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薪记
杨登福/文
2010年开春,通过朋友介绍,我来到了欧洲假日工地,给一个瓦工班组领工。工头是本地人,他原先也是给别人领工的,他的外甥养了好多年大车,手头有几个钱,于是两人就共同承包了7号和9号楼的土建工程。
这个工地是上一年开工的,主体已经封顶,我去工地看了一圈,了解了工地的基本现状,晚上吃饭时谈好了待遇,我就问他截止到现在的节点开支了多少钱,按照他的说法,每平米已经超过70元了,得知他的承包价只有115元,我就告诉他,再怎么努力也是赔钱,还不如乘早撤出来,他俩一致说是为了下一处更大的工程,赔点就陪点,我看他俩信心满满的,不好再给泼凉水,只是要求必须把我和农民工的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了,他俩信誓旦旦的一再保证,我也就没再说什么。
工程干到9月份,俩老板就基本不来工地了,工人怕年底工资没着落,嚷嚷着不干了,我也是心中没底,就领着工人找到了项目部,承包重工的老板说,小工头虽然是跑了,但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让我带领工人继续干活,承诺工资由他直接给我们发,这下大家才稳定了情绪安下了心。
到了停工,重工老板只给了一部分工资,余下的40多万说是早让小工头拿走了,让我们去找小工头要,可是小工头怎么都联系不上,死无对证,我交涉了几次都无功而返。
寒冬腊月,工人宿舍四处漏风,又没有暖气,二十几个人每天在工地上捡点废木方,围着一个大铁桶取暖,我怕失火,更怕他们被烟熏坏,就给每个宿舍买了一个小太阳电暖气。
眼看着血一点汗一点赚来的钱打了水漂,工人们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有人提议去工地拉闸断电,也有人说爬塔吊以死相逼,还有人说干脆找到小工头的家,一把火把他火葬了,钱也不要了,大家越说越激动,看着这一双双近乎绝望的眼神,我心急如焚,如果再不及时处理,真怕出点什么事,那就后悔莫及了。
我安排伙房特意买了点肉,烩了一锅菜,又买来一壶散酒,在喝酒的过程中批评了他们的极端思想,并且给他们讲了解决工资的几个途径,大家赞成我的观点,一致同意按照我的方法去找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于是我带领一帮弟兄们开始了长达18天的漫漫讨薪路。
首先我们去的是劳动监察大队,熟悉的答复,熟悉的流程,就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无奈只好到市信访局。
信访局接待室和走廊里都挤满了上访的人,大多都是被欠薪的农民工,他们操着各种方言诉说着无奈,神色黯然,目光呆滞,更多的是群情激奋,大声疾呼,场面极度混乱。我一再叮咛我们的人,不能喊口号,不能打标语,更不能和别人发生冲突,要做到文明上访,好在这些弟兄们都听我的话,连续去了好多天都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接待我们的是信访局的吕副局长,我到他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话,大概是执法局扣了一辆占道经营的三轮车,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就来上访,吕副局长对着电话说:“老百姓占道经营是不对,你们执法也没有错,可是你们想过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么寒冷的天气,他们出来做点小买卖挣个三五十,要不是家里缺钱花,谁不想坐在家里享清福?我们这些当官的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听了这番话,我们庆幸遇到了一个真正的父母官。
打完电话,吕局长开始逐个了解我们的情况,我出示了所有的考勤记录和施工日志,吕局长边听边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告诉我们,不用每天都来信访局,要相信政府,就在工地上安心的等着,如果情况属实,一个星期之内肯定给我们解决,临走还特别嘱咐我们不能干违法乱纪的傻事,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
我们将信将疑的回到了工地,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电话,要我去信访局。
重工老板和挂靠建筑公司的老板也在吕局长办公室,还有两个公安人员,我落座后吕局长就开门见山的对他们俩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两节之前清欠农民工工资的要求,公安、法院、信访、劳动监察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我今天把你们两个老板请来,有这么几个问题要核实并解决,第一:这些农民工是不是在你们的工地上干过?第二:他们所提供的的考勤表是否属实?”,因为我提供的证明材料完整详实,他们俩均表示没有异议,吕局长接着说:“既然你们没有异议,那么,今天就把这件事给圆满解决了,至于你们说的小工头已经把工程款领走了,这是你们管理的漏洞,不能把这个风险转嫁到农民工兄弟的头上,你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工头还款,只要事实清楚、诉求合理,法院一定会支持的,还有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你们有没有钱给他们,如果没有,现在就去办理相关手续,政府动用专项资金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大道理我不用讲,我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农民工早日回家去和老婆娃娃团聚,辛苦了一年,他们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回去吧?”
听了吕局长的话,这两个老板连声说今天一定会把工资全额给发到位,那两个公安人员听他们一再保证,就说:“这样最好,我们下午是要回访的,希望你们能兑现”,说完,当面留了我的电话,并且把他俩的电话也告诉了我,叮嘱我如果遇到什么事可以直接给他们打电话。
下午,建筑公司就把我们的工资全部付清了,拿着这些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工人们喜极而泣,外地的稍作收拾就奔赴车站买票回家了,本地的几个则留下来在工地又干了几天零工。
事后,建筑公司的老板问我和吕局长是什么亲戚关系,要不,吕局长对我们的事怎么这么上心,我告诉他,吕局长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就这么个亲戚关系。
不得不说,我们是幸运的,不是每一个农民工都能遇到像吕局长这样的好领导。
多年的建筑工地生涯,我见过了太多无助的眼神,欠薪已是建筑领域的一大顽疾。
按照规定,劳动监察大队在接到农民工反映的欠薪情况后要核实,一般是在6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即便是给欠薪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发了整改通知书也无济于事,再说,欠薪时间一般都在年底,外地农民工根本就等不住,还有一点就是农民工在干活过程中基本不会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工资被拖欠现象,很难拿出有力的证据,这也给劳动监察部门的调查取证带来很大困难,更不要说是去法院起诉了,立案都困难。
全国2.8亿农民工,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发生的工资拖欠现象无计其数,由此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政府的执政威信了,所以,国务院于2020年5月 1日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从国家层面立法,杜绝欠薪事件的蔓延,尤其是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开通欠薪线索举报直通平台,这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说是个天大的福音,只要按照程序如实填写,国务院有关部门会自上而下逐级落实解决,而且有行之有效的倒查机制,如果处理不当,主管领导会被追责,所以,各级政府都会全力以赴的帮助农民工讨薪。
身逢盛世,我们农民工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做人了,只要脚踏实地的务工,有政府这个坚强的后盾,再也不会为欠薪的事发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