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常说:“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只剩七八天。”时间过得可真的快呀!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五豆节,紧接着就要过腊八节了!回想这一年,疫情时刻缠绕,让人心情不能放松。心想年末放开了,人们应该高兴,可谁知还不如以前,每天都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搞的人们见面的问候都是“你羊没?咋还没羊呢!马上过年呀!抓紧羊。”唉!一声长叹,艰难度日。

中午给两个臭小子做了五豆粥,俩个臭小子说:“这就是各种豆子和大米麦仁熬的粥木,比平时的粥多了几种豆子而已,还搞的这么隆重?”我笑着说,你们尝尝,香太太。说实话,当我端起五豆粥碗的那一刻,儿时的记忆,犹如昨天,依然那么清晰,不知从何时开始,或许从自己拥有记忆力那天开始的吧,每年入了腊月,就盼着喝了五豆粥,吃了腊八面,就要过年了。

记忆深处的五豆粥,从腊月初二,三就开始筹备了,东家婶婶端来一碗豇豆,西家嬷嬷送来一碗豌豆,还有左邻端的麦仁,右舍给的红枣。腊月初四晚上,老妈把自己家的,邻居送的五种豆子放盆子里用温水泡着,等到第二天老妈早早起床,先把晚上泡好的豆子煮锅里,一会用勺子搅搅,一会给锅里加水,等到豆子快好的时候,几种淘好的米一起放锅里,还要不停的隔会看看,搅拌,等到粥的鲜香味飘然而来,我们姊妹几个这个过去瞧瞧,那个过去闻闻,好似世间的所有美味都集中在此时的锅里,又似多年从未打开的味蕾在此时却顷刻而至。五豆粥终于熬好了,老妈给我们一人盛一碗:“娃娃们,快来,五豆粥盛好了”,我们姐弟妹六个一哄而来,围桌子旁边,孩提时代的我们也真是有趣,你看她的碗里,她看你的碗里,谁的碗里几颗枣,几颗豆子好像都要数个清楚。而今,这些都已成为永久的过去,饭桌前的嘻戏,饭后轮流洗碗的情形再也不复存在,就连姊妹们之间儿时的“唇枪舌战”都那么让人回味悠长,记忆颇深。

“老妈,你发啥呆呢!快吃饭,一会凉了!”哈哈,儿子的一句话,将我的思绪拉回了,赶快吃起碗里的五豆粥来...

作者简介
李晓梅,陕西商洛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多种杂志报刊和微刊。文学观:读书写作是我抚慰心灵的一种方式,也是与这个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写于2022年12月27日下午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