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来了(散文)
杨文彦
春天的脚步总是无声无息地走来,在人们无暇留意时走进每一个庭院中。
历经一冬的严寒,地面被冻得生出一些裂缝,就像刻在地面上的一道道伤疤。春风经过,沉睡的大地仿佛被唤醒,地面上的那些伤疤不知何时愈合了。泥土渐渐变得酥软,踩上去,松松的、软软的,似有弹性。
三月匆匆而过,四月不期而至。清明时节,春的信息弥漫在空气中,春用温暖温柔了田野和有泥土的每个角落。春雪消融,残雪退尽,春雨无声地走过熟睡的夜晚。清晨,温润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泥土的味道,那久违了的味道陶醉了每个期待春天、等待春天的人。
春天,你能告诉那些稚气的孩童,经历四季轮回的你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
春风不语,燕子呢喃,在孩子们的头顶上飞来飞去。不时停落在孩子们身旁的地面上树杈上。
天上风筝在飘动着,地上的孩子在奔跑着。春风拂面,陪在一旁的父母老人呼喊着。原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欢乐。
看到这热闹的一幕,想起儿时和春天融在一起的情景。
村边一块空地上,十几个男女孩童用小铲子捥着,他们和泥土囫囵成一体,脸上挂满了浮尘,土手土脚,衣服鞋帽上沾满了泥土。或坐或蹲或跪在泥土地上,用手扒开地上的浮土,露出一个个须仔细端详才能看到的绿叶,把铲子垂直插下去,然后前后撬动铲子,把土掀起,从土里露出白白嫩嫩的细颈,像牙签一样粗细,长约两三寸的植物,当地人叫它“辣辣”。用手把它身上的泥土抹去,放进嘴里嚼嚼,水嫩而微辣。孩子们在一起锲而不舍、热火朝天地捥着,一大把一大把白嫩嫩地“辣辣”被装进衣袋里。其实,不见得他们能吃完它们,而是在享受这挖的过程。——一个潜藏着暗暗竞争的过程。一片片平实的土地,被孩子们用小铲子挖得松松的。风一刮,尘土飞扬。但是,每个孩子都习以为常,并不嫌弃泥土,仿佛他们也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天生和泥土有着自然生成的亲和力,就连流出来的鼻涕都混合着泥土。泥土成了他们战天斗地的战场,一个个春天就这样和泥土相依相伴中走过。
稍大一点的少年,他们不再瞧得上村边泥土地里的“辣辣”。他们三五成群拿上铁锹,走向更远的田野,挖“甜草苗”,就是药材“甘草”。甘草是野生的,数量不多。要寻到一苗得在地里搜寻很久,转来转去,得走很多的路。甘草的叶子并不大,它的身体向地下爬伸,分出的枝杈像树根一样向地下较深的地方散开延伸。所以,一旦发现一苗,就得费很大的功夫才能挖出来。既需挖的深,还需随着枝杈走向挖得渠多。田野里往往留下很深的沟,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耕种。路过的风会把这些沟填平几分,犁地时翻起的泥土自然而然地也能把沟填平。
记忆中的春天总是和泥土相融相伴。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不太计较干净。整天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在泥土中玩耍成长,象个土猴子。饿了,就着风边玩边啃冷馒头;渴了,喝没烧开过的从深井里打出来的冷水。身体特别结实健壮,极少得病。农村有句土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城里孩子常见病如腮腺炎、扁桃体炎、鼻炎等在农村是闻所未闻的。农村孩子之所以健康,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和整天与泥土打交道,接地气有关。
土地,是农村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的亲密伴侣。土地,既是人们养家糊口的宝贵资源,也是人们的活动场所。它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人们从中寻得不同的宝物,从土地里汲取自己所需,繁衍成长。春天的土地,给人带来的是希望,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将绽放出生命的辉煌。
而今,整天穿行在楼宇的缝隙里,对于季节的更替似乎有些麻木迟钝。对春天的不期而至不太敏感,内心不觉升起一些歉意和少许的失落感。
一天,受一位好友的邀请,在林间小道上漫步。当低头系鞋带儿时,刹那间发现一点点灰白色的叶子,特别小,如果不是细细看的话是发现不了的。一阵惊喜之后,感叹春天来了,我看到了春天。之前,由于空气的清冷,并没有意识到春天的来临,直到看到这株小草,才知道春天已经不请自来。
“春到人间草木知”!
眼下,人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抗疫上。病魔还在挑战着人们的体力和耐力,尽管有点凶险,让人难受无比,但人们似乎已经掌握了它的秉性,不再谈疫色变。心态自然平和,在微信或见面时彼此问候:“你阳了吗?”“正阳着呢!”或者“阳康了”“阳过了”。简短的回答,不失诙谐和幽默,透漏着些许的轻松。既是对自己身体现状的回复,也是对病毒入侵持常态化的心理反应。在抗疫的过程中,人们渐渐把它看作是人人生命中一道必考的题目,勇敢面对。
小草发芽了,病毒也渐渐失去了锐气,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作者介绍:杨文彦,教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愿意把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让它们折射出的光哪怕是微光,照亮并温暖自己和他人前行的路。《有你,真好》《春雪》《生命中最美的风景》《一封寄不出的信》《冬天,你好》在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好文章书系《文字里的情思》发表。在微刊是发表二十多篇散文。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执行总编:晨起、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小河、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详见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