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日子里
文/吕晓蓉
2022年12月28日的清晨,气温很低,显著下降,我看了下天气预报显示是-1至0度,降雪。拉开乳白色窗帘,外面天空灰朦朦的,不久,纷纷扬扬的飘起了雪花……
啊,今冬湖南的第一场雪到来了。
不一会儿,我的手机上就收到了家乡城步的几个同学发来的信息,他们都欣喜地告诉我:城步下大雪了!
是呀,下雪了,望着窗外逐渐多而密漫天飞舞的雪絮,我的心情格外愉悦……让我还未痊愈的身体犹如服了一济良药,立马精神抖擞了起来。
接下来我看到同学拍的抖音里,城步的乡下山上树木都染白了,农舍屋顶白了,田野白茫茫,公路成了玉带,小河已结薄冰……已是一派银装素裹。
啊,圣洁的雪花,你下吧,下吧!早盼望你的到来!来一场猛烈的雪吧!洗涤新冠病毒遗留下的病菌,洗去尘埃中的污垢,用你冰清玉肌换人间朗朗乾坤,换山河明净,人民吉祥安康,用你雪后圣水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
下雪的日子里我更想念家乡了,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想念我的亲人,想念我的同学们……
就在前几日,得知我的同学闺蜜肖鲜艳的母亲不幸去世,我都难过了好几天。只因为近段奥密克戎病毒感染高峰期不便回去参加悼念老人仪式,而只有电话安慰老同学了,也托在家乡的同学代我送了份薄礼聊表哀思。
肖鲜艳同学老娘(杨玉兰老人)于12月24日3时过世,享年86岁。当天下午听到这个噩耗,心情是十分沉重,不禁暗然神伤。今年夏天我回到城步还见到了老人,那时她只不过是有些老年基础病,也有轻微老年痴呆症了,但说话口齿还清楚,行动还自如。那天到她家看望她老人家,临别时,她老人家还蹒跚地送了我们到门口,还一个劲地摇手与我们道别……想不到这个冬天老人就挺不过去了,就走了。
这位老人年轻时是给予过许多爱给我的,是对我有恩情的人,她是位善良仁慈的好母亲!
想起了她,小时候的经历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时光倏地溯洄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镜头一)那条古色古香的老街,那条长长青石板的巷子,经常有一对十二、三岁的苗条少女,俩人都扎着一对小羊角辫,活泼俊俏,背着书包时常手拉手,有说有笑,或肩并肩,或蹦蹦跳跳地穿梭在小巷深处……
(镜头二)老街那一头,中间店铺栉比鳞次,两家相距300米左左。同样是一条幽深的巷子,但这巷没有前面的那个巷子大和深,这巷子进去深处只有一户人家,是一座古式四合小院,它的外面是店铺。这就是肖鲜艳同学的老家。两个活泼的少女傍晚就回到这里吃饭,吃了饭后就一起做家庭作业。家主人杨玉兰阿姨常把她们一视同仁对待,吃的从不分彼此,常用慈爱的目光关注着她俩……
以上就是我与肖鲜艳俩少女时代穿梭于老街小巷的特写镜头,是我们俩学习生活成长的缩影。
我的初中与高中时代,由于家庭特殊原因,基本上是我独立地在县城里读书学习生活。肖鲜艳同学与我同住一条老街上,又是从小学到高中都同在一所学校,并同一个班级里的同学。也许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缘分,让我与她就形同姐妹,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她年龄比我大一岁,她从小就十分懂事,处处以姐姐身份护着我。我呢,学习方面比她优势些,成绩好,因而她爸妈也非常喜欢我,总希望我和鲜艳一起学习,对她学习有所帮助提高。肖妈妈(杨玉兰阿姨)对我的好,有时甚至还胜过她的亲闺女,她有时给我与鲜艳买的零食总是要先给我一份,后面才给鲜艳,在她嘴里也常念叨我比鲜艳做得好,学习自觉,守规矩,懂礼貌,在她眼里我是乖孩子……在他们家里我无拘无束,就像自己家一样。那时我心里明白:杨阿姨知道我父母不在身边,她是把她善良柔温的母爱分享给了我。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与肖鲜艳就这样由小姑娘一天天成长起来。那条老街,那幽幽的小巷,那上学路上每一处地方都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也许自从我们高中毕业后,下放了,各奔一方……那条老街上再也看不到我与鲜艳同学手挽手,欢快地蹦蹦跳跳的身影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飞一般过去了。而今我们再一回头已不再是当年,岁月的痕迹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变化,但留存在心底的那份青涩的情谊是无法抹去的,人是恋旧的。岁月可以改变容颜,但改变不了我们彼此的初心……尽管我们毕业后各奔东西,下放,工作都不是一处,后又成家,各忙各的事,现在又天各一方……但自从我们有了重新联系上,那根情感上的线又牢牢地牵系在一起了。同学情也是跟兄弟姐妹的手足情一样亲,有时候这种纯情还要胜过亲情。
