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九十九)
如果说,日军的主力被调动到华东是中了中国方面的诡计,那后来日军在战略上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则是日军自己的责任。
由于日军始终把攻占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作为主要战略目标,致使中国军队在徐州、武汉两个百万数量级的大会战中都未能被全歼过一个师级以上的单位。
1944年日军在付出了伤亡二十多万人的惨重代价后打通了大陆交通线,占领了从武汉到南宁的铁路线和沿线的所有城市,就像一条极长的蛇。但占领还没有满一个月就被迫从所有被占的地方主动撤了回去。
因为他们两侧六、七十万中国大军虎踞险要,随时可以将其分割围歼。
至于日军主动挑起日、苏争端,发动张鼓峰、诺门坎战役、
袭击珍珠港、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去捋美国佬的虎须,
那更是愚不可及。
至于日本的政略,一会儿与它的法西斯盟友交好,一会儿又互掐。一会儿宣布不以中国政府为对手,一会儿又宣布中国政府已经降为地方政府,更是把自己摆在了空前被动的地位。
直到后来它在太平洋战争中将所有的海、空军的有生力量基本上打光,派出去的几十万陆军没剩下几个的时候,它再想找中国政府谈判,想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怎么也开不了口了。
日本政府又是极其虚伪、极要面子的,只好大口大口地吞吃自己种下的苦果。
以至于战后日本的理论权威说,当初宣布不以中国政府为对手的国策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最大的失误!

1939年9月14日日军华中方面的第11军的第6、第101、106师团,第3、33五个师团和海军陆战队共计十八万多人及多艘舰艇、上百架飞机分别从湘北、赣西、鄂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进攻。
并计划于9月30日以前占领长沙。
此举拉开了第一次长沙保卫战的序幕。
薛岳刚被蒋介石任命为九战区的司令长官,此刻正踌躇满志。
前不久他因为丢失了南昌而遭老蒋痛斥,一直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狠狠地教训一下骄横的日本鬼子,以雪南昌失守之耻。
为此他煞费苦心地研究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武器战力;战略战术等方面的情况。还组织参谋人员实地考察,潜心研究本地区的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决心使用“天炉战法”给日军以致命打击。
在战区将领的作战会议上,薛岳传达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湘北作战方针:“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舍之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敌如突入第二线阵地时,我军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之侧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伏置于长沙附近及以东地区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
薛岳说:“我等九战区的数十万将士务必坚定执行军委会的作战方针。要充分利用湘北天然有利之地形条件,你们看——”他用木棍指着墙上的作战地图:“湘北的地形十分的特别,左有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右有雄峻对峙的幕阜山、九岭山。只在中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通道。而这条稍平一点的通道又被新墙河、汨罗河、捞刀河和浏阳河四条滚滚江河横卧挡道。
在我强大的阻击之下,日军即使到了长沙,也必成强弩之末!

在这里,我们战区的作战方针与军委会的略有不同,不是‘万一敌进逼长沙’,而是我们有意将其引到长沙,使用‘天炉战法’,将其一鼓歼而灭之!”
看到一些将领面面相觑,薛岳朝关麟征将军递了个眼色。关麟征(十五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由薛亲兼)站起来说:“所谓‘天炉战法’,其实就是‘后退决战’。这是薛长官的独创的战法。它的要点是:‘层层阻击,消耗敌军;让开中间,占领两厢;后退决战,瓮中捉鳖’。等已成疲惫之师的日军到了长沙城下,”他用双手狠狠地一掐:“我数十万大军就像燃烧熊熊大火的天炉,把倭贼烤死、烧焦!”
听了十五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关麟征将军的话,众将皆面露振奋之色。
薛岳站起来宣布命令:“关麟征率所部第十五集团军之52、37、77三个军和王翦波游击纵队在湘北新墙河、汨罗江至长沙一线构筑阵地,层层设防。罗总司令卓英长官率第一、三十集团军及49、74军在赣北布防----”
最后,薛岳板着脸说:“此次会战,众长官务必严督所部官兵,用命作战、奋勇杀敌,发挥许崇辛之精神,痛击倭贼。有不从命令者、临阵萎缩者、贻误战机者,军法从事,严惩不贷!”
薛岳所提到的许崇辛,是52军195师的一个上士班长。
二个月前的一个深夜,他身上挂满了手榴弹,凭着一身好水性,只身一人潜过新墙河,把手榴弹和炸药都用麻绳连起来,塞进日军的帐篷和汽艇里,一举炸毙日军22人,汽艇七艘。许班长为此受到军委会的特令嘉奖。

18日拂晓,日军精锐部队第6、13师团五万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新墙河以北的中国守军发起攻击。
第一波攻击部队就使用了三千余人。
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日军的重炮猛轰新墙河我军全线阵地。在炮战中,我军的炮火一直处于劣势,炮兵与火炮损失很大。我军金龙山、斗蓬山等处的工事、阵地尽被摧毁。
我守军冒着枪林弹雨在暴露的阵地上拚死抵抗,死战不退。两天打退日军数十次猛烈进攻。
战至19日下午。我52军2师8团的胡春华营除7名重伤员先天被抢救下来外,余皆壮烈殉国。
20日,日军又故伎重演,集中优势炮火猛轰我雷公上、草鞋岭、笔架上一带阵地。我阵地被炸成一片虚土。
守这一线阵地的是52军195师的史思华营。史思华不顾惨重的伤亡,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多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日军在我阵地前遗尸累累。
我军也打得很苦,活着的人也几乎没有不挂彩的。
在日军炮火最猛烈的时候,师长梁愷好容易接通了营指挥所的电话。
梁师长不愿意看到自己这员心爱的虎将遭到不测,就对他说:“敌人炮火太猛,实在不得已的时候,你可以把部队撤到二线阵地!你已经尽了力了!”

史思华对着电话大吼:“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师座,我辜负你的栽培了。我决心与阵地共存亡。来生再见了!”
是日,史思华营700余名官兵没有一个撤下战场,全部惨烈战死。
但是,日军投入一线的攻击部队也伤亡过半,失去了继续攻击的能力。
23日晨,日军第6师团在强大炮火的支持下,强渡新墙河。中国守军待其渡至河中间时,轻重火器猛烈开火,打得日军死伤累累,联队长山村治雄也被击毙。
日军缩回,旋出动战机二十余架对我军阵地狂轰滥炸。我工事多被炸毁,许多官兵被倒塌的工事活活地埋死在掩体里。尽管如此,我军仍未退缩,待敌半渡之时,再施以猛击。日军八次渡河,均未成功。日军黔驴技穷,又把毒气弹搬了出来猛轰我阵地,同时调海军、空军助战。
我95军在营田的阵地被炸成一片焦土。日军这才得以渡江。

湘北战役的前哨战激战五昼夜,起到了阻滞、消耗和挫伤敌军的作用。为我军主力从容后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日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突破了我军一线阵地,继续向我布防在汨罗江一带的二线阵地进犯。
日军还玩起了“偷地雷”的把戏。
奉命守卫新市浮桥的新兵杨佩尧发现,在紧跟在我撤退部队后面的中国难民中,有一个戴眼镜、穿长衫,书生模样的人突然从身后的行李里拖出了一挺“歪把子”机枪!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