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22年岁末最新消息:12月3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在北京同俄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例行元首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指出,很高兴在岁末之际同普京总统举行视频元首会晤,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好传统。在我们的共同引领下,中 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坚韧,两国合作的内生动力和特殊价值进一步显现。今年前11个月,中 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投资合作优化整合,能源合作进一步发挥“压舱石”作用,重点领域合作项目稳步实施。地方合作方兴未艾,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开展,双方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更加稳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 俄双方应该始终坚守合作初心,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战略协作,坚持互为发展机遇、互为全球伙伴,努力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中国国家主席强调,中 俄双方要继续用好用足现有工作机制和沟通渠道,推动两国经贸、能源、金融、农业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推进口岸等互联互通设施建设,拓展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合作。双方要发挥传统优势,推动人文交流继续深化,办好中俄体育交流年,打造两国人文合作新品牌。近期,中国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变化,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把工作重心放在保健康、防重症上来。中方愿同包括俄方在内的各国有序恢复人员的正常往来。
中国国家主席强调,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集团对抗,还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践行平等互尊、合作共赢,这两种取向考验大国政治家的智慧,也考验全人类的理性。事实反复证明,围堵打压不得人心,制裁干涉注定失败。中方愿同俄方以及全世界所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进步力量一道,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坚定捍卫两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双方要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配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国际法地位,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上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双方要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方增进团结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加大相互支持,携手抵御外部势力干涉破坏。金砖国家合作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金砖的吸引力和光明前景。中方愿同俄方共同积极推进金砖国家扩员,壮大金砖国家力量,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普京表示,很高兴延续两国良好传统,在新年将至之际同中国国家主席举行视频元首会晤,共同总结今年俄 中关系发展成果,规划明年双边合作蓝图。我愿再次代表全体俄国人民热烈祝贺中共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热烈祝贺主席连任中共党的总书 记。在您英明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将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当前复杂严峻国际形势下,俄 中关系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能源、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体育、人文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俄中关系的坚韧性、成熟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俄中战略协作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堪称二十一世纪大国关系典范。俄方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俄方期待同中方密切交往接触,积极推进各领域合作。相信随着中国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两国人员交往和人文交流将持续加强。俄方赞赏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客观公正立场,高度评价中方作为金砖国家主席国所做工作,愿同中方继续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舞台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捍卫各自正当利益,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共同作出努力。
两国元首就东欧危机交换意见。中方强调,中方注意到俄方表示从未拒绝以外交谈判方式解决冲突,对此表示赞赏。和谈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放弃努力,和平前景就始终存在。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力,为和平解决东欧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两国元首还互致新年问候,祝愿中 俄两国人民新年快乐,祝愿彼此国家发展事业取得更多新成就。
