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太阳,还是月亮》
作者:庞涛
朗诵:罗兰
每年十月以后,各单位陆续进入了校园招聘的季节。高校的大学生们也开始忙碌起来,鉴于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都精心准备着自己的应聘材料,赶着一场又一场的笔试和面试。作为金融系统的一家市行机构的负责人,每年我都要以面试官身份参加总行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校园招聘面试,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的成功和遗憾,欣喜着优秀人才的精彩展现,也感慨着许多大学生因水平不济、表现欠佳而被淘汰出局的无奈。参加面试学生的年龄大多是90后或00后,我的孩子与他们相差不大,故也会时常把自己换位成一位学生的家长,为这些孩子们思考未来,未来他们能否独立于社会?还是继续过着“奶嘴乐”的啃老族生活?一轮校园招聘结束后,总会让我反思良久。
“我要做一个自身发光的“太阳”,独立于社会,回报于父母,温暖于他人。决不做一个“月亮”,不能一味依赖于他人,生活在父母的襁褓下,要让自己闪闪发光。”这是一位面试生对“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考官问题的回答。现在的校园招聘早已跨越了地域限制,人才选拔坚持五湖四海,优中选优的原则,那种靠“关系”、靠“资源”招人进人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金融政策、获客渠道和运营工具日新月异,线上线下业务同步开展,靠的就是人才素质和能力。未来的从业者更需要个人主动走向市场,依托单位平台,构筑团队力量,不断去创新创业。人人需要拥有自我“造血”能力,而不是靠借他人的“佛光”保佑,躺在父母的袒护下生活。试想,一个远离家乡,孤身一人来到新单位的员工,还怎么能考靠“啃老”生存下去?未来的路,只能靠个人奋斗,让自己变得更强。
如今,用人单位为何高度关注毕业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市场“内卷”的压力所致。不自强自立,就很难适应工作挑战。既使勉强就业,最终也要被淘汰。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其中将有很大一部分人员难以找到工作,这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考验。一旦搭不上应届毕业生这班车了,就会变成了往届生,也就会失去校园招聘的优惠政策,被动失业,既使拥有很高学历,也将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最终沦为“啃老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专题分析研究过“啃老族”现象和原因,主要概括为五大原因。即不能面对现实、丧失自信、自闭和家庭溺爱,许多大学生是在“6+1”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和家庭的溺爱庇护,因而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信心,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就很弱,离开了父母的双翼就飞不起来,活不下去。特别是那些把青春时光都消耗在打游戏和谈恋爱的大学生。当面对来自现实的严峻挑战时,更是毫无招架之功。对那些需要“自我发光”的竞争性岗位,自然是望而生畏。
“养不教,父之过”的三字经早已警示了天下父母,家长一定要教子有方,不能溺爱无度。要让孩子不仅长大成人,而且能够独立行走于社会。不久前,我到一个乡村走访,听村长介绍这个村里有十几个已毕业的大学生闲呆在家里,不下地干活,也不出去找工作,整天闭门上网玩游戏,沉浸在一个虚拟世界里,父母还不敢说他们,个个活的很自我。本来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和支柱,可是最终都养成了长期啃老的“巨婴”,朽木难雕的“废柴”,这岂不是中国现实中的悲哀吗?!试想,当家庭的天空挂上了病态的月亮,那现实生活的未来必将永远失去希望的太阳。
写于2022年11月29日

庞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诗歌协会副会长,《连云港文学》编委,现任苏州银行连云港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千余篇(首)。多次在国内外诗歌大赛获奖。获连云港市第三届诗歌奖,主要著作诗集《逝水流年》《幸福的意外》《打卡的青春》等。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