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的风景
作者:张雅琴(秋水)
2012年秋天,我访问了月亮湖,月亮湖就在家乡内蒙古扎兰屯市柴河镇境内,开车只用三四个小时即到了。事隔六年,至今还时常回味起湖边的景色。一遍遍地欣赏着从月亮湖拍回来的美照,所有的湖边美景都复苏在了眼前。

头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早晨乘车出发,天际薄明初透,我们沿着山路去访月亮湖。一路青松扑面,五彩的野花含笑,迎着碧绿生气勃勃的松林,穿过花廊,踏过栈道,攀上山梁,月亮湖就在眼前了。

啊!眼前那一泓月亮湖圆圆的,恰如一轮满月,她就落在大山之巅。亿万年独处荒郊野岭,让人怜爱。那是一个人迹罕至,嚣尘不染的地方。见到了幽幽楚楚的一泓清水,心情激动不已。月亮湖似一面大镜子。许是千年前彼此就有过默契,我只是随意地一瞥,竟然便好生地喜欢上她了。

月亮湖,就是天池,词典上解释,天池:天上来的水。平心而说,若在别人眼里,这里实在是一个平常的所在,听说有人观看月亮湖回来,别人问她:月亮湖好看吗?她只说:“就是一个水泡子。没啥好看的。”而这普普通通的水泡子于我却佳妙无比。那片湖水真美,湖岸凸起的漫坡北半边有数棵茂密的松树,月亮湖被松树包围着,在深蓝的湖水中倒映着碧绿的影子。

湖水静静的,听不到一点声音,两只鸳鸯在水里一前一后欢快地游玩嬉戏。紧挨着湖边,有一圈水草,长得茂密且一般匀称,就如经人工雕琢上去的,很像精美的工艺品。如果把月亮湖比作美人的明眸,这圈水草很像丽人的长睫毛。仿佛那美人扭动婀娜身姿在向我走来。湖水清澈幽静,仰望天空,看得见蔚蓝的天穹,几朵白云在游移。更衬托湖水的幽静。我仿佛看见一群仙女在湖中游玩向我微笑。湖的另一边有百花坡,坡上开着各色野花。蓝的是桔梗,黄的是野罂粟,粉的是刺玫花,白的芍药,还有一串串紫色小花是黄芹……野花缤纷,露珠晶莹,这个大花园,到处充溢着芳香。

其时晓光清凉如水,空气如刚从技头摘下来的樱桃一样鲜新。我陶然忘机,双脚就随意舒适地踏在草丛里,围绕湖边转一圈,驻足观看,久久陶醉于湖水与她周边的景物。此时此景,我将红尘万丈全忘于九霄云外了。一种透彻的愉悦与感动,顿时涌上了心头。我居然就觉得月亮湖周围,是那么美丽,是那么富于情致。芊芊翠碧,露水重重,抑或是贮的昨晚的残雨,我们的鞋子全湿了。可是,我却觉得特别开心。我想,既然可以张开臂膀拥抱这若大世界,难道还怕这一点点露水么?况且在这难得的早晨,只消抬臂就可能揽到大把的温馨,大把的纯净,这就够了。

月亮湖很大,方圆有1.5公顷的面积,这泓湖水,清澈透明。若一颗不曾被沾污的心,灵动的湖底露在湖面上的水草与水面那两只不离不弃的鸳鸯。且绝无牵绊,绝无喧嚣,绝无争占,绝无伤害。偶尔几只燕子掠过湖面,几缕云影飘过,几枝松枝拂过,又很快平宁下来,任由这玉洁的处子静静地构写不尽的诗意。

不时有风自湖的彼岸蹑足而至,携来如许芳香。我悄悄拽过一袭蕙风衣角,问她这些馥郁的香气,都是些什么花吐放?而且,我亦隐隐听见得湖的周围那片林子里,轻盈地溢出一曲又一曲佳籁。是鸟鸣?是笛音?颇费心思猜疑。好在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给我带来的鲜有的欢乐。那一刻,我只恨不能变成一只鸟雀同声欢啼。

是的,湖边那一大片松树林在蓝天的衬托下真美。当然不止是她的碧色,松树舞者一样错落而有致,疏朗且多姿,倒映在湖中的倩影,让人真假难辨。而那些松枝太像一只只手臂,一群在用全身心奋求什么而又吝于张扬的生命。这片松树林,更天然更本质地呈示一种静穆、淡远、高洁的美,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而令我尤其感觉到的是,当亿万缕温煦的阳光哗的一下破空而至,灿亮地照射我面前那片高大的松树林时,一缕微风袭来,那些被阳光浸染的纷披的叶子,全都灼灼地活泼起来,生动起来。它们仿佛不再是叶子,而是只只金翅鸟,又如一个个刚从琴键上腾起的音符、一群纯净天真浪漫的孩子。他们好似正在向我走来,不,正朝着世界走来,跳跃、欢呼、歌唱。

凡是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铭心刻骨。我忘却不了月亮湖边那片松树林,忘不了百花坡上那片缤芬的野花。与幽幽的月亮湖和她周围的松林邂逅是我的幸运,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力量,能使人变得更美丽,更年轻 、更充实、更高尚。

作者简介:
张雅琴,笔名:秋水微澜,退休教师,1946年生于辽宁昌图,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出版文集《岁月留痕》,《文韵 秋水》,等十部。现为中国散文家、中国现代作家、内蒙古作家、呼伦贝尔作家等协会会员。
另学诗吟曲,师从师悟老师。已出版诗集6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