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七】
樵仙居品茶聊文学
文‖毋东汉
(七)板凳与屁股
卖条粉的人坐的是单人或双人坐的小板凳,买条粉的食客坐的是条桌对面的长板凳。卖条粉的和吃条粉的共同愿望是条粉有而且多;不同的要求是:卖条粉的希望碗数多、赚钱多,买条粉的希望多吃、吃好条粉。一个吃条粉的人一旦变成卖条粉的,对条粉的要求截然相反。卖条粉和买条粉尚且如此,敌对关系更不用说。自私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有些搞写作的人喜欢讲“从人性出发”这句话,咱今日就谝谝“人性”。
《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意思是讲:人初生时,性格本来是善良的,人与人的善良程度是接近的。步入社会后,习惯成自然,有人变好,有人变坏,差距很远。要是不弘扬正气,进行思想教育,好人也可能变坏。引申一步,还可以这样理解: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低下,茹毛饮血,互相平等,团结互助,都显得善良。人与人的关系是亲密的,善良程度相近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剩余,少部分人坐享其成,不再劳动和战斗,成为管理者。人类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贫农。他们之间的矛盾尖锐时会发生斗争,善与恶相距甚远。如果不进行思想教育、必要的斗争,不用革命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善良人也会变邪恶。
联系腐败问题,还可以这样理解:这些干部当初参加革命时,心红胆壮,勇敢战斗,是有为人民服务之心的,是善良的。随着革命胜利,进城身居要职,缺乏监督,不深入基层,脱离劳动,脱离实际,脱离人民,思想感情起了变化,不替人民着想了,心想升官发财了,有的人不再是公仆,成了公敌了。他们和人民相距渐远了。如果不教育他们进行自我革命,即斗私批修,他们就会堕落为人民的敌人。
“人性”就是人类的共性,与“兽性”相对应。抽象的“人性”是没有的,只有具体的人性。因为现在仍是阶级社会,各阶级有各阶级的人性。敌人有敌人标榜的“人性”,我们有我们实行的人性。
假如,甲乙两人因轮船失事被海潮搁浅到一个荒岛上。这两个人为了生存,共同去打猎,烤肉分享,这就充分体现了“人性”。时间长了,猎物少了,甲比乙强悍,抢吃独占,压迫和奴役乙;两个人对“人性”的理解就不一样了。甲主张的人性是剥削压迫合理,乙主张的人性是应该反抗。最后,甲把乙杀死吃了。甲的人性的自私膨胀,发展为兽性,也叫作“灭绝人性”。
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用机枪扫射、用军刀砍杀我们30万同胞。他们举行杀人比赛,提着人头拍照留念。他们把婴儿挑在刺刀尖上抡着耍玩。他们拿活人做试验,研究细菌和病理。他们是它们!充分暴露出兽性,哪有一点儿人性?
我们抓住几十个女日本鬼子,依照“缴枪不杀”的政策,优待俘虏,把她们当自己人对待,管吃管住,分配工作,让她们当护士。够上“人性”化的待遇了吧?可她们就是它们!一夜之间,用手术刀杀害了我们所有的伤病员,它们只有兽性!在《东郭先生和狼》里,她们就是一群狼!在《农夫和蛇》里,她们就是一窝蛇!
敌人眼里,他们认为自己是“人”,有他们的“人性”。给我们用得上呢?用不上!用机枪扫射我国无辜平民时,把我们同胞当人吗?不当人。用活人做试验时,还当人吗?当小白鼠。
资本家把劳工当人吗?只当作会说话的牲口和工具。抛开阶级性讲“人性”,是资产阶级模糊阶级阵线、麻醉无产阶级、调合阶级矛盾、逃避阶级斗争、伺机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惯用伎俩。
无产阶级作家文学家要站稳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立场,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写作。使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歌颂人民,为人民服务。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作家文学家,要写出自己传世巨著,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必由之路。转变思想,脱胎换骨,屁股和人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抒人民之情”(贺敬之同志给我的题词,与大家共勉),写出好作品。
喝茶喝茶。明天咱谝《看电影与抢镜头》。
2022-12-25-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