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手记连载 25
他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
来访者:吴某,男,40岁,老板
初访时间:2007年3月14日
咨询次数:1次
咨询地点:昆明心灵伊甸园心理咨询所

人到中年的老吴平时是个谨慎的人,虽然有了公司,收入不错,但在生活方面也还是很朴素的,不像一些大款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可是,为了生意,他也还是要应酬一些朋友,免不了也有逢场作戏,随波逐流的时候。
不久前,一帮生意上的朋友相约一起去泡温泉。因为其他的朋友都叫了小姐相陪,他得和大家一样,否则怕朋友们说他不够男人。在朋友们的怂恿和嘻笑中,他也叫了一名小姐陪同自己泡温泉。就在起身穿衣的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臂上的皮肤被划破了一道小口,伤口不大但很明显。他下意识地叫起来,我有伤泡温泉会不会传染病呀!身边朋友则开玩笑说:小心艾滋病哦。老吴的心里立即产生了不详的感觉,喉咙里像飞进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回家的当天,他就感觉自己头痛发烧,胸闷,浑身酸痛,喉咙痛,感觉喉咙里总是卡着什么东西,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去医院检查过,不红不肿,不发炎,未查出有异物,也没有感冒。医生说身体正常,没有任何病。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老吴还是有那些症状,而一起去泡温泉的朋友们全都好好的。
他怀疑自己染上了艾滋病。上网去查资料,感觉自己的症状很像艾滋病初期的症状。他瞒着家人偷偷上医院去抽血做了一次HIV化验,但人家说艾滋病毒要感染三个月以后才能检验出结果。在等待的日子里,老吴真的是度日如年。他不停地上网找医生诊断。访遍了全国知名的艾滋病专家,专家给他的答复几乎是一致的:要等三个月以后检验报告出来才能下结论。现在的症状并不是艾滋症状,即便感染了艾滋病毒也不会这样快就出现症状。尽管专家都这样说了,他仍然不相信,他确信他真的得了艾滋病。而且,他觉得他等不到三个月就要彻底崩溃了。他整天忧心如焚,还得躲躲闪闪,生怕被家人看出什么破绽。
当老吴垂头丧气地坐在我咨询室的沙发上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样子着实有些吓人:布满了血丝的双眼同时也布满了惊恐和不安,表情僵硬,说话都不是很自然,两只手一会儿紧紧地握成拳,一会儿十指交叉抱在胸前。他说话的时候不停地清嗓子,仿佛喉咙里卡了东西。不说话的时候,牙关紧咬,感觉下颌部的肌肉都快陷进牙缝里了。他是担心感染艾滋病而紧张过度了。`我不是艾滋病防治专家,但了解完他的症状和求治经历后,我断定他是心因性疑病症,他的身体症状应该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躯体化症状。说句心里话,以我个人的道德观,我很难接受眼前这位来访者,我其实很想说你是活该。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我不能以我自己的道德观去度量我的来访者。他是来求助的,不是来接受我的指责的。除非我不接受他的咨询来访,既然我接待了他,我就应该清楚地知道:我现在是在帮助他走出困境,而不是在开道德法庭。因此我必须保持中立,以接纳、包容的态度,理性地对待来访者。
我先请他谈“泡温泉”事件后这段时间的心理感受,他说自己现在既悔恨、羞愧,又害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因为怕朋友笑话,充男子汉,还抱着侥幸心理,现在无颜面对父母、妻子。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自己体验了一生当中从未体验过的紧张、焦虑、恐惧和羞愧难当。我再请他谈是否有勇气承担以后的一切后果?他说没有勇气,他实在是没有能力承担后果,但是不能不承担。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深刻的教训,如果真的得了艾滋病,也许这一生都再没有赎罪的机会了……
如果有机会你又会怎么做呢?
我还有机会?他问。
我说只要人活着就有机会做他当下可以做的一切。他沉吟良久,若有所思地说:如果还有机会,我要加倍补偿我媳妇,好好的照顾我的父母和孩子。
交谈的时间长了,我对他的印象改变了好多。而且我发自内心的觉得,我有可能帮助到他。
感觉时机差不多了,我开始使用暗示语言模式暗示他:我在做心理咨询之前也曾经有段时间搞过医务工作,我懂医学,我认为专家给你的说法是对的,你现在的身体症状不是艾滋病的症状,而是你心理过度担心、紧张,加之休息不好,身体疲乏使这种感觉加重。他说,专家也都说过不是了,但是自己还是放不下心来。他总是围绕艾滋病的圈子转。这样他是无法走出来的。我加重了语气说:其实你担心的不只是艾滋病本身,你更担心的是艾滋病暴露后,你无法面对你的亲人!你不但不能给你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一个交待,也不能给自己的良心一个交待。是不是?
是。他的头低到我看不见他的眉眼。
这个担心让你吃不下睡不着,紧张过度,疲惫不堪,对不对?我继续挖他。
对。
你觉得你继续现在的状态对你有好处吗?我开始引导他。
肯定是不好了,所以才来请你帮忙呀!
