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竹则俗~
居有竹呢?二,且很二。
本来我就想说这么两句。可是一觉醒来,窗外雨中竹影婆娑,不禁令我产生几分遥想⋯⋯
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这是周公瑾的,跟我没什么关系。如果一定要攀上点关系也是有可能的,周公瑾曾经逼迫诸葛亮“借”曹操一船箭(宋庄也有这么一条船,是一件装置艺术,上面插满了鎌刀,“草船借镰”,曾与Jean在此亲密地合影,是我与她第一次合影,这是题外话),这箭杆是竹子的。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的必然和竹子搭上点关系。我喜欢竹子,竹有节,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君当如竹,坚韧不拔显气节。月光下,竹子倒映在粉墙上,形成竹影~
谁画竹子画的好?古来都说郑板桥(其实我一个拜把子兄弟画竹子也不错,在我认识的画家里面,并不输给郑板桥)。反正我不会画竹子,我就在纸上写“个”字,或者写“不”字,可能写“丫”也行~
郑板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什么不叫郑竹桥呢?我小时候唱过一首带竹字的歌:“小小竹排江中流⋯⋯”
后来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王维写的。很想把“琴”改成“剑”,就像一部《卧虎藏龙》那样的武侠小说了。
“煮豆言豆豉,豆在釜中泣”中的一句若改成“竹在釜中泣”就好了。生竹被水一煮就可以煮成竹叶青,竹叶青是一种酒,也是一款茶(管他是茶是酒,那就喝呗,不过要小心点,如果你自己尚说不清楚的话,竹叶青会咬你哦,因为有一种蛇也叫竹叶青)~
忽然发现《白蛇传》里的“小青”,是不是就是指竹叶青呢,其实女孩子叫这个名字挺好听的,有青瓷般的音韵,“竹叶青、竹叶青”。吕德安曾写过一首《梦呓》的诗中有这么一句 “竹叶青”的:“在故乡/被咬伤/竹叶青蛇/和水中的月亮”。我要是有一个女孩子,我就骑着自行车,把她载在后座上,在明亮的月色中,这样轻轻叫她“竹叶青、竹叶青”⋯⋯

在南方,“人人都有个竹夫人”。乍一听让人很是心生羡慕与嫉妒,后来一打听,原来“竹夫人”不是一个“夫人”,是指中空、有孔的竹编枕头。
我现在要说到竹影了,竹影婆娑的竹影,是我早年(文学初期)认识的一个女编辑,长的就跟周公解梦的小乔似的,长发及腰,国色天香~
我声明一点,竹影摇曳跟我沒发生故事,你们也別这样期待,误党误国~跟她有故事的是我一同学,他们先有了故事,后有了结局,他们一同去了法国,不几年,男的回来了,女的沒,竹影(浪漫)只留个影子在我的记忆里~
小时候我还喜欢过一个女英雄,她是江姐,我记得江姐本名叫江竹筠。手上扎满血淋淋的竹签子,硬是一声不吭,宁死不屈~
我还喜欢养几盆文竹在书房,文竹算竹子吗?我还喜欢何小竹,何小竹是竹子吗?
我喜欢吹笛,叶子喜欢吹箫,我说你来我送你,叶子真来了,我却忘了,也不是忘了,叶子那天来,来的有点晩,乐器店关门了,我没买到箫,但是这事究竟起来怪我,为什么事先不把礼物准备好呢?让人误会不诚心。笛和箫都是竹子制作的,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叶子落寞地走了,让我一直内疚不己~
我有一只臂搁,湘妃竹的,花很大的一个价钱在潘家园买的,谁让我喜欢了呢,红色的泪斑,似梅花点点绽放,真是文房珍品,可遇不可求,愛不释手~
北京有座紫竹院,1984年,我查看地图,这个名字吸引了我,天下竟然还有紫色的竹子,我一个人跑过去,好远啊,鞋子都踩坏了一双,在郊区,阜城门外便是西郊,半天才来一班车,我早上去,晚上很晚才回,紫竹院荒凉无有人迹,只有几只玄鸟孤凄凄地陪我,那时候那么小我己经开始品尝到了人世的孤独,我在紫竹院呆了多半天,不知所谓,三十年后,我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紫竹院》,仍然不知所谓:
一大片竹子
扑过来
全是紫色的
像紫葡萄一样紫
像紫茄子一样紫
像紫药水一样紫
像紫太阳一样紫
像桑椹一样紫
像阿紫一样紫
最后紫得
连看紫这个字
都不太像紫字了
这些紫命的竹子
被风吹得哗哗乱响
诗人張后
作者简介
张后,中国著名独立诗人、高产作家。曾被评为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新锐诗人”。曾自编自导自演中国首部以诗人海子拍摄的诗电影《海子传说》。《访谈家》杂志创始人。2021年设立“访谈文学奖”。
首席.主席:(世界诗人名人展总编辑老男孩(张玉峰)
总编:佩莲 (世界诗会马来西亚总社长)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图:网络
注:本刊所发内容只代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