时听到死人的消息。唐六子照旧早出晚归,守着小小的泥人摊艰难度日。
唐六子好久没看到花旦卓研出入柳条巷了,她是搬离了柳条巷还是出事了?唐六子莫名地牵挂起她来。自从那次捏过泥人像后,卓研还来过几次泥人摊,叫唐六子给她捏马捏羊,出手大方,好像有意照顾他生意似的。
这天午后,一辆军用卡车停在柳条巷的拐角处,龟田小队长从驾驶室下来,绕过去开另一扇车门。唐六子吃惊地看见,穿着紫色旗袍的卓研从车上下来,她跟龟田小队长说了几句话,然后进了柳条巷,龟田小队长也开车离去。
龟田小队长是条杀人不眨眼的疯狗,卓研怎么会跟这个恶人在一起?唐六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愤愤地从嘴里吐出两个字:汉奸!
为了生存,为了活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就是人心。只是没料到卓研竟然也会是这样的人。回过头,唐六子看见站在身后的王掌柜,抬头朝消失在柳条巷的花旦卓研不停地摇头。
冬至那天,城里大街小巷传来消息:城外鬼子的碉堡被炸,粮仓被烧,另一个仓库里的一批药品,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小鬼子疯狗似的在大街小巷乱蹿,龟田小队长呜哩哇啦,指挥他的手下挨家挨户搜查。一到夜间,便开始宵禁。
年关将至的一天黄昏,北方呼啸,街上行人聊聊,唐六子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忽听不远处传来一声枪响,不一会儿听到杂乱急促的脚步声。
唐六子抬头,首先看到了从街对面跑来的卓研,三个鬼子在后面追,哇哇叫着说站住,站住。卓研一瘸一拐,看样子左腿受了伤,她拼命朝唐六子这边跑来,接着快速把一个纸团扔到唐六子脚下,继续往前跑。唐六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呆呆地站在一边。
没跑出多远,又响了一枪,子弹击中了卓研的右腿,她继续在地上爬行。忽见王掌柜从杂货铺蹿出,扶起卓研背起就走。卓研大声叫王掌柜把她放下,要他别管赶紧走开。王掌柜不听,背着卓研向前跑。
两声枪声过后,唐六子看见王掌柜和卓研双双倒地,三个鬼子跑了上去。两个鬼子架起卓研拖着走,另一个鬼子朝王掌柜胸口猛刺一刀,又在他腰部踹了几脚,然后离去。
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唐六子泪流满面,哇地哭出声来。
惊魂未定地回到家里,唐六子就着草棚里微弱的油灯,展开卓研扔给他的纸团,上面画满了图案,还有日本字。唐六子找到教过他三年学的先生,把卓研拼了命给他的纸团交给先生看。先生病在床上不能起来,他看完后眼眶潮湿,抖抖地说,了不起的姑娘,真是了不起啊,这是一张军事秘密图纸,要是地下党的同志有了这份图纸,小鬼子就要倒大霉了。
翻转背面,有两行潦草的字,应该是匆忙时写下的。先生说这是接头暗语,接头地点在南门的老张铁匠铺。去接头的人问:听说明年开春早,你知道哪一天是开春日吗?对方答:正月二十二是开春日,春天来了太阳就暖和了。
先生把图纸缝在唐六子的裤管内,叮嘱一路小心,唐六子点点头,趁天还没黑透,匆匆出门,朝南门老张铁匠铺走去。
第二天早上,人们看见城墙上吊着一个血肉模糊人,有胆大的上前辨认,说,是花旦卓研,没错,就是花旦卓研。
后来,唐六子成了革命队伍里的一员。若干年后,唐六子给花旦卓研,泥塑了一尊高大的塑像。

作者简介:
胡永标,笔名:胡杨树,70后生人。2013年开始写小说,已在《延河》、《金山》、《奔流》、《小溪流》、《短篇小说》等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若干。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