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丹丹开花崖畔畔红
秦健
六月的洛塬,艳阳高照,天空湛蓝。刚过夏至,空气已明显热了起来。清晨,睡眼惺忪中,隔着窗帘,都能感觉到室外阳光的威力,似乎整个世界都明晃晃,亮堂堂。高原日出更早,无拦的炫耀晃的人眼前白花花一片。
徐徐晨风中,我驱车前往妻子娘家。沟环路绕,草木青青,绕至沟底,再蛇形上塬。每逢转弯,林荫遮挡,鸣喇叭已成为习惯和本能。相对狭窄的坡道上偶尔有车辆对过。行车上塬快过半时,副驾驶座上的妻子突然惊喜道:“快看,路边上有株山丹丹!”我惊讶之余,车已闪过。“噢,竟然有山丹丹花!”“前面我再留意……”妻子回复。终于,几分钟后,在一段直行的道边,妻子又发现一株山丹丹。我靠着路边,小心地驻车。果然,崖畔边有一株山丹丹,似婷婷玉立的姑娘,在清风中婀娜的摇曳着,红如胭脂,充满张力地怒放着,在青草葱茏中格外惹眼。我们仿佛发现了难得一见的宝贝儿。因为,在黄土高原工作20余年,我这是第二次亲眼目睹山丹丹花开。
记忆中,小时候那首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陕北打上了山丹丹花开满山野的烙印。童年时,家喻户晓的《山丹丹》洗衣粉让我从图片中直观地“看到了”陕北的山丹丹花。而真正意义看到山丹丹花,还是1997年结婚前后,和未婚妻前往吉子现娘家的山坡上。当时,由于没有开通公路,从当初工作的黄陵坐班车,抵秦家川火车站,换乘火车,到达沟底川道的卢家河小站。说是小站,其实是一个有10余户人家居住松散的小山村,无遮无拦的地方。顺着铁道步行300米左右,在靠近隧道的地方,斜向洛河边有一条放羊人踩出来的小坡道,崎曲蜿蜒。跨过水流缓缓的洛河,到达对面山底下。说是“山”,其实高度不到百米,准确而言,是延伸到对面塬上的过渡土石坡。同向的人们往往三五成群,结队而行。说是“行”,其实是“爬”,芳草乱石间,蛇形蜿蜒,脚下是细碎风化石粒,险要处不是你推我拉,就是自己用手扯住尺余宽的“小径”边的灌木或荆棘。上到坡顶,抬眼望去,两边沟壑纵横,青草连天。小径变平了许多,人们继续蛇形蜿蜒,悉悉索索步行半小时左右,就能远远望见靠近村口的斜坡边大树下,提前得到消息的家人往往已经伫立多时,殷切地等候“远道”返乡的亲人。
记得第一次爬坡,斜坡上曲径边,芳草萋萋,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让初来乍到的我好不激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夹着欢笑,瞬间在天空回荡。不经意间,突然发现一株红艳艳怒放的山丹丹花,尽管花株不高,但是在植被稀少的山坡格外耀眼。于是又一句“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格艳——艳——”歌声回荡于低矮的天空,大伙儿嘻嘻哈哈,一路又说又笑,不知不觉轻松愉快的上了坡。后来,洛吉公路通车,尽管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定点往返 ,甚至于在雨季松软的土路上时不时趴窝,但是依然须提前占座,人满为患,人们终于不用再费劲地走昔日的“捷径”了。
弹指之间,一晃20余春秋。不知是我们的行色过于匆匆,还是山丹丹花在逃避我们,直到今天不经意间她再度出现。百度资料显示:山丹丹,学名细叶百合,又名红百合、连珠。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云:“其叶狭长而尖,颇似柳叶,与百合迥别。四月开红花,六瓣不四垂,亦结小子。”茎高20—70厘米,茎直立,叶细长,披针形,叶互生。地下鳞茎颇小,卵形,数个相集合,秋冬采挖可入药,性平,味甘,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效。春日开花,花色桔红,六瓣,向外反卷,基部内侧常有暗紫色斑点。《安塞县志》曰:“色赤,蕊若胭脂,五月间,山陬水湄,最蕃艳。”因此,当地人又称之为胭脂花,多野生于山坡灌丛、林地岩石间。
南宋诗人曾赞颂山丹丹花:春去无芳可得寻,山丹最晚出云林。在许多人的眼中,山丹丹不仅仅是一朵花,更是集自然美与人生哲理于一体的红色诗篇。喜欢山丹丹花的都知道,它有个很明显的特征,枝条上的花朵数量就是这个山丹花的年龄。很明显,一年开一朵,两年开两朵,三年开三朵。
下午返回途中,我车速较缓,只须稍加留意,就让我们惊喜连连,路边草丛里,崖壁上时不时就有红艳艳的山丹丹花,或独自伫立,或三二合株,亭亭玉立,灿如晚霞,艳红似火,在风中摇曳,曼妙的身姿,如绿波红浪,在风中荡漾。偶尔,有一只灵敏的松鼠从路边探出小小的脑袋,滴溜着狡黠的眼珠,然后又倏然消失。林间,不时传来雉鸡的呱咕,在人的惊扰下振翅“扑楞楞”飞向更远的深处。我于平缓处驻车,迫不及待地跟进,定格下一张张漂亮的倩影。在激动的情绪中,我小心翼翼地将低处崖畔上两株山丹丹连同卵球形根茎挖出,带回来移栽于盆中。山丹丹由起初淡出人的视野,到现在艳红山崖,缀满路边,重返人间,这得益于退耕还林的山川秀美工程,让神州大地再现山清水秀。
我对山丹丹花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她能扎根黄土,生命力顽强,偏于一隅,忍得住寂寥,也因为她独开六月,不与群芳争艳,甘于与草木为伍,面对骄阳竟自怒放,为点缀崖壁、幽径放声歌唱。我突然联想到,在洛川大塬,不正有支老、杨老这么一批扎根黄土高原,甘于寂寞,为传播当地优秀文化,为《洛塬放歌》的“山丹丹”吗?!那就让这些儿面对骄阳更加红艳的山丹丹红遍崖畔,缀满大塬。
作者简介:秦 健,陕西金融作协、人民银行文联西安分会理事、延安市作协会员。文字见诸于《中国作家在线》《西部散文选刊》《金融时报》《金融文坛》《陕西日报》《华商报》《文学陕军》《终南文苑》《丝路金融文学》《延安作家》等媒体平台,部分作品被腾讯网、网易网、搜狐网及全网转载。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767344.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