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组织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社会各方面,体现到当前工作开展和下步工作谋划之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引领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故本网开设专题定期刊发各地通讯员发来的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文章,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和踴跃投稿!本期党纪国法栏目我们刊发本网通讯员四川省涪西镇人民政府李星宇同志撰写的体会文章,供大家浏览!
建构县域医共体,守护百姓健康安
李星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近年来,我国通过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进一步补齐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短板,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践表明,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各地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县域医疗均衡发展,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以实现就近享受更好、更优、更实的健康服务。
一要坚定“一条心”,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老百姓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明白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始终把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县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9年县以及县级市的面积加起来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0%,县域人口更占全国人口的64%,我们可以看到县域卫生领域发展对中国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县域要立足“强县域、强基层”理念,坚定“一条心”,牢牢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的健康工作抓实,确保各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更好的守护百姓的安康,全力以赴推动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下好“一盘棋”,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人员队伍建设、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让县域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未来我们还有持续发力,进一步整合县域医疗资源,重点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完善医共体组织领导架构,制定完善相关运行制度、规则,合理配置基层县域各乡镇医疗资源,构建了分级诊疗新秩序,加大医疗资源的注入,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下好全域医疗资源“一盘棋”。
三要拧成“一股绳”,增加资金人才保障。医疗保障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命健康、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步入新时代,医疗领域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医疗建设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各大县域要紧跟时代发展,拧成“一股绳”,持续增加资金人才保障,充分依托智能科技,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打造最准确的医疗“工具箱”,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以实现就近享受更好、更优、更实的健康服务。“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各县域人口众多,要推动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助力,要整合县域各级医疗资源,加强基层医生的医术,培养基层医疗人才,提高基层医生待遇,让医生得到保障,患者得到实惠,使群众可以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编辑: 雷世锋 审核: 赵建平 签发: 孔绪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