你不想继续现在的状态,那你就要换一种方式来思考问题。
怎么换?
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无论你多么后悔,你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重新作一次选择,也不可能把发生过的事情抹掉。而你自己也必然要为事情的结果付出代价。虽然还没有得出艾滋病的结果,事实上你已经为此事付出了代价,这就是一个多月来你在恐惧不安的日子中所遭受的精神折磨。这件事算是你的人生当中一件影响较大的负性事件,它将可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很多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于可能改变你的人生。怎么说它都是一件影响不好的事。他睁大双眼看着我。
我继续说:但是你有没有看到这件不好的事虽然让你受尽了惊吓,无限的懊恼,其实对你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我注意到他十分惊讶地看着我。我加重了强调的语气:这个事从心理学意义上对你来说不完全是坏事。
老师,怎么理解你的话?
看得出他对我的说法很注意。我说,从事情的另一方面来看,在你体验恐惧和道德煎熬的同时,你已经从中得到了一些人生难得的经验:你知道了人的一生中,有些错误是终生都不可以犯的。你知道了明知故犯的人都是被自己的侥幸心理害的。你也知道了毫无原则的随大流并不是真正男子汉的作为。这些经验在你今后的人生当中,将会使你终生受益。
我分析给他听。他点头表示赞同。我继续说:如果说,在此之前,你的内心里还有许多不安分的因子,于你的婚姻和妻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因子。那么,今天,你仔细地审视自己的内心,这些因子还有多少?一定是消失了很多吧。或者是已经荡然无存了吧。当你感觉到这些的时候,你不觉得自己从此有了很大的不同?从一个成年男人的角度说你因在过失中获得经验而正在变得成熟了。从你妻子的角度来说,她从此有了一个责任感更强,安全系数更高的丈夫。这是否可以认为是一件幸事呢?如果你真的有了这样的感悟,那么你的人生从此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从现在开始,这个过失事件带给你的恐惧和不安,将会渐渐淡薄,而你已经从痛苦的经历中体验到更多积极的意义。这个过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使你惊惶失措,同时也使你觉醒。如果你能从中吸取教训的话,这件事情对你是有正面意义的。它帮助你意识到了一个男人的道德和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也是幸运的,因为你今后的人生也会因你现在的醒悟而有转机!
听到这里,老吴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绷紧的面部肌肉放松下来。我注意到他好长时间没有清嗓子了,我说你看看喉咙里的东西还在不在?
他轻咳了一下,又咽了一口口水。咦?不在了,也不痛了。奇怪!头好像也不痛了。真的是我心理作用?!
他问我:曹老师,你以前是医生啊?
我说20年前在医院工作过,现在改行做心理医生了呀。
曹老师,真的要谢谢你。我没有想到事情还有另一面。我原以为我这回完了,彻底完了。现在你又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转机。我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今后该怎样做人、处事的问题。现在我很明白,如果我真的得了艾滋病,那也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害怕是没有用的。我必须面对。
后面这句话本来是我想对他说的,他自己说出来了,比我对他说要更有意义多了。
他说他现在感觉好轻松,一个多月都没有这样轻松过了。然后又说过几天再来找我。
我说你不需要再来找我了。回家该干啥干啥跟以前一样,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好了。然后,我把他送出了咨询室。
我之所以不给他预约下次咨询,是要给他一个肯定的心理暗示,好让他放下心来,消除无端的怀疑。
咨询后记
老吴因做了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内心有种不安和愧疚,同时受到外界的不良暗示,内心恐惧、担忧过度,又对身体过度关注而产生疑病心理。他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个性方面的原因。在他的个性中存在着弱点,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怀有侥幸心理,在他人的推动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是他的内心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所以事后他开始后悔害怕,从而产生恐惧和心理冲突;三是他有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加之他对艾滋病致病因素有部分认识和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良暗示对他产生了强大的作用,他由于紧张、焦虑而产生了严重的躯体症状,并使他坚信自己得了艾滋病。道德冲突是这个案例的关键的线索,老吴因对自己有道德批判且害怕承担严重的后果而产生心理冲突。而心理咨询师探知了他内心中存有善良的信念,一个知错却不知怎样回头的人,的确是需要有人为他引路的。帮他从道德冲突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就是让他认识到他的良知和能够担当的勇气可以改变他今后的人生。
对于疑病心理或疑病症,心理咨询通常施予积极暗示的治疗方法,医学上则常用安慰剂作为辅助药物加上心理暗示,通常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案也是运用了积极暗示与认知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的。
知识链接
疑病症
疑病症全称为疑病性神经症,又名癔想症。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度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患了某种或多种疾病,能感觉到身体的某些不适而反复就医。作了大量检查,但仍对反复检查无病的结果不满意,并且对检查结果表示怀疑。患者病前个性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自我中心,但除了严重的疑病症状外,其他认识良好,主动求治,无任何精神衰退,体检或实验室检查均为正常。一般较易诊断。
作者 曹立萍

主播 红雨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