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渐行渐淡的银行年味》
作者:庞涛
朗诵:罗兰
银行过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的春节,而是过元旦,更具体地说,是过当年12月31日的最后一天,因为这一天对银行来说,是一年来的会计核算收官日,是要完成年终决算的,以最后一天的数字评价一年来的“收成”。从小处看,这个数字是银行年度考核的依据,全行上下评功论赏就看这个了。从大处看,它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各银行机构要层层上报,最终由人民银行汇总出全国一张表。那些存贷款数据便是国家和省市发展的证明。因此,市里领导也是非常关心银行的“过年”,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市领导经常带队晚上到各家银行走访,给忙着做年终决算的员工拜年。那时的银行年味十足,忙年的火热场景还是那么清晰,那么令人回味无穷。它像一坛尘封的老酒,让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很是眷念它的味道…
风光不再的“珠算王”
九十年代以前,银行年终结算工具主要是算盘,既无电脑也无会计电算化,所有的数据统计都靠一把算盘,那时,为了提高决算效率,单位会把行里几位打算盘高手抽到市分行营业部或会计科,以发挥他们的才干。这些人就是我们心中的“算盘王”,他们手舞银珠,上推下拨,在噼里啪啦的运算节奏里,演绎了一曲精彩的年终决算乐章。为确保数字精确,一般分工是一个主打经办,一个把关复核,往往他们的配合是珠联璧合,有声有色。当厚厚的一打传票、报表核打完毕后,便交给复核,当核算准确后便大喊一声:“OK!”大家便在欢声笑语中走过漫长寒冷的决算之夜。如今,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这种原始的结算工具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电算化,它让数据核算成为“秒杀”的瞬间,年终决算如同每天营业终了扎账一般,往往晚上10点前各项“平账”任务都已完成,基层机构的年终决算已很少再熬夜了,“珠算王”的风光也成为过去历史的美谈。
走进票交“高铁”时代
在人民银行同城票交系统没有上线以前,各商业银行之间要将互相代收代付的票据,由各家银行的票交人员送到人行票交中心进行现场交换,以完成资金存欠的清算。平常营业日票交人员下班前要完成一次票交往来,而年终决算那天,则是票交人员最繁忙的一天。那天原则上银行票交人员要往来人民银行三次进行票交。平时营业日要完成两次票据交换,具体上午一般九点左右,下午一般两点半左右。而年末业务业繁忙。为了彻底清帐,人民银行一般安排三次票据交换,时间上也适当做了调整,上午一交时间不变。二交时间一般6到7点,三交时间一般9点左右,个别情况会更晚。这最后一交各行只能提收方票据或税票,不能提付方票据了。这期间若哪家的票交员出了差错,导致人民银行账务不平,大家要一起查找原因,因为在查清之前,不知道是谁家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全市年终结算时间,那个犯错的票交员,人民银行也会通报,也会成为来年各行的谈资,票交人员骑着自行车一天来回奔波票交中心6趟,甚是辛苦。但他们的每一次的票交都成了全行人员的期待,在他们带回来的票据中,有可能是一张“大单”,决定着全年目标任务是否能够按时完成,那时候载誉归来的票交人员似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特别是他们把被别的银行压住不放的票据追回来时,更是对他们敬佩不已。时代的列车急驰而过,当中国人民银行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陆续上线后,银行间资金结算也迎来了“高铁”时代,从此,年终决算的路上再也看不到票交人员的身影。
幸福的年夜饭
以前,银行忙年终决算,就像中国人忙春节那样隆重和热闹,往往在年终决算到来之前,分行行长室都会安排各条线提前准备,为做好年终决算保驾护航。这时作为分行办公室的后勤保障是少不了的,全行的水电气都要排查一遍,车辆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最重要的是要忙好两顿年夜饭。第一顿是晚餐,吃过后便投入年终决算工作中,另一顿是夜餐,是待年终决算结束时的庆功宴。当然,两顿饭也都是免费供应的,为了这两顿饭食堂也是煞费苦心,精心准备,为了保证质量口味,有时还要再请饭店大厨来掌勺,努力让大家吃好喝好。全行员工也都很兴奋,也很期待。那天似乎谁家都没有事,许多“妻管严”的员工也不用请假回家了,等着参加会餐。开饭时,可谓气势壮观,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人人都有一种大家庭成员的荣耀感,似乎不是为了吃这顿饭,而是很享受每年这份祥和快乐的氛围。第二顿饭,是专门为年终结算的功臣们接风洗尘之宴。吃饭时间大约已临近凌晨,以往此时都已人困马乏,但这天不一样,由于刚忙完年终决算,人人还都沉浸在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兴奋中,饭吃起饭来也很香、很爽,有时办公室还备了酒水,大家开怀畅饮,感慨这一年的不易,又充满了对来年的期待。每当此时,时常办公室主任会过来给大家宣读行长室的新年贺词,饭局便又在热烈的掌声中进入高潮。

银行的“春晚”
一般大银行机构都有办新年“春晚”的惯例。元旦节后,工会就会忙碌起来,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开始推荐排练节目,要充分挖掘人才特长,力争把春晚办的丰富多彩。这些节目大多是员工自编自演的,由于贴近了现实生活,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自然很具有趣味性,同时,又是自己或同事参与了演出,因此,观看的热情会很高。特别是员工们自导自演的小品,那是笑死人不偿命的。为了进一步扩大参与面,有时还邀请了职工家属来表演节目,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台表演了,那种自豪感、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有的孩子就因参加父母银行的一次演出而铭记终生。当然,银行“春晚”仅是好看那是不够的,重要的还要实惠。为此,晚会还有大面积中奖率的抽奖活动,鉴于过去一年的业绩完成的很好,工会便多买了一些春晚中奖礼品。那时,人人手中都有一张兑奖券,进场时把兑奖券撕下一端放到摇奖箱里,然后便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祈祷着摸奖嘉宾报出自己的兑奖号。从五等奖一直到特等奖,奖品主要有电炒锅、电熨斗、电饭煲、熨衣板、自行车等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礼品不一定很贵,但对新年的彩头很看重。晚会结束时,参会人员大部分都能拿到中奖礼品,实在没中奖的还能领到一个大礼包。有一年春晚我家还中了一辆自行车,行长颁奖时说,“祝你们一家骑上自行车奔向幸福未来。”听完了这句话,转眼三十年下来了。或许是人们欣赏的胃口变高了,也可能是青年人对这类传统活动不感兴趣了,如今,银行办“春晚”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以前了,有的干脆就停止不办了。
岁月远行,唯有情感。银行人的酸甜苦辣都写给了记忆,那些风风雨雨的日子,因为拥有了难忘的见证而温暖,虽然曾经生活的味道发生了改变,但我们正阔步迈向又一个崭新的金融时代。
2022年12月12日

庞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诗歌协会副会长,《连云港文学》编委,现任苏州银行连云港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千余篇(首)。多次在国内外诗歌大赛获奖。获连云港市第三届诗歌奖,主要著作诗集《逝水流年》《幸福的意外》《打卡的青春》等。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