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
文/王丽英
我没见过父亲,是歪脖子母亲把我带大,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母亲对我疼爱有加,从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无论我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只要我高兴,母亲就开心。
当别人欺负我时,母亲就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张开宽大的翅膀,把我罩在羽翼下。母亲从没打过我,犯错误时,就把我揽在怀里,轻声细语地给我讲道理,教我为人处事之道,直到我听懂。这份温柔的呵护,是我得天独厚的母爱,是任何同龄孩子无法相比的。
八岁时,母亲牵着手送我上学,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母亲,有的还窃窃私语,指手划脚。我幼小的心灵受到震颤,愤怒地将那两个孩子推到一边。从那一刻起,我倔强地坚持自己上学,不再让母亲接送。尽管母亲有千般不放心,也从没违背过我的意愿。每天都在远处目送我走进校门,寒来暑往地迎送着每天的日出日落。
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含泪编织着母亲有事的谎言,那种痛苦一直渗入血液,因为我不愿看到同学鄙视的目光,也不愿听到他们的议论。
在我内心深处,多么渴望能和同学们一样,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像小鸟一样开心地去放风筝、踢足球,做我们这个年龄想做的游戏。然而,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高中住校时,母亲来给我送衣物,每次都远远地等在校门外,没有我允许,从不迈进校园半步。因为母亲理解我,从不伤我自尊,这种善解人意的母爱,虽然让我心痛,但也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激励我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直至高考时金榜题名。
在母亲喜悦的泪光中,我将离开家乡,离开母亲,走进梦想中的大学校园。虽心潮澎湃,却难舍母亲那眷恋的目光,沧桑的背影。
入学后的每一周,我都能收到母亲的来信,每一个叮嘱,都渗透着对我深切的思念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份体贴入微,细心周到的关爱,让同窗好友羡慕不已。
大学四年,我很少回家,想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减轻母亲的负担。但母亲却非常固执,让我安心学习,保重身体,每月都寄给我足够的生活费,我试着退回几次,都被母亲重新寄回。每当此时,我的心便痛苦地纠结在一起。
或许为了补偿我内心的缺憾,母亲总是迁就我,顺从我,从不做我不愿做的事,为了不伤我自尊,母亲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思念之苦,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家乡的土地上,盼望我学成归来。
然而,毕业后的我,却在恋人的帮助下,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且把家安在城里......
尽管我知道母亲一直在家等我、盼我,也知道我是母亲生存的唯一希望,但我无奈于自己羽翼未丰,内疚的心,每天都盼望着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有所作为,好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那种内心深处的隐忍,时常折磨得我彻夜难眠。因此,每月发工资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寄钱,只有这样,我自责的内心才有些许安慰。
时光就在我矛盾和苦闷中流逝了四个春秋,转眼间,儿子三岁了。由于自己经历了童年的孤苦,因此,特别宠爱儿子。别的孩子有的,我都让儿子有,尤其是自己童年没得到的那份缺失,我加倍给予儿子。
星期天一大早,儿子吵着要去放风筝,我便不顾一周的疲累带儿子出门。当我牵着儿子的手,走到小区门口时,迎面撞上一位歪脖子老人。
她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提着一个鼓鼓的大袋子,颧骨突出,眼窝塌陷,黑褐色的脸上刻满了刀疤一样的皱纹,头发散乱,衣服又脏又破。看见我们便惊喜地扑过来,嘴里像放连珠炮似地说,谢天谢地,总算找到你们了。
儿子吓得哇哇大哭,一头扑进我怀里,哭喊着,疯子来了,我害怕。我忙抱起儿子哄着说,不是疯子,是老奶奶迷路了,我们把她送回家。
我将孩子送回屋后,拥着母亲流泪,您来咋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接您。由于激动,母亲一边歪着脖子擦眼泪,一边哽咽着说,我想你睡不着觉,就想来看看,谁知你住的地方不好找,我一路打听,找了七天才找到这。
我擦去满脸泪水,把母亲送到一个舒适的宾馆,向她倾诉了几年的痛楚与无奈。母亲望着朝思暮想的我,替我擦去眼泪,用干瘪且长满老茧的双手,抚摸着我,像小时侯一样拥我入怀,用宽广的胸襟,包容我的一切……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悄悄离开了我居住的城市,又回到那装满孤寂的老屋,继续守望着心中的幸福……
我痛心疾首,为自己无力在母亲膝下尽孝,时常泪洒衣衫。这年中秋,借出差之机,我可以回去探望母亲,特别激动。我给母亲带了很多补品,想陪她好好过个中秋节。
当我迫不及待赶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分,屋里漆黑一片,没一点光亮。或许劳累一天的母亲早已进入梦乡。想象着母亲见到自己时的激动情形,开门的手有些颤抖。在我推开房门的一刹那,眼前的情景,把我惊得目瞪口呆。
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苍白的脸上没一丝血色,呆滞的目光望着门口,僵硬的手中握着一封信,我泪眼模糊地打开信纸,上面是母亲清晰的笔记:
儿子,妈之所以活到今天,就想看到你成家立业。有件事一直想告诉你,生你时,我得了中风,你父亲离我而去,没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如果来世还能做你母亲,会弥补这一切。你每次寄来的钱,都让我存在一个折里,加上我这些年的积蓄,一共有十几万,密码是你的生日,这是我留给你们的一点遗产,也是此生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作者简介:
王丽英,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内外文学期刊发表作品数百篇,获得《散文选刊》全国大赛奖,“浩然文学奖”入围奖,“林语堂杯”全国小小说大赛二等奖,首届“陀螺杯”全国小小说大赛二等奖。松原市第四届查干湖文艺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