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世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需要去考证,但是故事背后的意义非常重要。这个意义就是当我们把善意传递给别人的时候,这个善意会被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最终会传递回我们本身。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可能,而是一个人放弃成长、放弃善意。生命最伟大的地方就是通过我们互相传递的善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毕竟,所有过往,都是恩赐;所有未来,都是惊喜。时光总是比为我们想象的走得更快些,世间一切缘分恰如美丽的风景,可遇而不可求。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过尽千帆,这方水域依然纯净如初。

《人世间》观后感
小庆
每天1-2集,这个4月我们将58集《人世间》追完了。不由得感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其实,这一两年,我和老公一起追了不少剧,现在能直接跳到脑海里的就有:《不惑之旅》、《流金岁月》、《以家人之名》、《小舍得》等。


与目前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电视剧相比,《人世间》在我心中是那么与众不同。故事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将小家、大家、国家那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沉醉在其中,甚至置身于其中,晚上做梦似乎也会梦到光字片。

这部剧是从东北一省会城市的平民家庭里3个子女的成长来展开剧情的,老大周秉义、老二周蓉、老三周秉昆,正值他们青春年少时赶上了国家的上山下乡运动,父亲及老大周秉义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下乡了,老二周蓉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背着父母,自行决定去了贵州老山区,当了一名山村教师;最后留下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三周秉昆与母亲在家相依为命。


三个子女性格各异,个性又似乎并不鲜明,除了周蓉。老大周秉义沉稳、刚毅,老二周蓉耿直大方,老三周秉昆实在里有股倔强和不服输。剧情以周秉昆在光字片的生活为主线,尤其对他与郑娟的爱情婚姻着了重墨,郑娟在剧中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无父无母,被养母带大却不幸被强奸且怀孕,似乎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无路可走的女子。在那样的处境里,是秉昆不顾世俗的偏见,给了她踏踏实实的爱与依靠。而她也用自己的善良、勤劳、善解人意、豁达与坚强赢得了周家老老小小的尊重与厚爱,是她用自己的双手将周母从中风瘫痪的边缘拉回来,是她起早贪黑主持着一家老小的日常起居(除了自己两个孩子,还有周蓉的女儿),是她在秉昆入狱9年期间,独自带着小儿子聪聪摆摊度日,挺过丧子之痛,小儿子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对于秉昆的几个兄弟朋友,她也是带着大爱与侠情善意,随时出现在他们的需要里。她对秉昆一往情深,秉昆对她也是专心不渝。他们互相不离不弃,渡过生活的一道与一道难关,也迎来越来越好的生活。想到他们,一幅又一幅的普通百姓喜怒哀乐与小确幸的生活画面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是那么栩栩如生,有无奈,也有美好。

剧中周蓉其实是一位幸福耿直的女子,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她年轻时崇拜比自己大不少岁的诗人冯化成,为了他竟抛弃无忧的小康生活,瞒着父母追随冯去了贫穷的贵州山区。虽然她和冯后来都顺利回城,但无奈现实工作中的不如意让他们不屈从自己的清高,又不得不伤害他们的本心与感情。蔡晓光对周蓉比周蓉对她自己还了解,一直在默默地关注她的生活,也是她的及时雨,只要周蓉有需要,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她面前,给她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爱。当周蓉面对冯毫不留情离去的无助时,他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埋藏多年的爱,给了她坚实的肩膀,蔡晓光对周蓉的爱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周蓉是一名高校老师,在学术专业上也小有成就;女儿玥玥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经历了成长的蜕变后,越来越理解妈妈,后来也成为一名女强人。所以用我们俗人的眼光看,周蓉总体来说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她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清高、勇于追求理想的形象。

老大周秉义是地道的好人,也是一名正直、务实、勤勉的好官,他娶了省长的女儿郝冬梅,后来的从政也算是受省长家的耳濡目染吧。他与冬梅没有孩子,两人都将所有精力放在了事业上。他们相濡以沫,相互携持。从周秉义身上我们看到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批敢于创新、有担当、不怕丢掉乌纱帽的官员,他们一心为民,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当然这也得益于周父日常的鞭策。周秉义最终不顾个人绝症,顶住巨大压力将以光字片为代表的老大难居住区改造成适于居住的商住区,让光字片的居民搬离了老、挤、乱、差的生活环境,也算是达到了他父亲对他的期望吧,他终于如释重负。他代表了90年代创新务实,敢于担当,勤勉为民的官员形象。
最后我不得不说的是主角中的主角周秉昆,在家中他虽然文化程度最低,但他却是家里家外、亲人朋友实实在在的顶梁柱。他朴实无华,为人憨厚而不失聪明,乐于助人,对家人对兄弟朋友们讲情义讲义气。无论在哪,无论干啥,都那么靠谱。身边的人,不论官大与小,都那么喜爱和依赖他。当然,有时的血气方刚也让他走了弯路,比如一时冲动的过失杀人让他整整坐了9年牢。他代表了一个平凡朴实、善良、能干、有情有义的老百姓形象。

纵观这部剧,从一家三代的普通生活,折射了中国从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从秉昆的小家到秉昆周围兄弟邻里的大家,再到国家,面面俱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领略了人性的闪光点,也让我们省察了人性的弱点;同时也将正确的三观渗透到每一个故事里。面对生活的苦,“嚼嚼咽了”,这是何等的一种乐观与达观。有着强烈的价值观导向,却又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着实让人意犹未尽。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好剧。

(该剧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小说几年前曾获吴承恩文学奖及茅盾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