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里村一我可爱的故乡
文/惜缘
贾里村是长安区最大的古老而富有文化气息的乡村,我是土生土长的贾里村人,对贾里村有着浓厚的感情,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发小及老同学,也有着我割舍不下的儿时回忆及远去的背影,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结合新时代拆迁重整的步伐,远去的村庄已经不存在,但我深深的思念我的故乡贾里村的风土人情。
贾里村总人口过万,四五千户的大村大舍,二十三生产小队,分东西南北四个大片,东片分大东街,小东街,还包括魏家河几个小队,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村中心的十字街可谓热闹非凡,早上的集市应有尽有。
贾里村可是个风水宝地,神禾塬有古墓,经过考古勘测和发掘,在贾里村塬上西安财经校区内发现一处独立大型陖园制的战国秦单人的陵园遗址。
贾里村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古有名将武士,河西四将之首靖逆侯张勇故里就是贾里村,英雄烈士王百忍,共青团员张士兴,马来学,马志强为解放事业英勇牺牲。
近年来年轻骨干团队白贵军,马红信,梁苗巧,韩双平年轻有力,干劲十足,扶贫修路,慈善捐款,贴心为民,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善事干好事,深得民心,人人称赞。
早市十字街的凉皮,肉夹膜可谓量大味美,价格便宜,菜盒,米线,冒饹络红艳艳的辣子香的直流口水,香的没法说,新鲜青菜一排一排,应季蔬菜瓜果一一齐全,夏季的西瓜沙瓤特甜,新鲜的西红柿个个红的透亮,鲜的蒂绿,叫买声声,吆喝此起彼伏,不断于耳。
十字街的中老年人的换季衣服经济实惠,色泽靓丽,样式时尚,时尚帽子,眼镜各式各样,花样品种繁多,看的你眼花瞭乱,动心的想摸一摸,试一试,热闹的十字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提起贾里村的趣事趣闻九天九夜也说不完,贾里村人杰地灵,北邻韦曲,何家营,西邻杜永村,香积寺,南邻新民村新庄,东邻鱼包头,常宁宫,脚踩滈河水,北枕神禾塬,瞭望终南五台山,泥田种水稻,米粒糯香金不换,白米米饭就酸菜,香的半辈难忘掉,嘎嘣脆的锅底赛锅巴,北塬麦穗金灿烂,丰收喜悦眉飞舞,贾里村可是十里八村的富裕村。
贾里村的社火是远近闻名的好行头,衣服色艳靓丽,化妆干净,听说化妆师是请的西安戏剧院的专业化妆师,清楚记得《卷席筒》《三滴血》《铡美案》《火焰驹》《三娘教子》《林黛玉葬花》《探窑》等等,年年岀新,年年同戏不同景,年年同景不同戏,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秧歌队,马牌子,冲天的信子,高翘的柳木腿,年轻人的歌舞先行,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热闹的场面记忆犹新。
贾里村的人热情豪爽,不枸小节,说一不二,守信用,善良厚道,贾里村的副业多元化的发展,过去的背子厂,鞋帮厂,造纸厂,木工厂,西砖厂,北砖厂,生意红红火火,诚实守信,口啤很好,至今流传很广。
贾里村信佛拜佛人都很善良,东南西北有庙堂,初一,十五庙门开,善男信女烧香求佛保佑平安健康,香火旺盛,老少皆有,心诚则灵,有求必应,绝不马虎。
贾里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推进,大学城的营建,风景如画,四季如诗,风水宝地,广结文人墨客,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花园式的校园如雨后春笋高楼林立。
贾里村是长安区最耀眼的风景,来长安区的人必定知道大村大舍的贾里村,至2019年的拆迁工作进展,村民各奔东西的自行落居于邻村邻街,如小江村,新民村,香积寺,韦曲,何家营,散住的贾里村父老乡亲见了面还是格外的亲,互拉家常,互诉现况,人们期待新家园的建成,我想,这一天不会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