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里锡山“转山”采风
作者 周艳珍
诵读 小荷清青
1971年初中毕业,我参加工作,在云锡建安公司当了一名建筑工人;1978年转岗,在云锡建安小学,我当了一名云锡教师。一辈子都与百里锡山结缘,各个厂矿转战施工,建盖厂房住宅楼,教的是云锡职工的子女,送了一茬又一茬小学毕业生。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步履蹒跚银发闪烁。9月6日,欣逢白露金风送爽,兴致勃勃与30余老作家老艺术家携手同行,再走百里锡山,我不禁感慨“天若有情天亦老”,锡山勃发正青春。
采风小车队在盘山陡峭的矿山公路上行驶,海拔越来越高,昔日的老马矿,峰顶的雷达站,阴山的草原牧场,我终于看到你的“真颜”。石丫口那一片山坡上,断壁残垣松柏环抱,这是革命先烈李鑫,当年播撒革命火种的地方,身临其境凭吊,怎能不肃然起敬呢?
小车队行驶到老阴山顶,老文友们争先恐后,居高临下俯瞰锡都个旧,拍照留念。这两山夹一湖的高原景致,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车队继续前行,走过一个个村寨,我看到了半坡庙、黄茅山选厂、牛坝荒尾矿坝、新冠采选厂……中午,品尝了凉卷粉烧豆腐,驾驶员王师把我送到阳山公园正门口,我独自一人东游西逛寻寻觅觅,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60年前,朱德委员长亲临矿山的题词纪念碑:“锡都跨个旧,采炼与前殊。改为机械化,利用计锱铢。”
这难道不是名副其实的“镇园之宝”吗?驻足纪念碑前我情不自禁吟诗一首:《伟人足迹》
阳山公园碑文红,
故地重游荡情涌。
当年朱德委员长,
亲临矿山挥毫雄。
第二天清晨,穿过锡都隧道,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来到了大屯锡矿(松矿甲界山)参观游览。看到熟悉的招待所,熟悉的餐厅,熟悉的小学校,熟悉的办公楼,熟悉的坑口,熟悉的运矿车……故地重游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那时的我,正是花样的年华,事业正年轻。
豪华大巴车在陡峭狭窄的矿山公路上行进,道路旁边的保护栏杆,仿佛时时刻刻在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驾车。“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大梨花山放眼眺望,曾经上过央视新闻的美丽的大屯坝,曾在这里工作二十余年的我,怎能不赞叹风景这里独好呢?
大巴车又开到了云锡锡矿(官家山选厂)。哇塞!名闻遐迩的花园工厂,我回来了。曾记得当年每逢25号选厂发工资,赶集的日子,街道上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地摊上的货物琳琅满目任其选择,此情此景我怎么会忘记呢?
换上工装参观数字化、智能化、年轻化的选矿车间,我们仿佛触摸到了锡矿的脉搏,正有节奏地和着新时代的节拍轻松愉快的跳动。这里看到的,难道不是百里锡山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吗!
百里锡山有多长?我们的脚步,丈量的只是截一段比较好走的路程;矿藏资源有多深?我们的目睹也只是浮光掠影的罢了。而我,却在奔古稀之年的夕阳路上,在故乡锡都个旧的百里锡山,老文友陪伴“转山”,又欣赏到了最美丽的振兴锡业的壮丽风景。这难道不值得我撰文以记之吗?

主播 小荷清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