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空一鹤排雲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14 】






【艺林文苑】
江宏卿先生
网络名
读书
敬呈
【三木秉鳯先生】
经典力作
慷慨激昂
热情洋溢
经典留言


三木秉鳯先生
为传承创新
中华文化
殚精竭虑
难能可贵
他是骚坛一杰
更是一面旗帜
三木秉凤先生
才情卓著
有古人之风
人间万物尽在你笔下
诗词如湧
犹胜唐人

那正是
李筋杜骨融无影
陆魄苏魂幻有形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

创始人
【 齐鲁 】
三木秉鳯先生

主编
希望之梦
老师

第十七届
三木秉凤杯

特等奖
作者
获奖感言

作者
李宗彬


莫道桑榆晚
彩霞尚满天


我

1938年
出生
中共党员

中国
老年作家协会
理事

当得知在
三木秉凤杯

第十七届
征文活动

中
我
荣获
特等奖

时
心情
很不平静


首先感谢
三木秉凤
先生

创建
的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

这个平台
再次感谢
主编
希望之梦老师

为
我的诗歌
提出了
修改建议

并将
平淡无奇
的
《汶水滔滔》

改为
《汶水滔滔流古今》

以
赋予新
的
灵魂

增添了
新的
活力和吸引力


我
从网络中
看到
三木秉凤老师

带着一支
草根文人
组成的
编辑团队
在
征文领域
走过了
六年

在这充满
传奇色彩

的
17届征文
中
每个获奖者
的
奖金

都来自
他个人
倾囊相授

而
他又是
为了什么

为了
中华文化

的
复兴与繁荣

这是
中国文人

践行
文化自信

与
文化自强

的
真实写照


在
利益至上
物欲横流

的
世界
大背景
下

在
道德滑坡

与
诚信迨丧

的
今天

三木秉凤
老师
能带领
一支网络
文化团队
无畏艰险

逆袭而上

只为
文化发声

只为
文化复兴

只为
文化昌盛

同时
又让更多
的
征文者


能在
中华
5000年
的
文明沃土

与
文脉传承

中
感受
作为
炎黄子孙

的
骄傲与伟岸

以身作则
去
弘扬
正能正量

传播
优秀文化

启迪
宇宙智慧

这就是
大爱无疆

的
中华文人

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
征文平台

为
广大文人

提供了
互相学习

的
舞台

再次感谢


同时
我
诚恳感谢

我的
老同学

老同志
久
朋友亲戚

为我的
获奖

输出
了
心血汗水

在此
一并表示
衷心感谢


文化

是
民族的血脉

文化
是
文明的灵魂

人生
赤条条地来
赤条条地去
总要留下
一行足迹
留下
一些文字

我不是诗人
我是个医生

对于
从小生长
在
汶河之滨
的
我是带着
感恩之心
书写
我的
母亲河
的
不仅
我家
在
汶河岸边

我的单位
也在
汶河岸边


我
写好汶河
对历史
对子孙
也是
一个交待

我对
汶河的歌颂

也是对
历史的歌颂

抒发我的
真实情感

弘扬
主旋律

释放
正能量

当然
由于对
汶河
历史知识

的
欠缺
以及
文学水平

有限
我的诗文
一定存在
缺点错误
敬请
诸位老師
批评指正


莫道桑榆晚
彩霞尚满天

我虽届入
耄耋之年

但
文学爱好

的
初心不改
我要
响应时代
的
召喚

创作更好
的
文化作品

让
夕陽更火红

让
晚霞更灿烂


李宗彬
鞠躬
2022•12•30







莫道桑榆晚
彩霞尚满天


第十七届“三木秉凤”杯特等奖作者获奖感言
作者/李宗彬

我1938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老年作家协会理事。当得知在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中我荣获特等奖时,心情很不平静。首先感谢三木秉凤先生创建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个平台,再次感谢主编希望之梦老师,为我的诗歌提出了修改建议,并将平淡无奇的《汶水滔滔》改为《汶水滔滔流古今》,以赋予新的灵魂,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吸引力。我从网络中看到“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三木秉凤征文平台为广大文人提供了互相学习的舞台,再次感谢。同时,我诚恳感谢我的老同学、老同志久朋友亲戚,为我的获奖输出了心血汗水。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人生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总要留下一行足迹,留下一些文字。我不是诗人,我是个医生。对于从小生长在汶河之滨的我是带着感恩之心书写我的母亲河的,不仅我家在汶河岸边,我的单位也在汶河岸边。我写好汶河,对历史对子孙也是一个交待。我对汶河的歌颂,也是对历史的歌颂,抒发我的真实情感,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当然,由于对汶河历史知识的欠缺,以及文学水平有限,我的诗文一定存在缺点错误,敬请诸位老師批评指正!
“莫道桑榆晚,彩霞尚满天”,我虽届入耄耋之年,但文学爱好的初心不改,我要响应时代的召喚,创作更好的文化作品,让夕陽更火红,让晚霞更灿烂!
李宗彬鞠躬
2022,12,30








作者简介
李宗彬

男
山东省
新泰人

1938年
生于
新泰市
禹村镇田村

沂水
医学專科
学校毕业
中共党员

退休前
任
新矿集团
中心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

曾任
医务科
科长

门诊部
主任
等

系
泰安市
作家协会
会员

中国
老年
作家协会
理亊

乌金诗社
理亊

从
中学时代
起
从亊
业余文学
创作

有
诗歌
散文
在
省(市)报刊
发表

其中
散文
《忆慈母》

诗歌
《煤海韵语》

获
《老年作家》
金奖

出版
诗文集
一部

地方志
一部

个人简历

被
收入
《中国文艺名家成就大典》

和
《山东作家辞典》

中







【编辑制作】
姓名:王秀榮
性别:女
生于:1946.10.29
籍贯:天津市
于1963年被中央
國防軍委择优
经中央培训奔赴
祖國内地
中央隶属國
防绝密軍工
与軍为伍三十载
就职于
全面貭量管理處
在职期间
是
本企业
特邀通讯员
暮年
退休重返天津











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