笔者综合国际媒体消息,俄卫星社12月23日报道,俄联邦工商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帕达尔卡表示,俄中两国的经贸关系近年发展十分迅猛,2022年两国年度贸易额有望达到2200亿美元的历史记录。 帕达尔卡在俄 中友谊协会和俄 中商务委员会组织的“2022年俄 中商业合作主要成果”会议上表示:“我们现在共有约100个投资项目。这使我们对俄 中两国年度贸易额在近期将接近2200亿美元更有信心。”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12月21日文章也表示,近年来中和俄双方促进了双边关系和贸易往来,并通过这种方式加速走向多极世界。 文章认为,中 俄贸易加速的大背景是,面对种种“制裁”,莫斯科不得不调整其外贸方向,将其出口朝向东方,尤其是中国。 文章称,2022年1月至11月,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达到创纪录的1724.06亿美元。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报告,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4%,达到673.34亿美元。中国进口俄商品和服务增长了47.5%,达到1050.72亿美元。 文章指出,北京向莫斯科出口多种多样的产品,包括电子设备、工业设备、玩具、鞋类、服装珠宝、车辆和空调等。 中国还从莫斯科购买石油、燃料、天然气、煤炭、铜、木材和海产品等。 文章分析,中长期的双边合作主要基于有利于两个大国的战略选择,包括核能、航空、空间火箭发动机的建造和卫星导航等。 文章称,双方投资项目总金额超过1600亿美元。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链是先进和现代化的,在资本和市场建设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而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技术和农业基础十分雄厚。
另外,国际媒体十分关注:俄新任统一党主席梅德韦杰夫上周对华的历史性访问及其中 俄两国执政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北京会晤。各国與论习:尤其关注在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之下,俄方已基本放弃了对西方的幻想,选择“向东看”。俄方迫切希望,能与中国在远东地区加深合作。按照俄方计划,整个远东地区将建立一个经济特区,面积达7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俄罗斯国土面积的40%,这片土地将统一对中国开放,吸引中国投资,俄方的目标很远大,希望获得中国至少79个重大项目,总额约合人民币1万亿。
国际观察家们纷纷议论,俄方想拿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来撬动中国上万亿的投资。问题是,这么高的价码,中国会接吗?如今俄选择“向东看”,多少有点迫不得已。从沙皇时代到前苏联解体之初,俄始终将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定位在西方。只不过,经历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及今年的东欧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的制裁越来越严厉,基本断送了俄在西方的出路。为了发展,俄只能将目光投向东方。中 俄虽然互为最大邻国,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西方的挑拨,中 俄在远东地区的合作,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历来,俄国内对于与中国进行远东合作开发也不是很积极,吵吵闹闹了十几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西方舆论不断渲染中国人口威胁论和中国经济扩张论。远东地区虽然占据俄方总面积的40%左右,但人口却仅有835万。匮乏的人力资源成为阻碍远东发展的头号难题,在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去远东地区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西方媒体“适时”出现,炒作中国移民正在“和平入 侵”远东地区,而尴尬的是,这样的无稽之谈竟得到了少部分俄媒和俄官员的随声附和。另一方面,西方极力挑拨中 俄之间的历史伤痕,将当年的中 俄《瑷珲条约》以及《北京条约》,与现在的中 俄远东发展挂钩,渲染民族矛盾,挑拨中俄两国对立。不过,近年来,中 俄在多领域开展合作,两国的经济往来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远东地区的外商投资,九成以上都来自中国。
事实上,中 俄之间在远东之间的合作,也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促成。首先,中 俄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提高,从2001年年开始,中 俄两国就以法律文件确定下来“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2004年更是将双方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2019年,中 俄关系已经被定义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最新民调显示,俄社会对华的友好指数,已经从2009年的29%,上升至2021年的71%。第二,中 俄在远东地区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另一组数据显示,中 俄贸易额在2021年已经达到1468亿美元,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000亿美元。在过去20年时间,中 俄贸易额增长了整整12倍。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能确保对中国的长期供应,而中企在远东地区多领域投资,也能帮助该地区经济腾飞。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也是促使中 俄紧密合作的重要原因。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中 俄采取不同程度的制裁,围追堵截,在基辅发动代理人战争,在台海地区拱火,挑衅一个中国的底线。中 俄都意识到,只有更加紧密在多领域展开合作,才能粉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阴谋。
笔者认为,中 俄在远东的合作是友好的,也是可持续的。但我们也要清晰地意识到,外媒称:俄方想用700万平方公里经济区,撬动中国上万亿投资的目标,略显夸张。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中国在202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额是1788.2亿美元,而欧盟在2021年自俄进口1585亿欧元。数据可以看出,俄想把自己西方市场损失的缺口,通过中国的投资来弥补上。但问题是,这个缺口太大了,相当于要中国把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都给俄方,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太现实。中 俄合作,无论是从经济价值还是战略高度上,对双方都是利好,但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双方还需要进一步商榷和深度沟通。此外,远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和营商环境也是俄方需要正视的问题。请中国开发远东没问题。但,这需要考验俄的长期战略定力。同时,笔者认为,双方元首保持战略峰会与多种及时沟通,十分必要。
笔者注意到,值此2022年与2023年岁末年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不遇之大变百局、美国鹰为首的西方邪恶势力肆意揽乱世界风云突变、世界和平发展处于十字路口之际。中 俄元首举行岁末例行网上会晤,擘画中 俄同志“背靠背”合作发展宏图;应因乱世风云,冷静出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局面。意义深远。特赋《金字经》为评为观。
乱世风云变,
应因神出招。
同志中俄冷对雕。
韬。
压舱贸易高。
精修堡。
降妖刀备牢。
——2022年12月3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