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94周年纪念日,特发表叶少雄在京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的观感,以示纪念。
---《武钢工人报·周末版》编者
1987年12月26日第3版
11月中旬,我到北京出差,专程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天清晨,我就赶到毛主席纪念堂,在大门口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因为以前到北京,来去匆匆,两次到毛主席纪念堂,都错过了开放时间。
八点钟左右,瞻仰队伍开始摆成了长龙。天气较冷,不少人在不时地跺着脚。我排在大门左侧的队伍里。这个队伍的人必须持有证件,而且规定必须看一个小时,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革命业绩纪念室,看一刻钟的电影。右侧的队伍不需要任何证件,只是瞻仰毛主席遗容,时间仅一刻钟。
站在队伍里,我久久地注视着这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它于1977年5月落成,占地5.72公顷,总面积2万8千平方米,与天安门、正阳门、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古今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画卷。
我随队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秩序地从北门进入宏伟壮丽的北大厅,迎面看到一座用汉白玉雕成的毛泽东同志坐像,背面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大型绒绣《祖国大地》,周围布满了长青的松柏和盛开的鲜花。这里可同时容纳700人举行纪念活动。
从侧门步入庄严肃穆的瞻仰厅,我最先看到的是毛主席的遗体在明澈的水晶棺中,底座是黄色花岗石,棺座四周分别镶有金饰党徽、国徽、军徽和毛主席的生卒年份。周围是君子兰和晶莹剔透的玻璃栏杆,汉白玉墙面上镶有“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镏金大字,四名战士在两边警卫。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缓步走过他老人家身旁。
我接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革命业绩纪念室。这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于1983年12月26日正式开放的。在这里,我看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文献、图片和信件,看到了四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丰功伟绩。其中印象较深的实物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用的话筒;毛主席出访苏联时穿戴过的棉帽和大衣;邓颖超为周总理设计的便于在病床上批阅文件的斜面小桌;刘少奇使用过的公文包和大印章;朱德在授勋仪式上穿过的镶有金银线的军服等等。
在二楼电影厅,我观看了文献纪录片《光辉永存》,这部15分钟的影片,再现了四位老革命家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感人场面。
我最后来到出口大厅“南大厅”,正面大理石墙上是镏金的毛主席诗词《满江红》手迹。下面摆着十盆五针松,花盆采用云南特有的绿色彩花大理石制成的,并利用它的天然纹理磨制出井冈山、金沙江、雪山、草地、延安、长城等图景。
在出口大厅一角的留言台前,有几本厚厚的留言簿,有几位参观者正在留言。我没有多加思索,在16开的留言簿上,写下了“学习革命领袖,献身四化大业”两句话。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