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今年暑假回到城步到看望杨阿姨老人之事。那天,肖鲜艳知道我回家乡了就打电话邀请我与其他几个同学去她家聚聚。她新建的小别墅在县城西边近郊,她结婚后我还从未去过她的家。自从高中毕业一别至今已有四十四年了未相聚了,这一次相聚意义之大。
那天上午,我们八九个同学一起来到肖鲜艳家,一栋白墙红瓦占地面积300多平米的两层楼小洋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别具气派。当时我就对鲜艳同学夫妻俩建有如此漂亮小洋房羡慕不已,深深佩服她的能干持家。当我们走进屋子,我们在厅里见到了鲜艳母亲(杨玉兰阿姨),她看上去还很健康,穿着也精致,还不十分苍老。坐在厅堂里的沙发上。见到我们一行的到来,她立马站了起来,我们一齐向老人问好!她双目注视着我们一个个看,感到茫然,当她看到我时竟然眼睛一下有了神,激动地握着我的手颤抖的陆续说:“啊,你……你好像是……是我的老同学呀!”在旁的同学都笑了起来,都笑我说:“还是你面子大,老娘就只认得你。”肖鲜艳在旁忙插嘴对老娘解释说:“她是晓蓉呀,是我从小的闺蜜好同学呀!”老娘还在坚持说:“她……她就是我的老同学!”老娘的这句话竟让我眼眶溢出了泪花,让我感动不已。
四十多年未见了,我也从少女变成了一个六十岁的老女人了,八十六岁的老娘竟在老年痴呆情况下还能认出我的影子,认出我是她的“老同学”,这怎不叫人感动!这种渗透人的骨子里的纯洁感情是何等的珍贵!我少女的印象已刻在老人的记忆里。她把她的女儿叫做姐姐,而能记得我是她的“老同学”,我在她老人心目中占有无法分割的情感地位,这就是这世间弥足珍贵的感情。
那天在我们告别老人时,她蹒跚地走出家门,坚持要来送我们一程,她还拉着我的手说:“下次一定再来看我……”,等我们走远了,我再回头一望却还见老人站在门口朝我们挥手致意……当时,我鼻子一酸,眼睛模糊了……我在路上就想:“老娘,您多保重吧!但愿下次我还能见到您!”
窗外,雪花还在漫天飞舞,我伫立窗前,思绪也随雪花一样任其飘飞……
想不到,那次与肖鲜艳同学母亲(杨玉兰老人)一别竟成了永别。我庆幸的是,在老人八十六岁的日子里我还能见到她一面,还能与她交流了一番,还能引起她温馨的回忆,还能让她对余生留有许多希望(她希望我们下次再去看望她……)老人在临终前都对未来抱有希望,这就多好!后来听鲜艳打电话告诉我,天气一变冷,老娘患综合症了,不能行走了,她老念叨要回老屋去,说她老头子在老屋里等他,然后就是不吃不喝……再后来在医院重症室观察了十几天,只吊水在延时生命。最后几天老人一直在昏迷中……她在含笑中睡去,含笑的永远的睡着了,也许这就是她人生最好的归属。
她一生平平淡淡,为人正直善良。她年轻时聪明好学,学有一技之长,会修钟表(在七八十年代她开了个钟表修理店,技术精,生意好。)生有一女两儿,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崽女事业有成,老年有依靠,也算是平安幸福度过一生。
人的一生,草木一秋啊。大自然周而复始,春去冬来,我们人类生生不息。三年的抗疫,我们国人都经受煎熬与考验,我们更懂得了生活的严峻。让我们思想更为深邃,让我们学会更爱护环境,与人类公害作斗争,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让我们更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寒冬已来,明媚的春天已在路上了……
窗外,雪花仍在漫天飘飞,飘飞……
2022年12月28日于长沙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城步第四民族中学退休教师,县作协会员。本人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有散文、诗歌、通讯作品在省市多家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