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挚友、原仙桃市公安局一位领导曾用“三个一”总结了他对我父亲叶培元的评价,他对我说:“你的父亲是刻苦学习的一生,是兢兢业业工作的一生,是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生。”
(一)
父亲叶培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沔阳县通海口工作十余年。那个年代的农村工作是艰苦的,父亲常年一辆旧自行车,一身补丁衣服,一顶斗笠、一双草鞋,无论严寒酷暑,常年在农村蹲点,栽秧、割麦、锄草、挑肥样样都干。
父亲曾患有严重的胃病,动过手术,胃切除了三分之二。
父亲曾经下放开荒的赵西垸农场、曾工作多年的通海口区那时都是血吸虫病重疫区。据父亲说区政府周围饮水、洗衣的永湘河也有不少钉螺。血吸虫病慢慢地侵蚀着父亲的肝脏。
与此同时,在“文化大革命”的日子里,父亲作为通海口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挂黑牌、“架飞机”,进搬运站马棚劳动,去湖区改造等,有病不能治,有家不能回。繁重的劳动,残酷的折磨,致使小病拖成大病。
(二)
1971年,父亲叶培元在沔阳县电油厂刚刚工作两个月,又受命回到了通海口区。父亲带着严重的疾病硬撑到这一年的冬天,终于一病不起,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来到武汉同济医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同济医院依据病情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病床上挂上了红条子标记,由普通护理改为特级护理,并通知了家属与单位。
1972年初,病情仍无好转,于是转入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经过长达8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水逐步消退,病情有所好转,生活可以自理。
一场生命攸关的大病,经过二、三年的治疗,身体有明显好转。于是,县委安排父亲到县直单位任职。
这时,父亲多次向县委提出,不再负担任何领导职务,要求回到公安机关作些文字工作。
于是,父亲1975年正式调回公安局,负责来信来访工作。
为此,父亲在给我的书信也说明了此事:“革命工作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人老了、病了,就要主动地让位。现在局里一些老同志认为我这样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思想境界是比较高的,是符合党提出来一个共产党员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精神的。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希望你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正是这种乐观精神和病后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的做法,父亲慢慢恢复了健康,又活了一个43岁。许多熟悉他的人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