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
唐 白居易
白居易的这首诗 作于公元832年(唐文宗大和六年)的秋天,那时候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他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因而心情很是寂寞冷淡。下面诵读白居易的这首诗《秋雨夜眠》: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译文
秋天的夜晚带着阵阵寒意,只有我一 个老头安宁自在的在家。
熄灯之后迟迟才躺下睡觉,在秋雨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烘瓶里的燃料 经夜已化为灰烬,不得不起床加点火烘烤被子。
早上天空晴朗,但寒气未消不想起床,只看到秋雨把霜叶打落得到处都是。
此诗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 性格特征 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 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从老翁 在秋雨之夜 就寝情况 刻画他的性格,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诵读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