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文章中的图片除作者提供外,均来自于网络。
公历12月27日是我的生日。清晨醒来听到第一句话是我老伴的“祝你生日快乐”。我的确快乐,就凭老伴这句话也够我快乐好几天。早餐是我老伴计划好的为我的生日做的长寿面。这碗长寿面又让我快乐好几天。做长寿面的食材是我孩童时期最爱吃的老家江苏泗阳手工咸味挂面,这是我弟弟特地从老家寄来的祝寿面,这份亲情又让我快乐好几天。又一件添喜的事,是我女儿在北京下单海南配送的生日蛋糕,又让我快乐好几天。这些快乐的叠加,让我快乐再快乐。我的日子就是这样快乐,不断的叠加,不断地快乐。
中国有做寿、送寿、祝寿的传统习俗。据专家研究资料称,做寿始于南朝,盛于唐代以后。一般人五十岁开始做寿,尤其重视逢五、逢十的诞辰,称为寿诞。做寿,也叫过生日,民间有过九不过十的习俗,而且按照虚岁计算。做寿时,一般主人发帖邀请亲友来贺。亲友的礼品中有寿桃、寿面、寿联、寿账等,寿面有绵长的吉祥之意。民间的诸多的寿联中,我最喜欢的是:“德高人长寿 心宽福自来”。
做寿、祝寿是一种传统文化,本来是件敬老崇文尚礼的高雅之事,但是,市场经济以后,有人被金钱熏昏了,把庆寿作为敛财的活动,设柜台,收钱物。也有人在庆寿当日,把自己的儿孙都弄到舞台上,向寿星表示感谢养育之恩,结果把雅事做成了俗事。
今年是我九十大寿,庆祝一次摆三桌五桌寿宴也不为过,但我自己和家人都不主张办生日庆典。有几位族人和朋友都要为我九十大寿办寿宴,庆祝一番,都被我谢绝了。其实,对我来说,一碗寿面庆生日就够了,正如有副对联所云:“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我不搞庆寿,不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可庆。我能健康活到九十岁,就值得庆贺;我在职在位时能有幸为祖国和人民做了些需要做的事,就值得庆贺;我能在中南海办公,我进出中南海新华门,就值得庆贺;我能拿着周恩来总理批示到有关省市去交涉办理总理交办的事务,就值得庆贺;我到了退休年龄,能从人生的巅峰平安地回到地平线,就值得庆贺;我退而未休,至今已经出版了九本散文集,我没有辜负南京大学中文系5年寒窗学业,我用笔为人民立传,为祖国立碑,为时代发声,就值得庆贺。
我有可庆之事而不庆,我有能力办庆而不办,说来说去还是理念。在我的这个理念中有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世,结识过的人。
如果有人问我办寿宴时能喝多少酒正好?我的回答:不喝正好;如果有人问我怎么办寿庆正好?我的回答:不办正好。
什么叫快乐?知足就是快乐。乞丐能讨到半钵好饭就快乐;铲刀磨剪人虽收入低微,但照样快乐高歌潇洒走四方;红军战士长征途中能有一天不遭遇敌军追打,一天不打仗就是快乐;红军伤员能不掉队,跟上大部队行军就是快乐。在当今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健康、平安就快乐。
想到这些,一碗寿面庆生日,我的生日很快乐,我的日子很快乐。
2022年除夕于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